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或國家排名背後有什麼祕密?讓排名研究專家為你解密……

書摘

前幾天,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了最新2021世界大學影響力總排名, 台灣上榜的大學中,排名最高的大學並非台大,而是經常被選為企業最愛的成大,這個排名結果造成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

除了大學以外,國家、醫療機構或企業的排名,也經常是報章雜誌上的熱門話題。我們經常看見諸如「最想移居的國家排名」、「最幸福企業排名」之類的名單,或許你會想問:這些排名到底是怎麼決定出來的?公不公正呢?其實,這其中也隱藏了許多值得推敲的環節,讓排名研究專家細細跟你說分明。

「十大」的幻象:整數及左位數效應的神奇力量

我們在第四跟第五章中討論過認知偏誤的來由,以及它可能對思想、行為產生的影響。因為我們每天處身於大量的訊息當中,做決策的空間又很有限,所以我們會利用心智上的捷徑或者直覺推斷,以求能根據周遭的訊息,迅速做出判斷進而採取行動。我們先前所提到的一種直覺推斷方法就是所謂的「滿意法(Satisficing)」,也就是找一個「夠好的」決策就可以了,而不是花時間去苦苦尋求「完美的」決策。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在潛意識的狀況下運用直覺推斷,以求能彌補我們在認知上的欠缺,這也是為什麼對我們而言,清單會這麼有魔力的原因。

如所周知,我們每天都要處理許多(通常也很長)的物件清單,許多機構或媒體如《財星世界 500 大》(Fortune 500)、《旅遊與休閒雜誌》(Travel & Leisure)或者《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不時都會發布相關名牌的排名清單,這類清單都會影響消費者的決定。我們也知道,我們的腦部會處理所收到的訊息,讓我們能做出買何種產品或者支持哪一個運動隊伍的決定。從我們的觀點來說,我們的腦袋做出主觀的分類是相當重要的,像《時尚雜誌》(Vogue)、《瀟灑雜誌》(GQ)以及無數其他雜誌和媒體所發布的清單,都是它們已經整理過的訊息,但我們還是會在接收到前述訊息後,經由自己的腦袋進一步予以分類。市場心理學則在研究消費者如何主觀的去將排序的清單歸類,然後將這些訊息提供給各公司的市場部門。許多科學上的研究也都得到一個結論,亦即人類在接收並理解數字訊息時,整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當我們見到某一個物件排名第十時,我們會認為它比較接近第8而不是第11。這只是市場策略家利用我們對於整數的偏見的其中一個方法,但這已經顯示出我們對數字的感知可以如何被操縱。

這裡有另外一個例子。以多數的西方文化來說,我們在腦子裡是從左至右處理數字,因此,$19.99在意義上會比$20.00小很多,雖然它們的實際差距僅有$0.01,這是因為在我們的快速決策功能認知中,第一個數字最左邊的「1」比第二個數字最左邊的「2」要小。在我們快速做出決定後,我們頭腦裡較慢的分析功能發現,其實只有一分錢的差額根本算不了什麼,但已經太晚了──我們已經成為(再說一次)認知偏誤的受害者。

不準確的訊息比準確的訊息更有效用?

我們會天真的認為,如果我們所獲得的資訊愈準確,就愈容易得到客觀的現實,然而市場營銷人員早就明白事實並非如此,而且也很善於利用我們的這種認知偏誤。營銷人員的目標就是要讓他們所促銷的品牌處於最有利的情境,所以他們發現,做為「十大產品」的一員,比明白說出產品實際「排名第九」要有利。因此,與其說出一個品牌的實際排名,他們經常只會告訴消費者,他們所促銷的品牌屬於某一個階層中的一員。舉例來說,相關研究表明大多數的商業管理研究院招生計畫(你如果想知道準確的資訊,我可以告訴你,75%)都會故意發布它們跟其他計畫相比之後排名的不準確訊息──也就是說,他們只會說出自己屬於哪一個層級,而非準確的排名。有關感知的課程告訴我們,你永遠也不要做第11名(實際上,我本人就曾經做過第11名,但這個故事屬於另一本書了)。

現在,讓我們來關注一下另一個有趣的狀況。那就是在高等教育的領域內,「一百大(Top 100)」比其他的數字更有魔力。爭取進入全球「一百大」大學排名榜,實際上已經取代過去所爭取的「世界級大學」名號,成為各大學管理層的明確目標。

排名第42的大學,一定比排名第27的大學差嗎?

我們所身處的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世界,一個常常會出現的問題是,我們有辦法只用一個數字,就可以很忠實的總結出一個組織或機構的績效或表現嗎?大學、學院和各級學校都是複雜的社會組織,它們的目的與宗旨也各有不同,因此,衡量他們各自的表現及績效,就成了一個很細緻的工作。

如果我們說某個大學排名第27,另一間排名第42,這意味著什麼?這些數字將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影響到那些利益相關者──學生和他們的父母、新生入學辦公室以及學校的行政單位?

