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29境外3死亡4》累計763例死亡 陳時中:台北14新北11桃園2 宜蘭、彰化各1

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3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9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

台北14新北11桃園2,宜蘭、彰化各1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29例本土病例(其中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7例男性、1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年7月5日至7月15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14例為最多,其次為新北市11例、桃園市2例、宜蘭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21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4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4例死亡個案,累計763例死亡病例

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4例死亡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4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7月9日至7月14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陳時中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14日累計公布14,13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13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5.9%。

增3例境外移入,2自美國入境、1菲律賓漁工登船後確診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3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5468為美國籍50多歲男性,7月2日自美國來臺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7月14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且檢疫期間未與他人接觸,故無匡列接觸者。

案15472為本國籍未滿10歲女童,7月2日自美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7月14日檢疫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2人,列居家隔離。

案15480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漁工,4月30日自菲律賓來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檢疫期滿與自主健康管理期滿採檢結果均為陰性,5月22日登船工作後未再下船,7月14日因有出海作業需求,由公司安排自費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18人,其中17人列居家隔離、1人列自我健康監測。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727,78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710,974例排除),其中15,378例確診,分別為1,221例境外移入,14,104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6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5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79例、臺北市289例、基隆市26例、桃園市23例、彰化縣13例、新竹縣10例、臺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南投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7月18日零時起,增列緬甸為重點高風險國家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宣布,考量緬甸疫情現況及風險,於「重點高風險國家」增列緬甸。自7月18日零時起(抵臺時間),自海港或空港入境我國人士,如過去14天有緬甸旅遊史(含轉機)者,入境後均應至集中檢疫所進行14天檢疫,且須配合於入住時與檢疫期滿分別進行PCR檢測,另檢疫期間第10至12天以「家用快篩」採檢一次;旅客不需支付集中檢疫所及採檢費用;此外,國籍航空公司機組員亦維持自「重點高風險國家」航線航班返臺後,應入住防疫旅宿或符合規定之公司宿舍檢疫14天,且檢疫期滿進行PCR檢測。

陳時中表示,緬甸近1個多月疫情再度遽升,近1週日增確診數由50例以下,上升至逾4,000例,新增確診及死亡數均續創新高,檢驗陽性率已逾30%;迄今累計逾20萬例確診病例,逾4千例死亡,致死率2%。此波疫情初期病例多來自鄰近印度邊境之實皆省(Sagaing)及欽邦(Chin),爾後與印度接壤之多個社區陸續爆發疫情,並監測到Delta變異株。該國已於部分地區實施居家令,因醫療體系之篩檢量及檢測能力不足,實際疫情可能比官方公布更為嚴峻。

陳時中指出,現行「重點高風險國家」為巴西(Gamma巴西變異株)、印度、英國、秘魯、以色列、印尼、孟加拉及本次新增之緬甸(Delta印度變異株)等,共8國。

羅一鈞指出,過去一周境外移入個案基因定序,共發現7例Delta變異株,其中案15155在英國接種過1劑莫德納,案15283則曾在美國6/9、7/7接種過莫德納疫苗。

陳時中說明,邊境管制為防範COVID-19疫情之重要關鍵,指揮中心已全面提升入境人士檢疫措施、持續監測境外移入檢出變異株情形,同時籲請入境人士抵臺時應主動配合邊境檢疫措施,並依指揮中心規定之交通方式前往檢疫地點及配合後續防疫措施,落實全民共同抗疫,將疫情阻絕於境外。

汙水採檢11處,6月初2處呈陽性之後均為陰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為配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根除小兒麻痺病毒之環境監測調查計畫,且為防堵國際疫情威脅與國內疫苗預防接種政策的改變,疾病管制署自(2012)年7月起即建立環境監測系統,透過從污水處理系統收集而來的污水樣本,檢測一個群體中是否有來自未知病患的小兒麻痺病毒,用以評估環境中野生株及疫苗株小兒麻痺病毒的流通傳播。自去(2020)年1月起,因應COVID-19疫情,於前揭計畫下加驗SARS-CoV-2病毒。

指揮中心說明,環境監測調查作業的監測頻率為每月2次,將採集汙水廠的汙水樣本,濃縮後進行核酸檢驗;疾管署持續監測採檢11處城市汙水匯流的汙水廠,目前僅於今(2021)年6月1日監測採檢2處驗出COVID-19陽性。惟截至目前為止(含6月中與7月初),11處(包含前揭該2處)城市汙水廠之污水監測SARS-CoV-2病毒檢測結果皆為陰性。

指揮中心強調,未來將持續監測全臺大都會共11間汙水廠,並視疫情狀況調整環境汙水SARS-CoV-2病毒監測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