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成本降低 快速轉型能省26兆美元

再生能源

本文作者為:非營利環境組織「洛磯山研究所」(RMI)執行長科騰赫斯特(Jules Kortenhorst),他創辦了歐洲最大環團「歐洲氣候基金會」(European Climate Foundation),投入環境倡議前,他曾於石油巨擘「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任職數十年。

數十年來,我們洛磯山研究所(RMI)一直認為,向乾淨能源轉型的成本,將比政府、公司及許多分析師預估得更低,轉型速度也更快。近幾年此一觀點已獲充分證明:再生能源降低成本的速度快於預期,同時,其應用速度也比預估得更快,因此進一步減少了成本。

多虧此一良性循環,再生能源獲得突破。如今,兩個權威研究機構的最新分析進一步表明,快速邁向乾淨能源轉型,是一條成本最低的進步之路。

再生能源革新速度超乎預期

決策者、商界大佬及金融機構必須積極考慮再生能源發展的光明前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即將於格拉斯哥(Glasgow)召開,世界領袖必須意識到,落實《巴黎氣候協議》1.5° C氣溫控制目標不是做出犧牲,而是把握機會。COP26的談判議程必須重新規劃,少談分攤負擔,多關注如何利用有利可圖且更便宜的乾淨能源。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衝擊全球,因此盡快向乾淨能源轉型,將成我們未來最安全的一條路。如果無法完成這一歷史任務,那麼數兆美元不僅將付諸東流,還可能使我們的文明陷入氣候變遷帶來的危險和災難之中。

數十年來,分析師何以持續低估再生能源成本降低及應用的速度,外界只能揣測。但其結果顯而易見:不準確的預測,使我們耗費數兆美元投資不僅昂貴,且對人類社會、地球動植物有害的能源基礎建設。

我們可能只剩最後一次機會,彌補過去數十年錯失的良機。現行能源體系正在摧殘我們自己,我們要不繼續在它身上浪擲數兆美元,要不立刻轉向更便宜、乾淨、進步的能源方案。

再生能源發展呈現指數成長

多項最新研究說明了乾淨能源轉型能如何運作。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的報告《可再生之春》(The Renewable Spring中,第一作者邦德(Kingsmill Bond表明,再生能源呈現出與過去科技革命相同的指數成長曲線,並遵循可預測且容易理解的模式

因此,邦德指出,能源轉型將繼續吸引資本,建立自己的動能。我們可以也應該支持這一過程,以確保其盡快進行。希望推動改革的決策者必須打造一個有利資本流動的環境,而邦德明確列出一系列步驟。

研究過去的能源革命,我們能看到幾項重要發現。首先,破壞式創新技術(technological disruptions)會吸引資本,而資本傾向流向與技術革命相關,具有成長潛力和機會的領域。因此,一旦一套新技術超越了構思階段,資本便俯拾即是。其次,金融市場推動改革;隨著資本流動,金融市場將新資本分配給正在成長的產業、撤出正在衰退的產業,以此加快改革進程。

目前市場信號顯示,在可預測的能源轉型中,我們正處於第一階段──新能源產業表現亮眼,而化石燃料產業的評等正在下降。這正是明智的決策者能介入的契機,建立必要制度框架加快能源轉型,打造地方乾淨能源供應鏈,產出經濟效益。正如IRENA在報告中強調的市場趨勢,轉型已正在進行。

乾淨能源能省下26兆美元

牛津大學馬丁學院「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ET)最近一項分析進一步證實IRENA的發現。INET分析表示,快速轉型為乾淨能源,不僅能節省數兆美元,還有助《巴黎氣候協議》1.5°C的溫度目標。相形之下,緩慢轉型的支出較高不說,自然災害、生活條件惡化還會導致更高的氣候成本,而這些原本都是能避免的。

多虧指數成長的力量,加速發展再生能源完全有可能實現。INET發現,若未來十年太陽能、風能、電池和氫電解(hydrogen electrolyzers)的應用發展能保持指數成長,那麼全球將在25年內達到發電淨零排放。

在對INET報告的報導中,《彭博社》指出和繼續發展現行能源系統比起來,快速轉型為乾淨能源「保守估計」將能省下26兆美元。畢竟,我們建造愈多太陽能和風能發電設施,這些技術降低的成本幅度就愈大。

化石燃料產業為自利阻礙轉型

此外,國際環境NGO「350.org」的麥奇班(Bill McKibben)回應INET研究時指出化石燃料的成本不會下降,而技術學習曲線(technological learning curve )為石油和天然氣帶來的任何優勢,都會遭全球易取得之能源礦藏已遭開採殆盡這項事實抵銷。因此,麥奇班警告,正因太陽能、風能可為消費者省錢,化石燃料產業才會試圖減緩轉型,以減少自身損失。

我們決不能再拖延。COP26即將到來,各國領袖必須明白,我們現已能運用更乾淨便宜的能源,而實現1.5°C的溫度控制目標並不是做出犧牲,而是把握機會。如果我們現在展開行動,將能節省數兆美元,並避免氣候災難降臨在我們後代子孫身上。

© Project Syndicate

註:本文之中文翻譯由Project Syndicate提供,再經《信傳媒》洪培英校稿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