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超前部署變國王新衣 陳時中的危機管理出了什麼問題?

政治

台灣防疫在機師和諾富特出現破口後,病毒悄悄進入社區蔓延開來。過去一周,因為疫情不斷升高,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地方若干防疫措施「超車」中央,各縣市都自開防疫記者會,內容、數字、個案細節比指揮中心記者會更有看頭,使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揮起來頗感壓力。

地方政府猛超車,金門登島限令震驚全國

像是金門縣府就要求旅客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抵達金門機場進行快篩陰性才能入境金門,就引起軒然大波。陳時中都親自打電話溝通了,但金門縣長楊鎮浯還是不買單,指揮中心只好依法撤銷金門登島限令。

而雙北因為疫情最嚴重,同步宣布高中職以下學校停課;新北更率先禁止八大行業營業……這些措施,都是中央指揮中心宣布進入三級警戒前的應變措施,他們的「超前部署」,推著指揮中心往前走,也讓中央有點難堪。

過去一年,陳時中說的話就像「防疫聖旨」,沒人敢挑戰,但在「超前部署」變成「國王新衣」後,阿中部長的危機應變措施,應該也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如果能即時修正,或許就能控制損害。

「逆時中」的人都會被口水淹死

危機處理專家分析,疫情危機處理分成「形象管理」和「操作計劃」。形象管理又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向民眾報告疫情現狀,更新最新數據;這傳達給民眾的訊息是「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有我在)。第二層是向民眾報告過去已經做了什麼事,在目前這樣的情況未來還必須做什麼,讓民眾知道政府有在做事(看我做)。第三層則是向民眾精神喊話,像是同舟共濟、齊心抗疫、台灣會讓世界刮目相看之類的,讓民眾知道大家必須遵守指揮中心指令,沒有人是局外人(跟隨我)。

從上面三個層次看來,陳時中在第一層「有我在」的部分做得不錯,成為台灣人的「護身符」、「吉祥物」,「逆時中」的人都會被口水淹死,他的出現讓人民感到安心,所以各地方政府要振興經濟時,都會拉著他去逛夜市、吃東西;中央政治人物民調滑落、或政有策可能挨罵時,就拉著他一起開記者會也很有效。

「校正回歸」重挫陳時中信任度

正因過去一年多的防疫成績無懈可撃,陳時中才能累積這麼高的聲望成為人氣王。但那是在確診個案數很少的時候,而且以境外移入為主,幾乎可以把病毒阻絕於國境之門。一旦病毒突圍進入社區並形成傳播鏈,就像今天一樣,因為沒有過這種經驗,從中央到地方都慌了手腳,更發現之前的超前部署只是用喊的,沒有真正被落實。

「校正回歸」這四個字,更拆了陳時中的台,讓指揮中心所報數據的正確性都被質疑,連帶讓陳時中的信任度瞬間驟降。而且,有些數據或許基於政治考量陳時中不敢多講,但在病毒熱區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毫無顧忌解說得比陳時中透徹,這也難怪多家電視台會切換陳時中記者會的直播,轉去直播其他地方首長的記者會現場。

過去那一年,指揮中心到底超前部署了什麼?

在第一層的「有我在」部分,陳時中只打了一年多的好球,一旦信任度被打問題,而且說的都是落後兩周的疫情資訊,民眾不知道他是否還能掌控全局,這對他的「形象管理」有很大殺傷力,也會造成他下的指令地方不理會。

在第二層「看我做」的部分,是陳時中一直以來最欠缺的交代,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幾乎一片空白。除非記者提問有問到,否則他不太會主動說明指揮中心超前部署了哪些事情、進度如何、編列多少預算、希望能達到什麼目標,所以也就無法告訴大家未來指揮中心要做什麼事。

過去他聲勢如日中天,大家願意相信在他的指揮調度、領導下,操之在己的部分,各級政府防疫應該已經做好萬全準備;在操之在人的部分,疫苗採購應該也有周全的規劃。

如今疫情失控,疫苗短缺、醫療和檢疫量能都嚴重不足,指揮中心自己「校正回歸」了,但台灣是防疫資優生的美好時光已經回不去了。

因為成績好、太自信,錯失防疫準備黃金期

第三層「跟隨我」的部分,過去陳時中的信心喊話,大家都很聽得進去,梗圖、表格、專訪……各類文宣表現既強勢又搶眼,除了過頭的男性雜誌時裝封面照,和若干社團的應酬邀約唱歌助興,減損了他防疫的權威性,其他的宣傳成效都相當不錯。但現在中央授權地方發布疫情、公布疫調結果和確診足跡、調整防疫措施,造成各縣市百花齊放,指揮中心想拉也拉不住。

至於在危機處理的「操作計劃」方面,指揮中心因為防疫太有自信,聽不太進去其他的專業建議,不論是增加檢疫速度的快篩策略、防堵病毒的終極辦法疫苗,增加醫療量能的各種準備,指揮中心未能集思廣益,專家會議也把不同意見隔離在外,都讓台灣錯失防疫準備的黃金期。

疫情爆發幾天下來,大家都可以看出陳時中的疲態。細數坐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台上的諸位,只有陳時中和內政部政次陳宗彥是政務官,其他的都是事務官,等於是他和陳宗彥要負起全部的政治責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每一個縣市長都比陳時中有選票民意基礎

光是放寬機師檢疫從5+9變3+11這麼專業的事,都難敵各種政治、經濟的考量,何況執行防疫政策的地方縣市長,每一個都比陳時中有選票民意基礎,像諾富特成為防疫破口,到底是桃園市長鄭文燦管理不周該負責?還是指揮官陳時中督導不力有責任?恐怕陳時中只能自己摸摸鼻子吞下去了。

從校正回歸後的數字來看,疫情嚴重程度真的不能忽視,但指揮中心沒有升級,以陳時中的位階根本叫不動各部會、各地方政府,連行政院都只會幫倒忙,放消息給媒體製造中央地方的矛盾和對立。

靜心檢討、修正危機處理的細節

其實,校正回歸反應的是官僚體系執政的心態問題,對官僚體系人員而言,他們端的是鐵飯碗,只在乎統計的對錯與法律責任,對通報塞車也習以為常,民意反應對他們而言一點也不重要,也不管「校正回歸」會不會引發輿論大譁。但陳時中不一樣,他要肩負指揮中心的政治責任。

指揮中心不升級,陳時中就只能想辦法自救,回頭檢討、修正危機處理的細節,至少要列一張未來行事曆,把國際、國內重要大事跟疫情發展比對著看,也要張開雙耳聽聽不同意見專家的建議,並試著跟地方政府誠實溝通、互相幫忙,在這非常時期,政治只能擺一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