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交距離App下載數破7百萬人 為什麼民眾使用後沒感覺...

科技防疫

隨著本土疫情爆發,為了減低疫情的傳播機率,台灣開發了一款「台灣社交距離App」,連總統蔡英文也親自推薦民眾下載,從4月中旬APP上路至今下載數已超過730萬次,但打開App畫面總是停留在「與確診者資料比對無接觸」,表示我們真的安全嗎?

一開始上傳速度慢有其背景,目前拉回CDC主導

日前則有媒體報導,截至5月24日為止,該系統僅有29位確診者上傳資料,但當時已經有超過5000名本土確診個案,上傳率明顯低落,部分民眾反映有想刪除App的打算。

台灣社交距離App負責人詹仲昕解釋,App的運作主要是紀錄使用者過去14天的接觸情況,因此系統運作需要時間的發酵,並不是立即安裝就立即有用,且過去的初期確診個案都以長輩為主,App使用度不高。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原本的設計當確診個案有下載App、也願意上傳,是由衛生單位給予一組驗證碼,提供使用者上傳記錄,但由於疫情爆發以來,各地方衛生局的疫調量能緊繃,人力無法處理確診者上傳事宜,才導致上傳率低落的情形。

不過,詹仲昕指出,經過協調之後,目前是由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直接與確診個案聯絡,一一詢問個案願不願意上傳,目前不到4天的時間,從原本僅有29名確診者上傳個案,目前已將近有400位確診者上傳,且平均一天有80~90位持續回報上傳,「目前來看,只要有安裝的確診個案,詢問過後幾乎99%都是願意上傳,因此數字都在陸續增加當中。」

App自動紀錄14天內距離2公尺、接觸2分鐘對象

上傳數落後確診數,並不代表這款App不準或不值得。

「台灣社交距離App」是由行政院、衛福部疾管署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推出,這款APP的主要功能是,紀錄用戶最近14天內的接觸史,若用戶曾與確診者位於 2 公尺內、接觸時間達2分鐘,App就會發出通知,出現警示提醒畫面。 

該App原理並不是追蹤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資訊,而是透過藍牙訊號強弱計算使用者之間的距離及接觸時間,並產生去識別化資料的隨機ID,相關接觸資料只儲存在個人手持裝置端14 天,若資料過期就會自動從手持裝置中刪除,因此它免註冊、重視隱私、不會擷取使用者資訊,也不需要個人資料上傳。

詹仲昕坦言,APP製作的時間點當時主要是因應部桃醫院群聚的發生,希望藉由科技防疫阻斷傳播鏈,所以一開始是以部桃的試辦為主,且當時疫情的狀況還沒有打算推廣成「全民使用」,沒想到5月本土疫情升溫,APP就被快速推廣出來,至今已有將近740萬次下載數。

專家提醒App經營的重要性

長期深耕於數位行銷及廣告技術領域的cacaFly聖洋科技董事長邱繼弘認為,該App本身的內容及原理沒有什麼問題,但App要備受使用者信任,不是安裝完畢就結束,除了安裝推廣之外,下一步就是經營社群,但顯然目前的經營社群還不夠積極,才會讓用戶者覺得無感。

因此,邱繼弘建議,若要讓用戶者覺得有感,疫情指揮中心或是負責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等有關單位,應該每天定時對外報告,比如說,指揮中心今日公布300例本土確診個案,指揮中心也應該順道告訴大家,這300個確診個案當中有多少個人裝了「台灣社交距離App」,且目前已經發出了多少的「接觸確診者警訊」,提醒大家多多注意。

如此一來,不僅收到接觸確診者警訊的App使用者能提高警覺、適度隔離,企業主也能在第一時間依照該通知,去判斷員工的工作日常情況;另外,這對於還沒有安裝App的民眾自然也會開始注意這件事情,因此來吸引更多人安裝下載,也有助於足夠的數據來達成後續通知。

接下來有新功能,呈現每日接觸情況

不過,詹仲昕則說,由於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且資安及隱私性都非常高,「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從任何的地方知道究竟發了多少示警通知」,目前系統可以掌握的是上傳數字。

詹仲昕也預告,下一個階段將會推出新功能,包括使用者可以從App得知是在哪一天接觸確診者以及接觸多久時間,且App也會納入1922實聯制掃碼功能,供使用者進行掃碼,另外也會同步呈現「上一次的檢查時間更新」,讓用戶更清楚上一次是什麼時間檢查接觸情況,採每4個小時更新一次等,新功能預計最快在下周五有望推出。

並非100%安裝率,詹仲昕提醒:App不是萬靈丹

不過,由於目前上傳個案還不多、下載數也並非100%,容易會讓一般民眾誤以為是「沒有收到示警通知就一定安全」。

因此詹仲昕也提醒,該App是提供民眾一個自我健康管理的依據,對於有安裝的用戶來說,若有收到示警通知,就可以實施更高強度的自我健康管理,並不是絕對100%沒風險,「App陳述的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你有接觸就是有接觸、沒有接觸就是沒有,但絕對不是萬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