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志團體也是問題」的防疫發言看柯文哲的「微歧視」

社會議題

(讀者投書,作者為現於新竹求學,是位關注時事、重視人文的理工人。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柯文哲在日前的防疫記者會發言散布對LGBT族群的偏見與歧視,引發輿論抨擊。

柯市長談家戶感染議題時稱「同志團體也是一個問題」,儼然針對特定性傾向、性少數族群貼負面標籤,這就如同他先前自爆在婚姻平權公投中投下反對票,而對照其去年高調宣示要爭取北市主辦「2026世界同志運動會」、簽署加入「國際彩虹城市網絡」則更顯得諷刺。

防疫「柯學」觀:對同志搞針對性

如此防疫「柯學」觀不禁讓人想問:明明許多異性戀也會有家戶群聚感染的風險,何以同志被特別「搞針對性」呢?首先,同志的身分不會讓人染疫,只有不遵守防疫指引才會,其次在異性戀霸權的主流社會(2018年反同公投在台灣高票過關)存在不少對同志族群的敵意,故就算真有同志染疫也可能因害怕身份被曝光,在不想「被迫出櫃」的情形下進而造成疫情調查或就診的困難,而柯文哲的如此發言正會加劇這樣的疫調難度。 

1970年代初期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提出的「微歧視」(Microaggression)概念,指的是主流社會對於非主流社群的細微歧視、無意識偏見的言行。柯P談防疫扯同志,就跟調侃原住民「騎山豬上學」一樣,這些都正是「微歧視」的顯現。

「微歧視」助長對同志的污名化

LGBT族群長期以來都遭受各種汙名所苦,反同保守派更是將「愛滋病」等詞惡意地與同志產生不當連結以醜化之,如今柯市長在將「防疫問題」大帽無理地扣在他們身上,助長部分人士的恐同心態,這讓同志情何以堪?

對同志的友善包容與否甚至是國際社會的文明指標,遺憾的是,高喊首都「國際化」的柯文哲卻講出傳遞性別偏見的「反指標」言論,順帶一提,最近著名性別「反指標」的國家,正是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奉承的中國──社群網站「微信」本月7日針對中國國內十多間大專院校的LGBT公眾帳號進行「清理」,也就是封殺追加刪光所有內容。

柯文哲欠同志一個道歉,他面對言論惹議還說是「善意的提醒」、「只是平舖直述」、「諱疾忌醫避談無助防疫」云云,再度發揮其硬拗本事,自詡智商157的柯P,性平教育學分不及格,如何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是他要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