人物專訪》黃育仁有本事振興東元嗎?他帶著三家小東元打全新商戰

上市公司

全球第三大馬達大廠東元經營權大戰如火如荼!東元會長黃茂雄長子黃育仁背負著原始股東的期待,以改革為名與父親的東元公司派切割,自行提名董事,上週三(4月28日)他接受信傳媒專訪,除了談及董監提名人選,未來東元改革發展藍圖,也首度透露他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內心世界。

「聯昌去年轉虧為盈、東友今年獲利會改善、疫情結束後菱光的紅外線偵測需求不會退卻。」黃育仁在東元集團有6家轉投資的上市公司之中,負責菱光、東友、聯昌三家的操盤,但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必須面臨轉型,否則將遭市場淘汰「需要轉型的公司大家比較沒興趣,那沒關係,我就有興趣啊。」

隨著這次東元的經營權之爭成為全國焦點,菱光、東友、聯昌這三家公司的績效成為公司派與外界檢視黃育仁戰功的檢視對象。例如有人把東元的獲利和這三家做比較,推論「黃育仁的治理績效也不怎麼樣」。

亦有人對媒體放話說,「菱光9年有13個高階主管異動,黃育仁不是說東元不彰導致專業人士用腳投票離開嗎?他自己的公司呢?」對於這些挑戰,黃育仁在接受《信傳媒》專訪時選擇「直球對決」,對於如何把三家公司導入轉型,開發新的商機,他一一回覆。

聯昌在夕陽產業打轉,下令「挑訂單」後毛利馬上反彈

去年每股盈餘(EPS)僅0.42元的聯昌由東元直接持股33.8%,已有53年的歷史,「我今年幾歲聯昌就幾歲。」黃育仁開玩笑的說。

聯昌的本業在電視機的電源,「做電視機的都不賺錢了,做上游的當然也不好賺錢,而且還是跟韓國人做生意。」面對這個前途疲乏的產業,黃育仁做了兩個動作,第一、引進外面人才,讓公司有新血加入。第二、也是最關鍵的企業管理技巧,他打破過去舊規,對內宣布接到的訂單,只要這個訂單能讓未來的營收還有增加的機會,因這筆訂單導致眼前的營收暫時縮水是可以被容忍的。

菱光是三家公司中表現最穩定的公司,今年準備在防疫題材上大顯身手。(圖片來源/菱光公司提供)

從此,業務員對客戶所貢獻營收沒有一定要增加,可以減少,只要有計畫開拓未來性就好。他指令一下去,毛利率馬上就有起色,而且現金流變好了,去年終於賺錢。

東友要做最小的工廠,朝台灣的《下町火箭》邁進

「東友去年EPS為0.01元,可以說幾乎沒有獲利,但今年應該會改善。」黃育仁指出,東友是一間正在轉型的公司,本來做很傳統的產品,例如影印機,也是很夕陽的產業,但現在轉型做標籤印表機、工業印表機、大型繪圖用的切割機。

他欣慰的說,「過去10年,東友科技每一年產出的專利,已經比東元多了,」根據統計,2016年到2020年,東元在台、日、美、中等獲得的專利登記數是109件,東友是121件。

黃育仁當年接手東友後就把經營團隊找來告訴他們,「我們東友來做全世界最小的工廠。」因為一般的工廠接單生產,第一個問題就是多少台數,一個月10萬台、5萬台,低於5萬台就不接單,現在東友要求一個月2千台以上就接,後來降到一個月200台以上也接單。

一個月2千台的訂單也接,3D列印彈性部局

「我把最低限量一直往下降,團隊哀哀叫,但是終極的底線是即使定單只有一台也做。」黃育仁指出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不是沒有生意,而是製造業規模太大 ,例如中國有太多大廠因為投資太大,必須拚量產,要開模,小單不接了,「所以我們就做不用開模的產品,用3D列印來做。」

黃育仁再以Kickstarter、Indiegogo這樣的群眾募資網站為例,「現在很多智慧型手錶的源頭其實來自於Kickstarter上面的點子,智慧錶公司、量測,我對這種小公司非常有興趣。」

「很多好東西都是從小開始,全世界賣翻了的iPhone手機,最早也是從iPod等小東西開始演變,但它們一開始數量不夠,去找台灣的電子五哥,沒有人要理它,但是我就很想去接。」

3D列印速度會變快,遲早改變製造業生態

他解釋說,客製化少量多樣的目標,最適合3D列印,而且和塑膠射出、鐵件沖壓非常不一樣,一般製造業開一個模具,就只能做那一個零件而已,3D列印有趣的是,同一個槽裡頭可以同時做100個杯子,同時做200個碗,未來速度快起來,將顛覆傳統的製造業。

雖然目前3D列印的材料非常貴,速度非常慢,但黃育仁強調,它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跡象,有廠商說下一代的機種可以比現在快5倍,有另一家將快20倍,未來數量就會上來。東友正朝著日本作家池井戶潤創作的經濟小說裡面的《下町火箭》公司邁進。

黃育仁手上三家東元集團的子公司中,就菱光表現最穩定,去年EPS來到1.5元,原來主力產品是線性感測元件,有一部分應用於掃描儀,大部分在多功能印表機,但他指出,長期而言不敢指望印表機是成長的,所以菱光也必須要轉型。

菱光準備切入車載,卻在防疫上大展身手

在帶領菱光的轉型上,還發生了一些插曲,有媒體報導,菱光過去9年「走了」13個高階主管,黃育仁反駁說,這其中有8位是內部輪調、退休,這些都被媒體寫成離職。「我們在公告的時候就有寫是內部輪調,但媒體似乎看不出來只是內部輪調,異動就寫離職。」

從3年前開始做紅外線感應器,目標供應車載市場需求,去年遇到武漢肺炎,對菱光而言卻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車廠客戶遇到疫情全部喊停、砍單,是汽車業的大災難,但防疫用的免接觸紅外線感溫器大賣,尤其菱光做的一顆鏡頭能快速掃描,市場整個發酵,一堆防疫訂單湧入。

即便疫情退卻,但紅外線感測儀、體溫儀已成為各大公共場所的標準配備,黃育仁看著逐漸恢復的汽車市場,紅外線憑著能迅速判斷出「是否為生物」的感測功能,將繼續瞄準車載市場需求,搭上自駕車、電動車的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