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延長三級警戒》廈門6例確診來自台灣?指揮中心:有4人曾確診都已康復出院

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國內新增1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4例死亡,累計共599人死亡。

基於目前跨區傳播事件仍然存在,且國外也多有因解封太過致疫情再起的經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全國再同步維持疫情三級警戒2週至7月12日,希望民眾再忍耐、努力兩個禮拜,換取之後的平穩。

陳時中:地方政府支持維持三級警戒

陳時中表示,各地方政府對於維持三級警戒都抱持同樣的態度,他透露,有少部分認為可開放的項目,不過,認為應該先落實三級警戒,針對可以微調的事項,不排除滾動式檢討。

這次已經是指揮中心第三度延長三級警戒,被問到解封的標準?陳時中沒有具體回應僅表示,當初會將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做為三級警戒的指標是假定出現這樣的情況,就代表疫情起來了,現在是疫情有控制住,但專家與縣市政府都認為,現在病例數仍多,尤其有相關群聚存在,因此現在沒有放鬆的本錢。

那麼三級警戒延長是否與北農群聚感染事件有關?

陳時中回答,「跟這有沒有直接有關,沒有」。他說,是整體的情況,多個群聚仍然存在,長照、醫院也都有相關群聚,遇到狀況要即時安置、隔離、篩檢,與疫調都要做的更扎實,未來才有更安全的社區。

由於過去陳時中曾多次指出,管制過強容易出現「防疫疲勞」,如今一再延長三級警戒是否擔心民眾也開始鬆懈,使得三級警戒流於形式,陳時中不諱言,時間越長防疫疲勞就越多,但他強調「這些相關公衛的防疫措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失效」,呼籲民眾共同忍耐,把罩戴好、保持社交距離、少外出群聚。

接管北農?陳時中:從來沒有所謂接管

針對北農群聚事件,陳時中也在今天清晨前往視察,媒體提問,北農要到哪種程度中央才會比照過去苗栗與部桃群聚接管?

陳時中表示,6月6日就有與雙北開會,20日農委會也有跟他們開過一次會,昨(22)日指揮中心也與他們開過一次會議。

他強調,「沒有所謂的接管,苗栗也沒有」,都是中央與地方及營業場所三方合作才會把事情做好,根據地方政府的資源與所在地的管理都有不同的模式,比如疫調,不是只有台北市要處理,居住地可能在外縣市,所以外縣市衛生局也要做好,而中央則是負責協助把兩邊資料彙整起來,才能掌控群聚。

建議北農進行PCR遭拒,陳時中尊重

針對他建議北農直接進行PCR,不用再做快篩,卻不被北市府採納,陳時中表示,尊重執行單位。

陳時中表示,之所以建議直接做PCR,是因為北農採檢每個人都要做快篩加PCR,但快篩要等待15至20分鐘才做PCR怕會擠壓到時間,而北市府則是基於他們的經驗,認為如果沒有做快篩,PCR陽性要再把個案找回安置會有困難。

不過,他認為北農不同於一般大眾去快篩,人員是可以掌握的,且若是擔心PCR量能中央也能協助,因此做這樣的建議,最後還是尊重執行單位。

另外,陳時中今天也宣布,若地方政府基於疫情控制需要,如雙北出現遊民確診,在合理的疫苗數量範圍,可以自行來調控,採專案方式造冊接種。

醫療應變組羅一鈞則指出,指揮中央補助地方政府社區篩檢站50台快速PCR,當中26台已經到貨並配發至各縣市,其中雙北個拿到3台,其他縣市1台,另外24台陸續到貨後再配發。

廈門6例確診來自台灣

此外,關於中國廈門新增6例來自台灣的確診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廈門近日公布6例來自台灣的境外移入個案為5女、1男,年齡介於30歲至60歲之間,其中有4人是5月就曾在台灣確診的個案,經過隔離治療都已康復出院,可能處於時陰時陽階段。

莊人祥說,另有2名未曾確診的個案,一名為40多歲民眾,5月14日曾和2名同住友人一同採檢,2名友人均確診,只有他一人陰性,但已經完成14天居家隔離,6月14日自費採檢也是陰性。

莊人祥表示,另一人為50多歲陸籍人士,於今年3月入境,個案曾先後於5月15日、6月15日二度採檢,檢驗結果都是陰性,但為求謹慎,會再針對接觸者展開疫調。

長者打疫苗死亡率高於染疫死亡率,指揮中心:比較不夠細緻

昨日新增25例(18女7男)COVID-19 疫苗接種後發生死亡之不良事件,死亡年齡為57至101歲間(其中16人為75歲以上長者),為疫苗接種後1日至7日間發生。

莊人祥指出,當中7例為機構住民,6例為洗腎患者,14例有慢性疾病史。

針對2位50多歲個案,莊人祥說明,1位為50多歲女性,接種後,次日出現疑似腹膜炎或腸穿孔的診斷,立即進行手術,但是在手術後2天急救無效,預計在25日進行司法解剖,有洗腎、高血壓病史。

另1位為50多歲男性,也是長期洗腎個案,在接種完疫苗的次日出現腹瀉、腹痛、噁心症狀,隔日凌晨倒臥家中,到院前死亡,司法解剖發現是心臟瓣膜疾病及高血壓性的心血管疾病。

針對台大醫師王明鉅在臉書製圖比較長者施打疫苗死亡率與染疫死亡率,得出結果打疫苗死亡率高出染疫死亡率。不過,圖表中打疫苗長者的統計為75歲以上,染疫長者死亡率則為70歲以上,長者死亡率與施打疫苗統計時間也不同。疾管署長周志浩認為,這樣的統計方式太初步了。

周志浩表示,染疫後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種,有可能是因為本身的潛在疾病而造成的死亡,因染疫死亡的占比有多少需逐步釐清這樣的計算才會準一點;至於打了疫苗後死亡的事件,情形(態樣)當然更多,這幾天報告的個案幾乎都有慢性疾病,且病理解剖也都是因為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死亡,「所以說用這樣的計算做比較,我是覺得說這樣還不夠細緻,用這樣來參考的話,可能會造成民眾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