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反外國制裁法》 配合西方制裁的外企資產可能被凍結

中國議題

在未經公眾諮詢的情況下,北京政府加快進程,趕在周五G7領袖高峰會前,中國人大常僅審議兩次、而非三次,便在周四(6月10日)通過《反外國制裁法》(簡稱《反制法》),建立報復西方國家制裁影響的機制。

人大常委會匆匆通過《反制法》

美媒《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稱,學者警告北京別高估自己實力,中國此舉是為報復外國提供法律依據,但不利於解決糾紛,反而會加深與西方國家的矛盾。

專家特別提到,這部法律對外企影響最大,因為法律明令禁止在中國境內的組織與個人配合美國的制裁措施,若配合西方制裁,外企將面臨驅逐出境、凍結資產等處罰。

10日晚間,中國當局公佈法律全文,其中規定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處罰「直接或間接」參與制定、實施對中國制裁的組織與個人。反制裁的處罰方式包含拒絕入境、驅逐出境、凍結資產、禁止與中國境內組織或個人展開交易等。

外企將為《反制法》最大受害者

根據周四生效的法律,中國組織和個人可以向中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對外國制裁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中國貿易和法律專家高樹超(Henry Gao)指出,《反制法》把法源依據層級拉高,而且覆蓋面非常廣,第4、第5、第5條是最重要,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制定、實施制裁的物件都可以包括在反制裁名單,比如配偶、親屬等等。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頒布《反制法》,旨在反制外國制裁,以回應美國和歐洲在人權、貿易和科技等問題上向北京施加的壓力。

中國學術界和官方媒體形容北京利用加強版法律工具《反制法》,抵制西方的脅迫,通過建立法律機制,來報復外國制裁,並減輕其對中國組織和個人的影響。

人大常委會14名副委員長被禁止入境美國

在過去一年,美國、歐盟等西方政府加大對中國經貿和政治制裁力度,理由是北京不公平的工業行為、迫害新疆穆斯林維吾爾少數民族人權,以及壓制香港公民自由等。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全國人大常委會14名副委員長強推《國家安全法》、破壞香港民主程序受到美國的制裁,這些高官與直系親屬被禁止入境美國,在美資產也被凍結。

觀察人士稱,新法案迅速通過,呼應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1月的要求,他呼籲加快完善中國法律架構,以便與外國打交道時維護中國主權、安全和利益。

詭異的是,數月前當局已經擬定《反制法》,但官方媒體本周一(6月7日)才披露該草案的存在,稱該法案本周將由人大常委會二讀通過。

外國企業高管對這種異常保密的舉動表示擔憂。中國歐盟商會會長沃特克(Joerg Wuttke)表示:「在中國的歐洲公司對新法案審議過程欠缺透明度感到震驚,媒體從未公布人大常委會何時通過一讀,也沒有草案可供審查,最後就二讀通過了。」

更多外企覺得自己將成為政治犧牲品

「這樣鬼鬼祟祟的行動不利於吸引外國投資,覺得自己將成為政治犧牲品的外國公司更是感到焦慮不安。」沃特克說。

新法律授權北京對被視為向中國施壓的特定個人和組織採取報復措施。例如,報復措施可針對目標個人的配偶和直系親屬,以及個人控制或管理的企業,被報復組織的高層也可能受到中國措施的影響。

川普和拜登政府已經對中國高級官員實施制裁,包括中共政治局25名成員、中國人大常委會的14名副委員長、一些強推香港國安法的香港官員。英國、加拿大和歐盟也宣布類似制裁官員的措施。

華盛頓也曾對被指控違反美國對北韓和伊朗制裁的中國公司和個人採取懲罰措施。

北京譴責這類制裁是干涉中國內政,並開始採取更多報復歐美國家的反制措施。

例如,中國宣布禁止一些川普政府官員與中國做生意或進入中國。中國外交部還宣布計劃處罰參與美國對台灣軍售案的美國軍火承包商,但沒有提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