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染疫死亡率2.8%高於全球的2.16% 張上淳:目前都還是英國變種病毒株

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2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累計308例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兩天新增的案例相對都比較低,整體看起來,篩檢的陽性率也都往下,這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現象,不過毫無放鬆的本錢,強調「這只是兩天的數目要持續予以觀察」,呼籲端午節要避免移動,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想要回家,要先謝謝大家的配合。

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經過民眾退票,6月11日至14日的總運量高鐵不到5萬,台鐵大概剩3萬,所以這段時間的呼籲有一定的效果,如果連假這幾天大家都可以乖乖待在家,相信對疫情的狀況會有很大的幫助。

死亡人數降不下來,死亡率高於全球的2.16%

雖然單日新增確診數下降,但死亡人數依舊以驚人速度成長,台灣的死亡率也高過全球死亡率2.16%,為持續關注的重點之一。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當然跟整體全球來比,看起來比平均更高,「不過我也說過,真的要比較的話,族群的背景要年齡相同、潛伏疾病等相同的族群來做比較,才是真正科學上的比較。」

他指出,這波流行,確實高齡長者非常多,曾經高達將近4成的病人都是高齡長者,大部分也都有多重的潛伏疾病,統計5月11日至6月7日的274例死亡個案,60歲以上占92%,有潛伏疾病占83%,所以當然是重要的原因造成我們的高死亡率。

不過,張上淳也表示,當然也不可諱言疫情來的非常急,這些高齡長者重症比例非常的高,造成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的重症照護當然是很大的壓力,此外,在藥物的部分,瑞德西韋最早大家以為是救命藥,其實並不是這樣子。

他表示,瑞德西韋在研究中認為,在適當的時間使用的話,可以讓病程縮短,但對於死亡率來說,並沒有太好的改善,其實真正有幫助可以減低死亡率的是類固醇,還有幾個抗體藥物,而這些醫院自己都有也可以決定使用。

病患插管或使用呼吸器時,瑞德西韋可能有害

張上淳在記者會上針對藥物使用進一步說明。他強調,「COVID-19的病人,在不同階段的治療,需要使用的藥物是不一樣的。」

他說昨(7)日接到一個申訴,民眾表示他的家人住在加護病房但一直都沒有使用瑞德西韋,近日也有媒體接獲民眾表示,申請瑞德西韋但藥物沒有下來,希望解釋清楚誤會。

張上淳表示,瑞德西韋使用時機是住院需要氧氣的時候開始使用,到稍微嚴重一點需要高流量氧氣的時候,也還適合使用,可是一旦插管或使用葉克膜的時候,這時候其實就不再需要或不適合在使用瑞德西韋,「因為有更多實證資料告訴我們,在個案已經插管或使用葉克膜的時候,使用瑞德西韋對病人的癒後或降低死亡率其實是沒有幫助的,甚至使用瑞德西韋比不使用瑞德西韋的死亡率還相對高一點點,這些對高一點點也許是藥物本身副作用所造成的。」

他指出,過去在插管或使用葉克膜的病人,我們並沒有禁止使用瑞德西韋,因為因為雖然沒有好的改善,可是也沒有證據顯示有更不好狀況,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可能反而會有些副作用,對癒後沒有幫忙,所以在6月2日的專家小組會議中,已經建議在插管使用呼吸器或葉克膜的病人就不要再使用瑞德西韋。

都還是英國株,未來要「決戰家戶」

好消息是,國內進行基因定序,目前已超過300株病毒基因被定序出來,都還是英國變種病毒株,張上淳昨日擔憂的新的突變,尚未發生。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昨日雙北快篩陽性率,新北市在3694件中有39件陽性,快篩陽性率為1%,台北市980件中有25件陽性,陽性率是2.55%,都已經比疫情初期5月中旬時的快篩陽性率5%有明顯的下降,不過社區仍有一些潛藏的個案需要去找出來。

他指出,這周與雙北合作最主要就是「決戰家戶」,因為上周雙北的家戶感染率大概是40-45%之間,所以如何快速框列接觸者,進行採檢與居家隔離是除了安置確診者之外,一個很重要的作為。

為何國內不做mRNA疫苗?陳時中:當時國內沒有能力做

關於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批評國內選擇發展蛋白質次單位疫苗,陳時中回應,「要發展一個疫苗平台不是我們今天講它有就有,它要有一個基礎的能力在,我們沒有辦法說今天你做這個疫苗、你做那種疫苗,台灣目前在生技業還沒有辦法做到這個樣子」。

他表示,目前疫苗發展正按照步驟進行,至於未來發展就要看解盲結果,為甚麼不做mRNA疫苗因為那時確實沒有能力做,近來中研院在這一方面有很大的努力,所以有在考慮給予支持來發展。

至於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是國產疫苗審查委員遭媒體人外洩一事,陳時中說,「事實上我自己都不是那麼清楚這名單,我是看到新聞說他是一個審查委員。」

疫苗接種前吃普拿疼?張上淳:並沒有這樣的建議

關於近期屢傳出「特權打疫苗」指揮中心僅表示,未依照順序接種接調整配量,無具體罰則,今日下午預防接種小組也將針對疫苗施打順序進行討論。

由於接種疫苗可能會有發燒、頭痛等副作用,網路上討論乾脆「超前部署」在打疫苗前就先吃普拿疼等抗發炎藥物,對此張上淳說,「再打之前先吃個普拿疼來預防,在醫療上並沒有這樣的建議」。

他表示,吃普拿疼或其他抗發炎的藥物會不會影響疫苗的效果,專家其實有就這個問題討論過,理論上抗發炎、消炎的藥物,有可能減少發炎的反應,可是對疫苗的效果會不會有甚麼影響,是沒有甚麼實證的資料,「簡單的說,沒有必要就不用特意去吃,真的有必要的時候,遵照醫師的指示,還是可以用的。」而張上淳也是在接種後,體溫升高才服用普拿疼來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