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法設計翻轉校園美學

設計美學

臺南市立圖書館總館在年初正式開館了!不知您是否和我一樣急迫的去探訪那碩大獨特的建築、感受館內廣闊多元的空間美學,以及貼心便利的機能。更重要的是,總館打破傳統架構,融入美學思維,硬生生的翻轉了多數的我們 —— 小時候那裝載著各式鐵櫃、鐵桌木椅、日光燈管等舊時代元素,帶點潮濕書香所堆疊出的那座,記憶中的圖書館。

不可否認的,全新的建築、新世代的設計,總是特別振奮人心。但走過時代的記憶、人們共同參與過的老舊建築,也有著新建物永遠無法取代的歷史與情感回憶。好難取捨!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看起來很新但卻是很古老的東西,好像什麼都是新的又處處看得見回憶?因著教育部發起的改造校園計畫為契機,深耕於臺南的設計與教育工作者,用設計攜手教育、以教育參與設計,用我們都熟悉的老舊校舍與教室為標的,打造介於新舊之間、嶄新卻又熟悉的記憶中那個上學的環境!

學美.美學 —— 校園美感設計實踐

由教育部發起,臺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學美‧美學 —— 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以特色教室、機能收納、指標及空間翻轉、閒置空間再造、生態學習五大類導入減法設計,期望用設計的力量改善校園學習環境、提昇美學教育、打造創新教育思維。臺南陸續有多所校園加入改造的行列,而去年造訪過的山川設計,恰巧也是幕後推手之一。山川設計的郭志佳總監會投入計畫,一方面是喜愛古老建築,另方面則是自己對臺南深厚的地緣性。以他最新經手的 3 間校園改造為例,便是在減法設計的基礎上,強調忠於地緣性與原生需求的設計。

例如:新興國小因常有文化表演、展覽壁畫等活動而打造安全、開放、同時符合表演與聚會功能的階梯下的舞台。西港國中自然環境豐富,山川大膽打破格局,將室內空間延伸至戶外,搖身變成在自然裡那間老榕樹下的圖書館。善化國中則是將長年閒置、乏人問津的階梯教室,重新轉化為同時具備上課、展示與連結師生匯集人氣的夢想交誼廳。

不只翻轉了教室,真正的翻轉了教室!

前往造訪由山川設計掌舵改造的善化國中「夢想階梯交誼廳」,在校園裡,負責這次計畫的是身為美術老師的輔導室柳佩妤主任。「教室還沒正式開放。」柳主任驕傲的領著我快步來到這次的主角 —— 水泥階梯視聽教室門前。一開門,原生的磨石子階梯上包覆著嶄新的淡色木質平台、搭配玻璃、黑鐵、軟墊、月桃吊燈、以及一抹淡藍覆蓋傳統教室的白牆。

整個空間明亮、簡潔、清爽、通透,設計團隊巧妙的讓磨石子階梯半隱若現,保留了歷史的痕跡,又讓異材質的搭配替空間增添了一點現代美學,同時更拓展了空間使用的機能性。何其有幸可以假公濟私一睹為快!在這個空間裡,我看到了又新又舊的美學詮釋,真正的「翻轉了教室」了呢!

「設計中最難的問題永遠是人的問題。」郭總監曾提到。「過程中最困難的點絕對是觀念的溝通。」柳主任也對我說了同樣的話。過程中難免有許多因觀念與需求而產生的摩擦,或是因為施工造成的不便而導致的矛盾,但傾聽各方的聲音,彼此體諒,集合眾人的力量才能成就這一場看似簡約卻不簡單的好設計。

在多數成功的專案裡,總有那個隱藏在背後低調卻重要的角色,除了設計研究院的團隊之外,學校的一家之主 —— 林銘宏校長開放與信任的態度,也是促成像這樣的專案成功的重要因素。學生們也陸續開始體驗這個新的空間了!若您有機會前往一探究竟,看看教室後方的牆上掛著的三幅畫作吧!猜猜,那背後又有什麼特別的故事呢?!

設計×教育,從校園的角落開啟美感教育

「美感真實的讓孩子感受到!」,看著美學從根本的學習環境融入教育中,從生活的根基開始影響家鄉新生代的美學思維,讓設計成為了教育,是任何一個設計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都共同樂見的轉變吧!自2020 年起,經由「學美‧美學」的號召,深耕於臺南市的設計工作者與教育工作者,齊力的踏出了翻轉校園的第一站,而今後接續將有更多帶著熱情與夢想的設計師與教師們加入改造的行列,期待在接下來的每一年,在臺南每一個培育幼苗成長的角落,看到越來越多美學教育的落實、影響與改變。

本文轉載自《美印臺南》第57期。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美印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