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開講》從50萬元到5億元 長期投資達人林適中:偏離價值太多終究會修正回來

股市投資

長線投資達人林適中的投資風格簡單、專注,更有一種水到渠成的輕鬆姿態。從50萬元起家,到成就超過5億元的豐厚獲利,經歷過跌跌撞撞的過程,淬鍊成長期投資的眼光與耐力。

林適中回憶自己早期進股市,也是每天盯盤,最好今天買、明天就漲停。但他領悟,除了達到財富自由,也要擁有時間自由,股票應該下好離手,就去做生活中更重要的事。

投資就是揣摩、忍耐與實現的過程

他認為,投資就是揣摩、忍耐與實現的過程。在股價低檔時,有足夠膽識看到它的機會,建立起一定部位;很容易在兩三年內,有成倍以上的利潤,這是一條擺在眼前很輕鬆的路。

細數林適中的代表作,例如曾經在平均成本約14元附近買進風電概念股世紀鋼、持有股權約3%、最後在股價近百元大賺出場,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就是林適中的投資真實寫照。

這麼豐厚的獲利,其實來自數十年的習慣:看報紙。「抓到法門,會讓投資事半功倍。股票不是挖出來、找出來的,而是等出來的。隨著大量判讀訊息,就會熟能生巧。」

例如,從一則「台灣離岸風電規劃場址公告」新聞引起他的興趣,更進一步研究產業,到桃園市長鄭文燦牽手達德的新聞躍上頭版等,都是讓他能早期在低價買進世紀鋼並繼續持有的原因。或是更早他觀察到中國經濟活絡,物流貨運需求正處於起飛的階段,看好當時深入布局中國貨運承攬的中菲行。還有更早期報紙上都是農業再生條例、農舍興建放寬等等新聞,讓他在低價陸續買進數農林。

「其實我沒做什麼事,就是看報紙,按圖索驥,政策最容易解讀。」他偏愛股價技術面盤整多年,籌碼乾淨的公司,先市場一步逢低布局,等待長線大行情。他追求最大利潤,但是風險擺在前面,先想著這個商機能不能發展成利潤?考證中間每一個環節,根本不用聽別人報明牌。

偏離價值太多的價格,終究會修正回來

最近台股因為疫情重挫,林適中表示,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隨時在改變,所有評估必須與時俱近。任何重大事件,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股市就是趨吉避凶,在承平時期的長期投資,會不會受重大事件影響?

長期策略的擬定,就在於鑑往知來,預測來自訊息收集,接下來才是歸納整理、分析解讀。他認為,就算這次防疫模範生台灣出了這個狀況,並不會改變台灣在疫情防守優越的條件,只是大家鬆懈,防疫出了一個破口。

投資人對於股市恐慌、老百姓對於疫情恐慌,可以說是動態正相關。但人人自危,採取的措施會讓病毒不易再擴散,兩週內達確診高峰,應該可以告一段落,股市一定會提前落底。

過去一段時間股市仍再創新高,但很多電子股頭部浮現,偏離價值太多的價格,終究會修正回來。過去一年,傳產股這種漲法,魚目混珠的也很多,都還是會回到投資價值的軌道。

股市大幅下跌時,要檢視持股,基本面改變了嗎?有些股票是不是已經變得便宜?成交量大幅增加代表參與的投資人數上升,資金過去一年流入股市暴增,國內證券戶餘額等都在說明,參與的人變多,股市也才能創新高。

當然這裡面投機的很多,看看去年的防疫股,當獲利出來後修正都超過50%,從去年的DR股後面陸續都有這個現象,繁華過去,憑藉的還是長期經營能力。

ESG涵蓋了所有長期投資的概念

那麼林適中眼中的下一個大趨勢又在哪裡?他說,從4/22地球保護日到現在,報紙上關於投資出現最多的字眼就是ESG,也就是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這其實也涵蓋了所有長期投資的概念,以及客觀條件的改變。例如碳中和的議題,所有產業經濟發展都必須顧慮到,所有製程的淨化,也代表更新,全球除了積極發展綠能外,很多電廠從燃煤改成燃氣,未來30、40年,為了達到碳中和目標,全球產業全都會翻新一次。

過去認為的基礎建設是在長期投資部分,現在延伸到所有工廠翻新再做一遍,老舊產業製程更新,前期5到10年,固定投資會比較積極,就好比智慧化城市一般,包括基礎建設、營造統包工程業者,相關產業也會受惠。

林適中說,投資人要緊張兮兮的參與波動也可以,要參與長期趨勢性需求發展也有很多。例如特斯拉創造碳權收益,都些都指引了未來投資方向,國內也有很多企業積極往這些方向投資,重新找到業務長期成長動能。

當然,走在前面的企業受惠,例如十幾年前中國收成股,當時很多企業已經準備很久,一旦趨勢確立,本益比就有調升機會。每年交易所也有企業永續治理評鑑,大家都可以參考,他認為,永續投資,很符合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