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檢疫措施能防Delta擴散?台大公衛教授:「三管齊下」再加環狀疫苗接種

新冠疫情

新冠變種病毒Delta持續在全球蔓延,而Delta變異株造成長榮機師、新北幼兒園群聚案,也讓各界關心指揮中心是否會加嚴邊境管制防堵病毒。

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15日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台灣目前的邊境管理相對各國已算嚴格,若能確實執行就可以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範圍,但若有證據顯示潛伏期更長才會再考慮加嚴。

「當Delta病毒一進到社區,社區偵測就很重要了!第一,因為Delta病毒傳播快,第二,他會造成醫療的負擔,所以社區偵測很重要,同時針對疫情爆發點的處理方式也很重要。」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金傳春指出。

究竟目前國內的檢疫篩查措施是否已到位?還有哪些改善空間?

Delta進入社區》「三管齊下」才有機會阻絕病毒

金傳春表示,目前新北市社區監測做得很好,「他們有去做機動篩檢,這比5月之前做得好。」

她解釋機動篩檢的重要性,「第一,因為有些人打了疫苗仍會得到Delta病毒感染,對於那些會跟很多人接觸的職業,這些職業可以定期篩檢,也可以彌補被動偵測的不足。第二,單單病毒檢測是不夠的,應該要三管齊下,臨床偵測、病毒偵測以及抗體血清偵測三個都要做。」

針對三管齊下的檢疫篩查,金傳春進一步指出,「臨床偵測應該用新冠病毒的症候群偵測,這在台北市還有醫療院所偵測,以及校園傳染病症候群偵測,所以台北市還多了另外兩道防火牆。」

她表示,從2004年開始全國急診都有做門診呼吸道症候群偵測,不過台北市還有基層診所和區域醫院配搭,「偵測超過預期2-3天的時候,我們的機動防疫隊就要去採檢,並且做病毒偵測。」

感染源不明處就應做血清抗體檢驗

不過金傳春也提到,目前的檢疫篩查措施有一個缺點,「我們認為病毒偵測陰性後就沒有危險性了,但有些人可能是不同時間進來的,我覺得病毒偵測率高、陽性率高的地方,應該要做血清抗體偵測。」

而三管齊下、多層次篩查的第二個層次,金傳春表示應是立即給疫苗,「我們現在已經有outbreak(爆發)流行的地方了,這在國外來說都應該是馬上給疫苗,尤其是人口密度高、流動率大的地方,像板橋等等地方。」她也提到,目前莫德納遲遲不到貨,且目前已經看到莫德納不管打一劑或兩劑都有突破性感染,「還要把(第二劑)接種時間拉長,到後面問題更大,而且現在還不去打高危險群問題更多。」

問到目前的匡列是否不夠嚴謹?

金傳春表示,「現在的匡列是按照他的疫調,但對方少說一句話你就不知道了,過去像那些茶藝館、八大行業等,他不見得會告訴你所有去過的地方,不是說匡列有問題,而是你得到的資料是對方告訴你的資料,可能會有回憶誤差。」

金傳春也強調,對於像是感染源不清楚的地方,就應該要進行血清抗體檢驗,「只要有覺得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做抗體,因為感染一定有抗體,你說病毒陰性有可能在潛伏期就會判斷錯誤,也有可能感染很久所以病毒量很少,或是檢測試劑的靈敏度不夠會誤判,為了不要誤判一定要地毯式的了解。」

新冠疫苗應像天花做「環狀疫苗接種」

不過金傳春提到,這次台灣Delta病毒目前看起來並沒有像國外傳播這麼快,「表示我們戴口罩、酒精、洗手都還是有達到阻絕的效果,但我們的疫苗沒有到位,這個是非常大的問題,政府一定要找專家來討論流行地區疫苗怎麼分配。現在所有講的疫苗策略都是還沒有重大流行,但有流行地區就要另外考慮。」

金傳春強調,許多專家學者都跟她想法類似,「我是建議指揮中心找所有當初2003年SARS,或是現在在COVID-19防疫有經驗的專家學者,針對Delta病毒防疫開一個全國會議,不要只有1、2個人做決定,這樣太危險了。」

她舉例,過去像國外天花在大流行的時候,傳染率、致死率相當高,「但天花疫苗就會用ring vaccination(環狀疫苗接種,註:通過最有可能被感染的人接種疫苗,來抑制疾病傳播)。」

專家指出,新冠疫苗應像天花流行時一樣進行「環狀疫苗接種」。(攝影/趙世勳)

金傳春感嘆,以前寫文章投書後政府馬上就去調整改善,「現在文章寫半天政府都不去做,像sequence(序列)是哪一個病毒,應該馬上用牛津大學研發出來的奈米孔定序,那個可以定序又可以定量,兩個數據都得到,我不知道政府是不是太忙著開記者會而沒時間去看這些國內外的文獻。」

最後她也提到,「今天防疫最重要的是防可能的漏球,不能讓每個地方都有20%的漏球,這樣下來就會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