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必修課》蘋果發表新機受矚目 鋼鐵、金融、電動車為操作首選

股市投資

疫情惡化與聯準會縮表等利空頻傳,國際股市自7月開始走弱,當月有超過半數之國際指數收跌。台股7月下跌2.9%,表現居國際股市中後段。進入8月以來,傳產股仍未止穩,但電子加入轉弱行列,加權指數一度大跌5.8%,但最終因外資回流而推升指數,8月逆勢上漲1.2%。

疲弱的電子股逐漸否極泰來,蘋果新機發表有望助攻

進入9月以來,美股類股多數收跌,四大類股呈現股全面下跌的弱格局,國際股市則是漲跌互見,台股9月初迄今(截至9月10日)下跌0.1%,僅約3分之1上市類股收漲。8月領漲的航運股轉弱,九月初迄今下跌4.9%,觀光、生技、造紙、塑膠、食品等類股亦是弱勢族群。

先前疲弱的電子股似有否極泰來的態勢,月初迄今上漲0.5%,其中又以權值股半導體類股表現最佳,上漲1.5%,此為正向訊號。Apple即將於9月14日發表iPhone等新產品,相關供應鏈應有表現。

展望未來,疫情仍是關注焦點。截至上週(截至9月10日)為止,全球累計2.25億人染疫,463萬人死亡,死亡率2.1%。目前疫苗對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保護力不足,加上民族性與衛生習慣影響,歐美國家疫情未見緩解。

亞洲部份,由於疫苗覆蓋率偏低,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與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升溫。東南亞為傳產與電子代工生產重鎮,疫情惡化將使得全球供應鏈更趨緊張,台灣的紡織與製鞋產業受影響最為明顯。

外資買超以非電子居多,電子股集中在半導體

台灣本土疫情自5月中旬爆發以來,單日確診人數最高來到535例,但實施三級警戒措施後,疫情開始回穩,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下旬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8月12日以來每日病例已降至個位數。國內餐飲、住宿與零售業受疫情打擊最深,國內逐漸解封,加上五倍券將於10月推出,內需產業有望逐漸好轉。

籌碼方面的關注焦點,2021年外資持續賣超台股,第一季與第二季各賣超上市股票3441、528億元。第三季7月與8月外資各賣超1221、80億元,9月外資開始翻多,月初迄今買超719億元。

以下為外資9月買超張數居前個股,依序為中鋼、聯電、台積電、群創、華南金、國泰金、新光金、中信金、台泥、第一金、永豐金、旺宏、陽明、王道銀行、兆豐金、英業達、京元電子、華邦電、中壽、欣興。

由前述個股可看出,9月外資買超居前個股以非電子居多,共計12檔,電子股8檔。電子股買超集中在半導體製造相關類股,聯電與台積電分居第二、三名,而非過往市場寵兒IC設計,背後原因在於台積電調高代工價格,製造相關有望受惠,但IC設計可能受害。非電子股買超集中於金融股,共買超華南金等9檔金融股,中鋼、台泥與陽明為買超較多的傳產股。

鋼鐵、金融、電動車為近期操作首選

成交量為另一關注焦點。2021年初以來,航運股利多不斷,吸引大量當沖資金,該類股價量齊揚,進而推升大盤成交量,7月上市日均量高達5628億元,居次的五月日均量亦有5244億元。證交所八月底祭出當沖警示新制後,量能逐漸降溫,九月日均量下滑至3307億元,9月9日至9月10日兩日的成交量更低於3000億元。量能下滑固然不利於指數大漲,但降低投機氛圍,回歸至基本面,對台股亦是正向。

產業方面,年初迄今以航運與鋼鐵等傳產股表現最佳,主要反應基本面強健之利多。電子股上半年營運成績不俗,但因比較基期墊高,盈餘成長力道恐不如2020年,股價漲幅相對落後,與2020年大相逕庭。

目前國內外財報空窗期,市場關注Apple於9月中旬所發表的新款手機,供應鏈拉貨力道將逐漸升溫,動能可延續至11月上旬,下半年營收也將呈現逐季成長的態勢,可留意半導體、PA與PCB族群。傳產方面,鋼鐵、金融與電動車為近期操作首選,水泥、紡織與塑膠等展望良好的族群亦可一併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