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身之所往攝影師許傑 《旅行圖中》捕捉台灣每個鄉鎮的人文風景

職人

攝影師許傑出生於雲林,從小因隔代教養,與阿公阿嬤之間有很深的情份,長大後常回到雲林拍家鄉的照片。因緣際會下,妹妹替許傑辦了一個無名小站的帳號,從此開啟了部落客人生。書寫資歷累積15年,一路轉戰到Facebook跟Instagram,甚至經營起秘密社團,目前與許多資深鐵粉都成了好友!

攝影之路的開啟/什麼原因開始走向攝影這條道路?

一開始會接觸這條路,是因為爸爸跟阿公都很喜歡攝影,阿公自己也有一台底片相機,小時候跟著阿公開砂石車出去工作,那時正在蓋工業區,我會偷偷躲在砂石車後面,跟著阿公一起進入工業區工作一整天。

因為等待的時間很無聊,所以阿公把他那台底片相機給我玩,於是我開始在車上亂拍工業區的風景,阿公把照片洗出來後一看成果,對於我竟然能把眼底景色變成一張一張的相片 ,感到很神奇,一直到高中升學的時候,向爸爸爭取到一台單眼相機,又繼續了攝影之路。

在地深耕的情感/在旅行途中有遇到什麼有趣的景象?

我在雲林出生,對雲林有著很深的情感,有時候會帶著粉絲朋友到自己家鄉私房景點玩耍。原本以為生活在天龍國的台北人一如往常的冷漠,卻在我講了一個關於蚵仔的故事後,大家紛紛集體圍繞在老人家旁邊瘋狂的聊天。

這樣的情景是我始料未及的!老人家雖然有點驚慌,卻還是非常熱情的替這些朋友們介紹在地的鑽蚵殼文化。 

工作與自由的心理轉換/如何在工作與下班之間取得心態的平衡?

很多人羨慕我的工作,覺得工作時間自由自在,但其實受疫情影響,我的工作也受到衝擊,一醒來就在想今天要寫什麼文,心理壓力真的滿大的。後來興起一個計劃,決定要跑遍台灣一百個小鎮,來解決疫情無法寫國外線的問題。

雖然很羨慕朋友都有周休二日的休息時間,但後來覺得必須要做自己開心的事,於是今年開始寫作自己想寫的東西,也從中發現,我不是為了寫而寫,是為了自己而寫,也因為這樣,獲得一些欣賞我的作品,而來關注我平台的粉絲。

數位與傳統/請聊聊傳統相機與數位相機的差別?

許傑觀察,因科技進步,攝影師的入門標準隨著器材取用的便利性開始解放,很多時候觀者同步拿起單眼相機就能變成攝影師,加上網紅時代興起,手機畫面只要一套上濾鏡,擺個美美的姿勢就能獲得破千讚數,許傑對此現象一開始感到費解!但嘗試調整心態後,反向觀察網美拍的東西,獲得了一些以前在求學期間沒有學習到的新觀點。

「因為一開始學攝影的東西是死的,比較呆板的,有時候拍照會拍進一個盲點,現在覺得有IG網紅的存在,反而激發了我的想像空間。我會看他們怎麼拍,然後想著要比他們拍得更好。」

許傑笑著說:「我是一個會為了拍出一張好照片,在原地等待光線的人,像身邊有一些攝影師朋友都已經換很好的相機了,但是他們卻不願意等待光線,完全倚靠後製去調出顏色,有時甚至能換來更高的讚數,原本心裡多會不平衡,不過後來想說算了,因為我還是想堅持我自己的道路,這就是我的特色!」

另外許傑提到,幾前年有一陣子很流行LOMO相機,於是又跳坑回去玩。「底片相機好玩的地方就是,因為它沒有辦法即時預覽,所以你對洗出來的照片會有所期待,但因為成本太高,後來又放棄,好險沒有繼續留著,不然那個坑可能會燒更大(笑)。」

延續人文精神/現在最想要做的事?

現在許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一些台灣即將消失的人文風景、傳統產業用攝影搭配文字的方式留存下來。如果是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照片,那它就可以一直以相片的方式流傳下去,相對於漂亮的風景照,這樣的照片更有紀念價值。

如此專注走在自己道途的許傑,不斷的堅持自己身為攝影師該有的原則,持續下去總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風格的道路。從傳統跨越到數位時代,許傑持續走在落實初衷的路徑上,不論以攝影形式,或是人生態度刻鑿屬於自己的職人精神,都希望這樣的能量,能為社會帶進更多正面的影響力。

本文轉載自《日日好日》,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