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菜市場分流管制人潮 疫情下生意難做 攤販苦思改賣「這款產品」

新冠疫情

本土新冠疫情延燒,傳統市場防疫頻亮紅燈,日前菜市場遭直擊,傳統市場出現密集的採買人潮,擔憂成為一大防疫破口,無奈各縣市首長一再要求市場業者落實實聯制、戴口罩,以及人流管制,仍然堵不住病毒擴散。

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此宣布,自7日起公有市場、攤販集中場、超市及大賣場於週末將強制實施依身份證尾數做分流,民眾若不符規定最高開罰15000元。

每週一(傳統市場大多休市)、三、五、日由身分證尾數為單號(1、3、5、7、9)之民眾進場採買,每週二、四、六由身分證尾數雙號((、4、6、8、0)採買,藉此降低群聚傳染風險。

6月9日,台北市濱江市場實施身分證人流管制後,採買人潮明顯驟減。(攝影/趙世勳)

9日在來到台北市濱江市場,可以發現人流明顯減少,相較上週確實有些效果,路口則是有警察嚴格把關,而排隊進入賣場的民眾則說,只要掃一下政府防疫的簡訊QR Code,不會覺得太麻煩。

警察於傳統市場入口嚴格把關人流與實名制。(攝影/趙世勳)

攤販互相較勁「面罩」價格,疫情中持續維持生計

菜攤相當熱鬧,但有些非民生必需品的攤販相當冷清,甚至無奈的收攤。但再往前走,發現有兩攤攤販,桌上擺「防疫防飛沫防護面罩及護目鏡」。

攤販業者表示,原本是賣熟食的,因為疫情衝擊下,生意相當差,但為了生計她向藥局批發面罩及護目鏡拿到市場來賣。

疫情嚴峻,民眾為增加幾層防護,走在路上皆可看見戴著防護面罩出門。(攝影/趙世勳)

除了戴口罩,現在民眾出門也會再多加幾層防護,也讓現在防疫產品熱賣,因為,夏天到了,實在太過悶熱,現在許多民眾都買防護面罩取代護目鏡,而菜市場婆婆媽媽經過攤子前都會上前來問價格,賣防護面罩的生意相當不錯。

不過一進入傳統市場,便有攤販開始叫賣防疫產品,並且出現相互比價的現象,攤商業者則透露,其實同行沒有賺的比較多、小補而已,現在景氣不是很好做,不過就這陣子防護面罩最多人買,以市場一個攤位來說,一天大概就能賣出四百個。

傳統市場內銷售防疫產品,吸引不少民眾停留購買。(攝影/趙世勳)

然而,第三級防疫警戒持續至6月28日,各行各業皆大受影響,並且都積極尋找其他經營方式,而攤販無奈表示,這波疫情營業額損失慘重,現在轉行銷售防疫產品,也只是想持續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