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徵用民船演習武統 專家曝真實企圖:國軍可用「沉默的艦隊」嚇阻

兩岸軍事

共軍最近徵用1.6萬噸民間滾裝船進行「對台登陸演習」,每艘船可搭載2千軍人、6百裝甲車及6千噸軍事物資,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國內軍事專家林穎佑分析,民船投入首波搶灘作戰的機率較低,研判共軍此舉意在檢驗「軍民融合」成效;而我軍則可善用既有潛艦,再加上將來國造潛艦成軍,將可組成「沉默的艦隊」,嚇阻共軍不敢冒進。

一艘民船可載2千軍人、6百裝甲車,林穎佑:檢驗軍民融合成效

中共官媒央視指出,共軍最近徵用渤海輪渡集團一艘1.6萬噸的「渤海珍珠號」滾裝船,與駐紮在福建廈門的73集團軍兩棲作戰旅,共同進行「對台登陸演習」,演練民船裝載自行火炮、兩棲裝甲車和軍車等,實行兩棲登陸作戰。

對此情勢,國內知名軍事專家、中山大學亞太事務英語碩士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林穎佑分析,此次演習主要應是演練共軍與地方政府、民間組織的「軍地協同」、「軍民融合」,檢視自身「寓軍於民、民軍合力、平戰結合」的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據悉,渤海輪渡集團的「珠」字級滾裝船,每艘載重為3.5萬噸,可搭載2,400名軍事人員、672輛裝甲車輛、6千噸作戰物資,且均採「軍規」設計,船體構造使用高強度材質,並有完善通信指揮系統與預留戰時醫療救護場所等設施,可在短時間內支援軍事用途。

首波搶灘恐成砲灰,2時機點最可能上場

儘管如此,滾裝船是否真能用在武統登陸作戰,林穎佑對此打上問號。他說,若定義登陸作戰是首波搶灘攻勢,則派上用場的機會不大,而會是075、071等兩棲攻擊艦、綜合登陸艦為主,它們可搭載大型氣墊船、兩棲戰車、攻擊直升機,在多數灘岸都能執行立體登陸作戰。

反觀滾裝船依然要透過港口裝卸,所以一旦共軍選定的搶灘地點不是港口,而是沙灘、礁岸等天然地形,滾裝船便無用武之處;再者,滾裝船防禦能力薄弱,在尚未完全掃除周遭威脅的首波搶灘攻勢中,恐怕凶多吉少。

因此,對於滾裝船實際能派上用場的情境,林穎佑指出有2個時機點:第一是當共軍已經完成首波搶灘攻勢,週邊威脅均悉數掃除,搭起一個堅固的灘頭堡之後,民船才能放心上場;第二是早在發起對台作戰之前,透過民船來進行軍人與裝備的運補,但此時就只是單純的領海內運補任務,不算兩棲登陸作戰。

善用「沉默的艦隊」,共軍不敢輕舉妄動

面對共軍秣馬厲兵準備武統台灣,甚至連民間船隻都用上,林穎佑表示,就算是最壞打算共軍已建立灘頭堡,但若善用國軍既有潛艦,加上未來國造潛艦成軍,在台灣週邊海域組成「沉默的艦隊」,共軍礙於潛艦威脅,就不敢貿然用民船進行輸送任務,「尤其民間船隻的『損害管制』不像正規軍那麼好,一旦受到攻擊,損失就會非常大。」

軍事專家林穎佑表示,國軍可透過潛艦組成「沉默的艦隊」,就算最壞打算共軍已成功登陸,仍能予以有效嚇阻。(圖片來源/信傳媒資料庫)

林穎佑進一步指出,所謂「沉默的艦隊」,指的是潛艦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嚇阻,只要共軍不知我方潛艦行蹤,他們就必須假定潛艦就在周遭,那麼在採取任何軍事行動之前,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偵搜水下情況,這樣就能達到阻滯共軍的效果。

憂共軍以民船發動奇襲,國軍早已深入研究

或許外界感到很新奇,共軍會徵用民船演練兩棲登陸作戰;但事實上,國軍對此早有預判。海軍司令部詹仁吉少校早在2019年8月間,即已針對共軍徵用滾裝船進行「作戰研究」,但與學者專家不同的是,軍方想定民船是以「魚目混珠」方式突襲奪取港口。

詹仁吉研究指出,中共的北、東、南部戰區依國防要求建造各式滾裝船,平時由民間企業經營,一旦戰事需要,便能轉換成具有極高軍事運輸潛能之輸具,其目的應在隱匿本身軍事行動企圖,以達奇襲之效果,對國軍早期預警構成一大警訊。

詹仁吉建議,國軍應於平時建立中共船舶資料庫,以及持恆加強船舶辨識能力訓練,並透過國際合作及自行籌購偵搜設備,加強早期獲取情資、建立預警模式;同時強化港防兵力部署、設置港口及水際阻絕設施、建構適量質精快反力量,對猝然進犯之中共滾裝船,能在渡海階段予以痛擊,以防敵奇襲與快速突擊登陸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