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慘業》一個月燒上百萬元 美容美髮業心聲:我們能靠零營收撐3個月?

產業脈動

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延長至6月28日,民眾多半盡量降低不必要的外出,與人群接觸最密集的服務業首當其衝,成了疫情下的最大重災戶,其中,美容美髮業雖然目前沒有被要求停業,但業者就算開店也很少有客人預約,店面營運與員工生計面臨極大衝擊。

每月固定支出200萬元,開業與否陷入煎熬內心拉鋸

台北市知名社企髮廊「好剪才」目前有4座營業空間,包含1間辦公室以及3分店,2016年營業至今以文青系的風格,深受不少年輕人喜愛,主要客群以25~35歲為主,就連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也都是忠實顧客。

但這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全國實施疫情第三級警戒,好剪才髮廊也在5月19日開始宣布全面暫時停業,未料疫情並沒有尚未趨緩,3級警戒一延再延,至今仍延長至6月28日,創辦人陳亭安坦言,心情就像是搭了一列往下掉的雲霄飛車,內心想問:「我們有周轉金,可是我們能靠0營收撐過3個月嗎?」

因為開業就怕員工以及顧客陷入染疫風險,但不開業又面臨營運、員工生計問題,幾經煎熬思量下,直到6月9日才啟動第一階段的分組分流復工,但目前僅服務有緊急需求的顧客,而員工則可依疫情狀況決定是否自主停班。

陳亭安表示,髮廊的固定成本非常高,以好剪才實體品牌來說,光是3家店面都是50坪以上的空間,同時更位於熱鬧的商圈內,租金成本真的很貴,尤其加上目前現場服務人員加上辦公室成員共52人,都必須給予基本的底薪,每月固定支出約莫200萬~250萬元。

啟動線上電商填補2成5營業額、推出雲端家教髮廊

所幸在去年疫情爆發的時候,好剪才就已經投入電商品牌—「好剪才髮物所」,提前為電商架構資源、自有商品資源、倉儲系統做準備,今年則因應疫情,除了自有開發的髮品之外,也把實體店頭有賣的其他品牌髮品也轉為線上,進行產品套組銷售,才勉強填補營業額。

陳亭安指出,「5月的前半個月其實已經風聲鶴唳,第2個禮拜的時候,客人預約取消率已經達到3分之1,沒過一個禮拜我們宣布停業,所以整體5月營收仍無法打平一個月的固定支出,5月還是虧損150萬元左右,但幸好我們有啟動線上商城,最後虧損才降至虧損80萬元。」

另外,為了求生存業者也積極進行數位轉型,像是利用好剪才學院的線上課程資源,改造成「客人簡易版本的遠端視訊剪髮教學」,讓客人透過線上即時教學,一邊看著髮型師授課剪髮流程、一邊看著鏡頭學習怎麼剪瀏海、電推剪髮。

陳亭安說,以往單月的營業額大約是400萬左右,但5月開業18天大約僅貢獻100萬營收,營收已銳減高達7成5,不過,至少線上商城有換回25%營業額,成效算是不錯,勉強讓虧損從7位數降至6位數。

1天接2個客人,6月份只能先且戰且走

但對於一般的社區型髮廊,可能就很難有資源能夠投入線上轉型。

一名在桃園經營美髮個人工作室的鄭先生指出,本來在本土疫情爆發前都還有客人預約,但是隨著全國3級警戒之後,客人幾乎都把預約取消掉了,「我們現在一天有時候只做2個客人而已,因為客人都不敢來…」

尤其日前桃園市長鄭文燦開出第一槍,下令桃園市內的美容美髮及美甲美睫業,強制從6月4日全面停業至6月14日,過程中引起諸多基層業者反彈,因為停業就等於零收入,房租跟人事成本幾乎不堪負荷,因此不少業者紛紛向市府陳情,一直到停業第5天,鄭文燦才發布營業指引,宣布可提前復業。

「以前從沒遇過像現在這樣!」鄭先生說,自己從事美髮業將近20餘年,雖然2003年發生SARS的時候確實也有影響,但影響的時間並不長,反觀這次的疫情已經持續了1年多之久,尤其這幾個月更是嚴重,「5月份只做了半個月」,真的影響層面很大。

鄭先生指出,從5月15日雙北提升為第3級防疫警戒開始,生意就大受影響,即便5月初才剛做完母親節活動,但整個5月營收還是掉了5成以上,面對未知的6月,他坦言,目前也只能邊做邊看,若真的沒辦法,就可能就會思考是否去申請小規模營業人貸款。

被政府忽視的弱勢產業

另一名在桃園從事臉部護膚的美容業莊小姐也說,自己的店面早在5月21日就先自主停業,直到6月11日才即將正式復業。她指出,光是房租、水電加上3位員工的基本底薪,一個月就固定開銷至少30萬,「現在也只能先做好分流的防疫工作,至少先安客人的心,才能讓客戶慢慢回籠。」

但談到目前政府祭出的紓困措施,莊小姐則是認為,美容美髮業長期就容易被政府所忽視,屬於無聲的弱勢產業,尤其紓困措施也容易「看得到吃不到」。

她先舉例,財政部在疫情期間宣布調減小規模營業人第2季營業稅,「像我自己的店是有開立統一發票,但是因為我沒有開店就等於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不會開發票,就不會被課稅,就算財政部減收營業稅負,對我也沒有幫助。」

其次,經濟部針對商業服務業提出的紓困補貼,已在6月4日開始申請起跑,只要今年的5、6、7月任1個月營收比去年同期或今年3、4月平均衰退5成以上,可以按全職員工數乘以4萬元領取定額補貼款,企業可以用來支應營運支出、租金及人事費用等維持經營必要成本。

業者盼望第一線服務業也能施打疫苗

莊小姐說,「我們從5月18日開始休息,5月的前半段還有營業,因為剛好有母親節的活動加持,所以我們5月份還沒有衰退超過5成,因此真正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6月,可是我只能等到7月初才可以申請紓困補貼,如果我申請的時候,這筆經費已經被用完了,那我們怎麼辦?」

莊小姐也無奈地說,看到最近新聞在報導COVID-19疫苗優先接種順序,但優先對象當中都沒有服務業,「其實服務業接觸的客人是很多的,但我們是不是要等到全部打完之後才能輪到?」,業者希望政府也應該聽聽第一線服務業的心聲,讓這些長期與人群接觸的從業人員也能優先接種疫苗。

陳亭安則盼望,政府應該更直接協助業者給予租金補貼,比方說,若是營業登記地,就直接補貼報稅稅額的租金2個月,「這對於業者的周轉消耗會舒緩很多」,但若政府沒有立即的補貼業者,僅靠房東小幅讓利,真的會讓很多美髮業撐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