大學排名在本世紀已經成為一個揮之不去的存在,如果說每一個人都批評排名制度卻也都需要用到它,並不算是誇大的說法。排名制度會與我們常相左右,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去了解這個遊戲的規則。我們需要時時記得我希望你們現在已經習得的教訓:排名反映出來的是一種現實和客觀幻覺的混雜體,而且會受到操弄與控制。

全球高等教育資料庫中總共有1萬8千筆資料,意味著只有0.5%可以進入「一百大」,所以我相信,這個排名的遊戲不會只有一種玩法,互相競爭固然是一個正向的推動力,也不見得所有的大學都會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那些比較新以及規模比較小的學校,特別是來自新興經濟體的國家,一般都沒有龐大的財務或其他資源,因此對它們來說,基本上不太可能改善他們在排行榜上的地位。當然,評鑑排行榜也有分門別類──舉例來說,《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大學評鑑排行榜就分成了國立大學、文理學院、社區大學及學院等類別。事實上,社會也需要那些排名中等或者更低的大學院校,但對這些學校而言,可能專注於幫助學生得到畢業證書,以及畢業後的就業還更符合它們的利益,而不是花大錢以求能在排行榜上有個好名聲。不過,我的看法也不見得就對。

淺談國家排名:多付一點稅,然後感到更幸福

為國家做排序的方法有千種萬種,但我相信許多讀者都會同意,問卷中的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國家給國民帶來的幸福感究竟有多高。2011年時,聯合國大會提出為每一會員國度量其公民幸福感的計畫。問題是,我們要如何去度量一個國家的幸福感?這個度量是基於一個簡單的工作:從每一個國家選出一定數量的公民,然後問下列的問題:「請你想像面前有一個梯子,它的每一層階梯從下到上以『零』至『十』的數字做上記號,最上面一層代表你所可能過上的最好日子,最下一層則代表最差的。那麼,你認為你現在應該是在哪一層?」

聯合國2017年公布的評鑑報告中,挪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不過更值得一提的是挪威總理艾娜.瑟爾貝克(Erna Solberg)的反應:「雖然我們在這個統計中奪冠,但我們還是要把精神健康照顧列為優先項目。」就實際的情況來說,前述最幸福國家評鑑的前5名分數都很接近,都在7.5分左右(挪威7.54分,丹麥7.52分,冰島7.5分,瑞士7.49分以及芬蘭7.47分),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的分數最低,是-2.69分。

2018年所公布的報告則由芬蘭奪冠,美國在156受調國家中排名第18,比2017年時降下4名。雖然美國的經濟表現很強勁,但在其他的社會指標,如預期壽命及自殺率等方面均表現欠佳,主要的因素可能跟那段時間所發生的鴉片類藥物氾濫危機、社會上貧富不均現象以及對政府的信心下滑有關(譯註:2010年代美國和加拿大對經處方和非經處方的鴉片類藥物的使用急劇上升而造成健康災難。鴉片類藥物除了嗎啡和海洛因外,也包括羥二氫可待因酮、氫可酮及芬太尼)。

對於心理健康照顧方面的投資,很可能跟一般百姓是否感到幸福有關,一個主要的觀察點就是,該領域內人均心理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的數目。根據這些數據,那些在心理健康照顧方面投資較多的國家,百姓的平均幸福感也比較高。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心理健康照顧愈發達,就意味著抗抑鬱藥用量愈多,而在最有幸福感的國家裡,我們也發現:抗抑鬱藥用量上升跟自殺率下降之間互有關聯。

那些幸福故事的另一面,也跟自殺率有關。匈牙利有自殺率偏高的歷史,統計數字也顯示出,自殺的問題可以往回追溯超過一個世紀。1960年到2000年之間的大部分時間,匈牙利的自殺率都高居全球之冠,我是屬於相信匈牙利人有自我身分認同問題的那一派,我們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孤立,匈牙利從來不屬於解放後的西方世界一員,但我們也失去了原先源起於東方世界的特質。儘管這方面(匈牙利自殺率)在過去的20年之間已經有所改善,饒有興味的是,這些改變跟社會經濟發展並無直接關係,例如,立陶宛和南韓現在就自殺率來說,已經成為「領先」的國家。

這裡習得的教訓:遊戲並未結束

關於使用尺標來度量如學校、執法、健康醫療等機構的績效,所存在的受限度以及其可施行的範圍,現在還有許多辯論正在進行中。雖然數字資料確實容易受到操弄及扭曲,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應該放棄運用數據組來改善社會計劃以及社會機構的希望。

高風險測驗現在日益風行,自然也帶動了接受測驗者作弊、欺騙的風氣,但這並不足以讓我們就放棄這種測驗的方法,而代以更主觀的方式來評估學生的進步程度。此外,排序演算式也會使用一些「內建的」數字來反映相關因素的加權,只不過不同的加權也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但是我認為,根據使用者設置特定加權所做的「個人化排名」,會有助於所有的利益相關者。

現在,為國家做評比和排名的標準非常多,牽涉到的評級機構也數以千百計,這些機構有的時候還跟特定的國家(經常是美國)有很強的關聯。雖然那些受評比國家的領袖也許對所得到的評分和排名不滿意,但也不得不做出反應。只不過遊戲並未結束,我們也會盡一切努力來控制跟自己名譽有關的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