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覓滋味》蒸騰 摸黑上工的肉包老店

傳統美食

這系列專欄書寫,有點像電影「不可能的任務」湯姆克魯斯收到指令,熱血沸騰的使命感,唯一不同是不能招募團隊成員。這次的任務是鴨母寮市場裡的「松香餅舖」,市場非常熟悉,但是老店「松香」?完全沒有印象!採訪的時間被告知是「早上七點以前」!這麼早?有點抗拒,但是我還是六點半抵達市場。甫一抵達,我立刻恍然這次的早鳥任務「為何要那麼早前來採訪?」「為何我不認識松香?」

半夜開燈,叫醒沈睡的市場

約是清晨四點半,第二代蘇富南獨自到了餅舖攤位,開燈,敞亮了依舊熟睡的鴨母寮市場。他先備料、蒸爐開火、揉麵團、製作麻糬等,一個多小時後家人們陸續抵達,沒有工作指令,六七人緘默分工,有製作肉包內餡的,有開始把紅豆餡、豌豆黃餡包入染紅麻糬裡,它們是府城傳統節慶壽誕所必備的紅圓與紅龜粿,也是松香的熱門食品。豌豆黃餡,就是椪豆豆沙,有點像綠豆沙,但是口感層級高明多了。

松香主要的重頭戲是肉包和壽桃,三人工作小組,麵團切塊、填入肉餡、磅秤品管、包攏定型⋯⋯一籠25個排列整齊,等六籠到齊即刻進入高高垂吊式的蒸籠大火炊蒸。這時客人陸續抵達等著,好像大家都刻意約好一起來的,何時開爐常客知道,訂購數量也都吩咐了,屏息等著。肉包快熟了,倒數計時,我瞄準掀籠的一剎那,鏡頭總是喜歡熱氣騰騰,白白胖胖的肉包現身在朦朧之間。店家快手快腳,已經開始裝袋給久候的客人。

老店故事,從漢餅到包子更迭

說是「採訪」松香,但是此時此刻,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還沒與店家對話。我只是興趣盎然地關注他們「整個忙碌」,觀察老店緊湊、有條不紊的工序,其實蠻有意思的。

鴨母寮市場我自認「很熟」,可是從沒這麼早造訪過,換句話說這個時刻的市場我是陌生的。九點半後的松香往往「剩菜」不多,一般狀況是兩位第三代年輕人留守顧攤,其他人都下班回家補眠了。我過去多是十點後才到鴨母寮,採買之際,難怪這攤總是「人去樓空的肉包店」,燈暗人稀,我是納悶而且興趣缺缺。

松香,因為第一代蘇江松而得名。年輕時跟隨日本人學習麵包糕餅,之後另外學得漢餅製作。光復後與友人搭檔做路邊攤車,在民族路上販售麵包糕餅。幾年後,友人退出自立開店創業,蘇江松獨自繼續經營攤車。約是1960年才在鴨母寮市場創立松香,之後迎來臺灣二十多年的經濟起飛,這是鴨母寮市場與松香餅舖、黃家蝦捲、炭火麵、松村煙燻滷味、陳家碗粿、湯家四神湯、泉成炸物等名店的黃金年代。松香第二代蘇富南接手後,不同於父親的麵包糕餅,他專精糕餅粿類,自此配角的肉包蒸騰登上主角,剛好頂替已經式微的傳統糕餅消費習慣,繼續維持人氣攤位,傲視於老市場。

包子文化,滋味傳承與創新

多年行走在臺南諸多百年老市場,我終於明白「為何總有一間老餅舖,堅守崗位」。鴨母寮市場有松香餅舖、水仙宮市場有寶來香餅舖、東市場有萬香餅舖、保安市場有永南興餅舖……這些餅舖他們在黃金年代滿足了「府城婚喪喜慶禮數周到」的社會風氣,但是,隨著歲月更迭,時代變遷,新興食品與零食興起,除了降低販售的品項,他們也各自發展不同的主題美食,繼續屹立,傳奇不倒。

穿梭傳統市場的歷史感,你會發現府城「肉包文化」自成一格,引人入勝。它並非光復後大江南北的新族群所引進,以致於臺南人才把它放入美食清單的。想想開山路的「祿記」創設於光緒年間,民權路「萬川號」則是同治年間創立的,臺南先民因為經濟實力,早已對包子的品味一往情深。

光復後,居民對包子接受度更高,受到歡迎甚至普及,像是西市場出身的「大菜市包仔王」,賣的是「意麵 + 包子」,他家並非孤例。也是源自大菜市的「輝記意麵 + 包子」,幾年前遷出西市場,兵分兩路開店。其實,他們仨都是同源於光復後福建移民,賣的是「很外省的包子和很臺南的意麵」。至於轟轟烈烈的眷村包子,自不在話下。而創立1952年的「克林」,與當年駐臺美軍有關,是臺南第一間進口食品的超市,當年來買西點麵包是時髦的。2000年則變身成了「克林臺包」,標榜「臺南人的包子」,多了八寶肉包等等滋味。

臺南包子傳統滋味,依然不動如山於傳統市場,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