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領導民進黨? 除了「侯友宜障礙」還有「郭台銘障礙」

政治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朱立倫二度接掌黨權,人事布局一新耳目,約略可以看出他想帶領國民黨走回主流民意路線的意志,因為想贏就不會走極端路線。對比民進黨,蔡英文總統身兼黨主席,在進入第二任期後,黨內派系開始針對政策強力表態,也為選舉遊戲規則錙銖必較,在「後小英時代」派系競爭互不相讓,看不出小英有在「領導」民進黨。

蔡英文想的,跟民進黨想的不一樣

台灣這兩大黨黨主席一守一攻,心境大不相同。朱立倫必須攻的理由很容易理解,但蔡英文想守的心思卻很複雜。

蔡英文最想要的是「安全下莊」,如果能再多個美日共保台灣,或加入CPTPP之類的「國際牌」功勳,那她的歷史定位就很可以交代了。不過,站在政黨發展的立場,還有執政、選舉、培養政治人才的需求,蔡英文的「小我」顯然無法滿足民進黨的期待。

偏偏圍在小英身邊、要幫她完成總統歷史定位的人,多是專業文官或外部專家學者,都不是民進黨人。他們對小英個人效忠、為她盤算,但是對民進黨沒有感情。

「後小英時代」英系衝撞,代價而沽

而另外有一群幫小英打江山、穩固政權、分配資源的英系幕僚和立委,隨著小英在任時間一點一滴消逝,也開始為自己未來的政治出路感到焦慮,而有一些「壯大英派」的行為,像是對五倍券、高鐵宜蘭設站等政策,結合正國會一起行動,用力表態、翻轉政策,愈來愈有自己的主張,而不像從前只是「護航」。

這種英系帶頭「造反」的特殊現象,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弱領導」的模式下,今後只會更多,不會變少。民進黨內人士分析,英系對於「後小英時代」的危機感愈重,愈會帶頭衝撞體制,「只有天下大亂,英系才好待價而沽!」

沒有比蘇貞昌更能「擋子彈」的閣揆了

在蘇貞昌續任閣揆與否這件事上,英系的態度明顯跟小英不一樣。英系認為蘇貞昌行事霸道,權越總統,人事一把抓,也認為內閣應該世代交替,給青壯菁英歷練機會。但更換閣揆是小英的權力,小英想穩穩安度任期,又沒有比蘇貞昌更能「擋子彈」的閣揆繼任人選,在她身邊的非民進黨人士也不贊成沒事換閣揆,平添政局混亂風險。

執政初期,小英常因政策挨罵,承受雙首長制的後座力。當她感到委屈時,也會在民進黨中常會上以「黨主席」身分發飆,明明參加開會的大多數不是內閣官員,她「所罵非人」,但大家都理解她有發洩情緒的需求,只能包容。

「蔡蘇共治」是她的安全氣囊

連任之後,小英沒了後顧之憂,她和蘇貞昌的關係又有新發展,因為蘇貞昌鎮得住來自黨內外的各種政治壓力,「蔡蘇共治」成為她的安全氣囊。要不要換蘇貞昌,不必看民調、看公投結果,也不必考慮民進黨世代交替,只看小英的心情。

黨內有識之士抱怨小英沒有為民進黨培養未來的執政人才,也沒有盡力排除她第一任改革遇到的障礙,說那些她之前強調對台灣長遠發展很重要的改革,不是改一半、就是沒下文,感覺台灣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她也無所謂,「反正她就是命好、八字好,選舉危急中共會幫忙,台灣危險美日也會幫忙!」

沒有蔡英文的英系,還會是民進黨重要派系?

小英無心深耕民進黨,最焦慮的應該是多數是青壯年的英系成員,他們無處施力,也沒有舞台,如果沒抓準時機跳船、自謀生路,像「口譯哥」趙怡翔一樣去投靠湧言會,就必須想辦法壯大英系,讓沒有蔡英文的英系還能成為民進黨的重要派系。

以前小英基金會、小英之友會在蔡英文選舉時扮演重要角色,前者是政策智囊團,後者是各地組織動員部隊。但小英連任後不會再選了,英系要角也將這些選舉相關組織慢慢轉型為「2050教育基金會」,國策顧問黃承國擔任董事長,董監事名單涵蓋綠營黨公職、組織大將、挺英企業人士與學者。近期,英系也開始拉攏表現優秀的立委,更與正國會結盟針對議題一起行動,對2022地方選舉有想法,也反對大新竹合併升格。英系積極轉型走自己的路,和小英連結的臍帶自然慢慢脫落。

除了「侯友宜障礙」,還有「郭台銘障礙」

不過,最讓外界感到困惑的是,現在是誰在「領導」民進黨?英系的態度不一定是小英的態度;黨秘書長林錫耀的意見,也不一定是黨主席的意見;閣揆蘇貞昌的人事和政策,也不一定是總統想要的,在沒有強大外敵威脅時,民進黨內部矛盾得一塌糊塗。是總統兼任黨主席的蔡英文在領導民進黨?但她連自己的英系都管不了。

在朱立倫重掌國民黨權、回歸主流民意之後,為了2024勝選,必定會推出最強候選人。如果朱立倫衡酌自己沒有勝算,屆時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不是侯友宜,就是郭台銘了。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都認為,屆時如果郭台銘聲勢最強,柯文哲也可能挺「疫苗代言人」。因此,對民進黨而言,2024除了有「侯友宜障礙」,還有「郭台銘障礙」。

民進黨原地打轉,國民黨已經邁步向前,雖然差距仍大,但不論是2022還是2024,民進黨都不可能再躺著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