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告別政壇前犯下的兩大誤判 歐中投資協議、歐俄高峰會提案均被封殺

國際

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 執政16年,歐洲最有力的領袖之一在英國脫歐危機時,曾力挽狂瀾,捍衛歐盟的完整,為人津津樂道。然而,從去年底到今年,梅克爾的中俄外交政策接連踢到兩塊鐵板。

對中政策方面,為了德國車商等產業的商業利益,她訪問中國12次,推動長期親中政策。但因2014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歐盟和俄羅斯關係結冰,沒有舉行過會談,歐俄之間關係結冰6年多。

梅克爾在中俄問題上出現雙重誤判

過去10多年,在梅克爾主導親中政策下,德國和歐洲盛行重商主義,瀰漫放任中共威權和漠視人權的姑息氣氛,引起德國反對黨和歐洲民主派批評梅克爾對中俄的外交關係發展非常不均衡。

考夫曼(Sylvie Kauffmann)在《世界報》發表一篇社論指出,梅克爾在中國和俄羅斯問題上出現的雙重判斷錯誤,暴露歐洲的深刻演變以及歐洲在世界的地位。

今年9月德國將舉行大選,梅克爾宣布不參選,在她行將告別政壇之前,為了俄羅斯與德國之間Nord Stream 2天然氣管道能夠順利修建,她希望打開2014年來結凍的歐俄對話管道,但是在俄羅斯問題上,歐盟一些成員國抱持不同意見,她的願望不可能實現。

考夫曼在《世界報》的一篇社論指出,還有另一個因素:由於梅克爾位俄羅斯Nord Stream 2 2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背書,德國綠黨聯邦議員布蘭特納(Franziska Brantner)批評說,梅克爾「不再被視為歐洲利益的可信任代表。」

梅克爾提議歐俄峰會,遭東歐國家否決

德國總理梅克爾上周在歐盟峰會強調,她希望在歐盟和俄羅斯總統普丁舉行一次新的峰會,即 27+1 峰會(歐盟 27 個成員國加上俄羅斯)。

但這提議遭到東歐成員國的拒絕,他們支持對俄羅斯總統採取更強硬的態度。

「美國總統會見普丁,認真地進行交流,但是沒有給人偏袒俄羅斯總統的印象。在我看來,歐盟應該同樣有能力代表歐盟的利益舉行類似的對話。」梅克爾在歐盟峰會結束後表示。

法國支持梅克爾的提議,事實上,法國總統馬克宏過去曾試圖朝這個方向努力,也沒有成功,但是這些努力都還不夠。

克里姆林宮回應說,支持重啟俄羅斯與歐盟的峰會。「普丁支持建立布魯塞爾和莫斯科之間重啟對話和接觸機制。」克里姆林宮發言人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說。

梅克爾強行簽訂的中歐投資協議被歐洲議會撤銷

歐盟領袖與普丁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最近一次峰會在2014年初,之後雙方就沒有再舉辦峰會。

在《世界報》的社論中,考夫曼指出,這並不是梅克爾最近唯一外交失敗,「在中國問題上,梅克爾利用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職位之便,強迫歐盟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與中國達成中歐全面投資協議,12月30日,梅克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視訊會議峰會後隨即簽署該協議。

考夫曼寫道,該協議很快就被歐洲議會廢除,由於歐盟與北京之間關係惡化,這項協議已經被作廢

回到俄羅斯的例子,對考夫曼來說,梅克爾在這方面的努力失敗,決定性因素是她「忘記」與其他歐洲領導人深入交談,反對峰會的成員國在歐洲理事會前夕「很生氣的」發現這一點。

梅克爾支持Nord Stream 2,遭遇美國、中東歐強力抵制

但更深入來看,在與俄羅斯關係等一些問題上,很明顯歐洲國家之間仍然存在地緣政治的分歧,這阻礙歐盟的前進,而梅克爾在告別政壇之前遇到這些分歧。

仔細探究,Nord Stream 2為歐俄高峰會破局的主因,這是一個管線工程項目,將天然氣從俄羅斯繞過烏克蘭,直接輸送到德國北部,該管線由 Nord Stream AG公司所有,其大股東是俄羅斯國有能源公司 Gazprom。

該項目的支持者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她認為該管線將有助於滿足德國的能源需求。

然而,波蘭、中歐國家、美國都表示反對Nord Stream 2管線。

波蘭表示,該管道是擴大俄羅斯在歐洲影響力的政治和經濟項目;其他中歐國家也擔心損失天然氣管線過境費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