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中國事務部主任新書定調:美中競爭將會是零和遊戲

國際政治

美國拜登總統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7月8日出版新書《長期博弈:中國取代美國的大戰略》(The Long Game: China's Grand Strategy to Displace American Order),引起外界關注,國際政治專家從該書解讀拜登政府對中國的策略,其實和川普政府已趨近一致。

該書指出,美中之間是零和遊戲,中國想要競爭誰將領導亞洲和全球秩序,而美國應以超限戰的策略,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

杜如松在新書中揭示了冷戰結束以來,中國領導人從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到習近平的「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三十多年來都在實行削弱美國實力、自主發展、逐漸取代美國在亞洲和全球領導地位的「大戰略」。

北京曾提太平洋容得下兩個強權,杜如松「兩國是零和遊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任期快結束時提出,太平洋容得下兩個強權,並提出G2的想法,然而在杜如松的著作中指出,美中競爭的主要關鍵在於誰將領導亞洲和全球秩序,以及他們可能從這種領導地位中創造什麼樣的秩序和競爭,「在許多地方,但不是全部,這是一個零和遊戲」。

根據《美國之音》的報導,杜如松基本上排除了單邊妥協、討價還價容納或安撫中國的戰略,以及通過和平演變或政權更替改變中國的戰略。在對這兩種戰略進行評估後,他發現,它們都面臨巨大障礙,難以成功。杜如松認為,最符合邏輯的剩餘選項就是競爭戰略。

杜如松把中國的大戰略分為三個階段,即從1989年到2008年是始於1989天安門事件、1990年美國波斯灣戰爭和1991年蘇聯解體(1991)。

蘇聯垮台以後,北京就把取代美國成為首要戰略

書中分析,中國失去蘇聯這個共同對手後,提醒了北京,美國在地緣政治造成的威脅。美國很快替代蘇聯成為中國首要安全問題,從而產生了一個新的大戰略,一場取代美國實力,誕生了一場長達30年的鬥爭。

第二階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啟動了的第二次取代美國戰略,直到2016年結束,其目的是尋求在亞洲建立中國區域霸權的基礎。那場金融危機讓北京看到美國勢力在減弱,使中國更大膽推行更有信心的政策。

到了2016年,在英國脫歐和川普當選之後,在習近平「百年未見之大變局」口號下,中國啟動了第三次取代美國戰略,這次是在世界範圍內擴大其削弱美國和建設自身的力量,以取代美國作為世界領袖的地位。

美國不應和中國比船艦,而是用超限戰來回應

美國該如何回應中國的企圖?杜如松的主張和白邦瑞類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在新書中指出,美國競爭戰略的重點是削弱中國的實力和中國秩序,建立美國實力和秩序的基礎,這種戰略意在不對稱,它部分取自中國1990至2000年代自己的大戰略。

他認為,美國不能跟中國進行美元對美元、船艦對船艦,或是貸款對貸款的對稱競爭,原因是中國純粹的相對規模。因此,杜如松提出,「美國的努力往往應該是不對稱的,並試圖以低於中國推動其秩序建立的成本去削弱中國秩序的建立。」

杜如松曾到中國、能閱讀簡體中文,與美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主張與中國交往的「中國通」如季辛吉等人想法不同,這也將影響他們對中國判斷的方式。

拜登政府的中國事務智囊,和季辛吉派已完全不同

臺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對《自由亞洲電台》指出,拜登政府剛上台時,有人猜測拜登會不會回到歐巴馬時期,現在看來他所任命的這些官員以及進政府之前的論述,可以看出這是一批完全新的民主黨的戰略世代。

賴怡忠說,這批新的智囊與過去包括傑佛瑞·貝德(Jeffrey A. Bader,歐巴馬時期的首席亞洲事務助理)等人,他們對中國採取合作交往、以和為貴的方式非常不同。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受訪時解讀,杜如松的新書與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的著作《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秘密戰略》的調性一致,與美國智庫2049設定的研究方向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