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股淘金術4》陳鴻文從科技跨到生技 北極星獲「台灣巴菲特」支持成功翻頁

產業脈動

新藥公司北極星- KY傳捷報,表示收到美國FDA通知,治療惡質肺間皮癌新藥ADI-PEG20三期臨床試驗,可停止收取病患、提早結束試驗並進行解盲,預計明年完成臨床解盲後,將同步申請藥證。

北極星一路走來並不容易,去年更一度面臨存亡關頭。

北極星藥業2006年由前執行長吳伯文在美國創立,初期獲新東陽董事長麥寬成支持,但多年來臨床試驗並不順遂,新藥公司燒錢速度又快,2019年改由大股東、正文董事長陳鴻文主導營運發展。

陳鴻文在2019年底說服松翰科技董座陳賢哲投資約30億元,並接手新東陽的北極星持股、成為北極星大股東;去年初陳鴻文接下北極星董座,自此北極星展現出嶄新面貌。

一通電話讓父親現生機,也讓科技人跨入生技領域

一位科技人為何會跨入全然陌生的生技領域?陳鴻文回憶,當初他父親得了肝癌,經歷手術、復發,能試的都試過了,醫生說時間不到6個月。

「正文一個股東有投資北極星,在辦公室講電話被我聽到,我問他那個藥可不可以試試看?」於是陳鴻文的父親透過恩慈療法,肝癌的腫瘤過2年不見了,最後多活了5年,離世時也不是因為肝癌因素。

雖然不懂生技,陳鴻文認為這個藥醫好了父親,於是在北極星困難時,從投資到幫忙找錢都很支持。就在北極星營運陷入困境時,陳鴻文跟學長、松翰科技董座陳賢哲,聊到要賣廠來籌錢、支持北極星繼續做臨床試驗;陳賢哲說他願意投資1億美元,條件是陳鴻文要當董事長。

獲「台灣巴菲特」支持,北極星翻新頁

陳鴻文笑著說,雖然認識很久,他也不知道陳賢哲這麼有錢。陳賢哲行事超低調,去年因為視訊軟體ZOOM股價大漲躍上新聞版面,大家才知道陳賢哲是ZOOM的早期投資者,據傳曾持股9.3%。ZOOM市值在去年一度超過1500億美元,也讓陳賢哲有「台灣巴菲特」之稱。

科技人跨入新藥業,才發現真的很不一樣。科技是很多定理與定律,公式不會變;但細胞是活的,沒有東西可以運算。

陳鴻文說,做新藥,尤其做生物藥,與傳統小分子化學藥不一樣。生物藥門檻蠻高的,感覺步調很慢,做判斷很重要,例如啟動一個臨床試驗,如果沒有足夠好的資訊與人去做判斷,臨床試驗一設計下去,臨床三期一搞就要3年,一個三期要花10億,決策錯誤不只錢花掉,3年就沒有了。

新藥研發過程 有很多很重要的決策點,有一點閃失,一錯要回頭也是漫漫長路。「去FDA一掛號,臨床試驗計畫一放進去,大概很難再去動它。以前沒辦法想像新藥是這樣,電子業一個大方向訂了,中間過程可以一直微調,只要大方向不要錯。」  

北極星要籌資百億,就做這三件事

陳鴻文說,北極星的未來有三大發展重點。一、新藥ADI-PEG20目前有4個適應症,其中3個適應症惡質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肝癌都已經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二、要開發CDMO生物製藥代工,目前在宜蘭建廠、預計2年後完工,希望建立mRNA量產技術平台,可以做疫苗及許多生物藥品。陳鴻文說,這次疫情更看出來,全世界生物製藥的重要性,台灣的規模跟全世界比起來太小了,全世界的產能其實也不足。

三、北極星轉投資公司NANOTEIN,明年有機會貢獻獲利。NANOTEIN研發的奈米蛋白產品,是一種細胞培養基(可以想像成給細胞吃的營養品)專門用於細胞培養,現在做CAR-T與CAR-NK細胞的人愈來愈多,會生產培養基專門供應這些公司。而下一步,還要跨入細胞療法領域。

「我想做大一點!」陳鴻文說,北極星會繼續籌資,準備籌個幾百億,就做這三件事。「我的策略很簡單,新藥其實算是重磅的藥,這顆新藥去募資,募資進來的錢投入工廠與產能。就像半導體,現在如果有一個廠在那邊,FDA認證都通過,別人不會來敲門嗎?」他表示,北極星在美國也有廠,現在也在接生意,所以知道水溫,美國擴廠也正在規劃中。

科技人跨入生技業,一路走來,陳鴻文的感想是:「很新鮮」。他也展開雙臂,歡迎電子業來投資。「我遇到電子業的老闆,都告訴他們,如果你覺得做電子業不夠刺激,可以來做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