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到底行不行?先了解醫病間的信賴關係

書摘

我再來說說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我剛開始執業的時候。95年12月初,一天早上來了一位小姐,她是去美國唸書的留學生。她說,自從8月到紐約之後,她的月經一直到現在都沒來,去婦產科檢查都說沒有問題。現在趁著放寒假回台灣,她想來看中醫調經。

我當時的判斷認為,留學生一到美國,為了適應新環境,壓力想必很大。紐約的氣候又比台灣冷多了,壓力狀態加上氣候因素,自然導致閉經。血液檢查內分泌都正常,她的子宮內膜沒有增生,所以月經一直不來,也是可以想像。這種狀況之下,開破血通經的藥物於事無補,應該將處方重點放在「疏肝鬱、補腎氣」,等到子宮內膜養起來,月經自然會通暢。而養內膜沒有辦法速成,於是,我按照這個原則開了3週的科學中藥粉讓她服用。

到了第四週,病患等不及了,改掛院長陳俊明醫師的門診。陳醫師看了我之前3週的處方後認為,內膜已經養了3週,時機應該成熟了,於是在我原先的用藥基礎上加了「過期飲」。果然,病患服藥2天之後月經來潮。隔週,這位小姐在回美國之前,又特地掛了陳醫師的門診,自費拿了一個月的中藥。我猜想,病患的心裡大概會認為,還是老中醫師厲害,才吃兩天的藥月經就來了,早知道一開始就應該掛老中醫的門診,差點被那個姓杜的菜鳥給耽誤了。

第二個故事,是我在朱樺老師身邊跟診抄方第四年的見聞。一天早上,來了一個年近70歲的婆婆。從她的穿著打扮,大概可以猜得到她從事蠻粗重的工作。婆婆進來之後,從包包裡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已經折到很爛的處方說:「醫生啊,我七八年前來看過您,那個時候您開了這張處方給我,交待我說這張處方可以用來長期調養。如果腰痠背痛,就去藥房抓這副藥吃5帖,等不痛了就不用再吃。這七八年來,我每隔幾個月,真的痛到受不了就去抓這副藥來吃5天。果然,吃了就不會痛,可以維持一段日子。這七八年來,我就是靠著這張處方撐下來,真的很感謝您。今天我來,是為了別的原因……」

治標?治本?該如何拿捏?

以上兩個故事,很微妙地說明了書本理論和臨診現場的差異。我常說,中醫師開處方,有「症狀方」、有「體質方」,就是我們說的治標或治本,但標本之間該怎麼拿揑,必須靠現場的氛圍來判斷。如果要在一張處方之中標本兼治,標本之間的用藥比例如何考量,那更是一大學問。

醫療的本質是這樣的:醫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病患對醫師的信任到什麼程度?這個病患能不能配合醫囑?醫師除了針對病情開方之外,還得多方考量病患的生活條件和性情。比如病患的經濟能力,或者病患根本不喜歡吃藥,吃五天的藥就是他的極限。林林總總的情況,都會改變醫師的處方用藥。身為醫師,只能盡力考慮怎麼樣做對病患最好,隨時都要根據臨場的狀況去做變通,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一體適用。

沒有現場沒有診斷

所以說臨床診斷的功夫,必須親臨現場才能感受那個氛圍,這些東西沒有辦法在課堂上傳授。在課堂上,一位病患有這樣那樣的症狀,醫師的診斷是什麼,為什麼這樣用藥,一路看下來,都會覺得非常合理巧妙,但臨床現場全然不是這麼一回事。醫師問診的方式不同,代表著不同的思路。好比說,病患主訴頭痛,他只會和你描述頭痛的症狀和感受。有時候醫師聽完病患的主訴,會接著問:「疼痛有沒有特定的時間或是季節?」換成另一位患者主訴頭痛,醫師可能問的是:「是不是經常覺得手腳心發熱,尤其是在夜間?」醫師詢問這些看似和頭痛完全無關的問題,背後思考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前者問的是風寒風熱頭痛,後者則是血虛頭痛。這些不言而喻的細膩之處,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