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織布 開展與自身、與土地的對話

地方人文

學甲市區的小工作室,10 位「現代織女」專注地將植物纖維捻線、編織。先生上班、孩子上學後的短暫白日,是她們做回自己,專注喜愛事物的時光。在這座曾經的臺灣紡織重鎮,她們選擇更貼近土地的創作素材,包括玉米葉、棉花、絲瓜絡,近期更著手復育曾在學甲土地上搖曳的黃麻。藉由創作過程,與自身、與彼此、與土地對話。

外婆故事裡的黃麻年代

1950、60 年代,學甲區大灣里的農田裡種滿翠綠的黃麻,那是學甲的重要經濟作物,能製成耐用的麻繩、麻布袋。但取得黃麻纖維的過程費工,得先「抽麻」取得黃麻皮,再「刮麻」留下能用於編織的纖維;或進一步「漚麻」,將黃麻皮浸水發酵,洗除外皮結構與膠質,取得更高品質的精洗麻,最終曬乾製線。

玉米葉編織墊,延長了農業剩餘物的生命。

這浩大工程得動員全庄頭之力,每年夏天的黃麻採收季節,各個農家換工互助,田間、溪畔頓時比過年還熱鬧,也促成不少良緣佳話。家戶間雖無金錢對價,卻能帶回去皮後的黃麻心、黃麻葉。剖半的黃麻心比木片柔軟,是舒適的另類廁紙。黃麻嫩葉處理後能烹煮降火、助排便的「麻薏粥」。學甲女兒陳怡君出生時,這些場景已成為她大灣外婆講古的往事。隨著石化工業興起,塑膠繩、尼龍袋迅速取代黃麻製品,黃麻田改種硬質玉米,黃麻編織手藝也隨耆老的記憶模糊。長於農村的陳怡君,對成長環境中許多可再利用的農業、工業廢棄物束手無策,無助感促使她投入園藝與花藝,入行後卻陷入為低價競爭,製造更多垃圾的窘境。婚後她離職回到學甲,重新省思環境與人的關係。

織女們的工作室兼心靈相談所

孩子出生後 8 個月,陳怡君想在學甲找兼職工作,面試過早餐店、五金行等服務業門市人員,卻發現許多雇主對勞工的「媽媽」角色有許多標籤與排斥,這讓她對農村議題有了更深層的思考。

陳怡君在學甲大灣里復育黃麻,希望透過耆老訪談、老手藝工作坊找回被遺忘的學甲產業記憶。

陳怡君表示,雇主常將媽媽們認定為不夠穩定的勞動力,農村婦女在家庭壓力與就業條件限制下,則較難找到符合興趣或有發展性的工作。她想起學甲曾是臺灣紡織業加工出口重鎮,雖後來產業西進,但當地人對紡織產業都不陌生,於是前年成立「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召募有手工藝基礎的婦女,聘請專業師資培訓技能,提供彈性工時及代工項目,支持婦女自立。

通過召募的 10 位婦女,均齡 29 到 35 歲,除了 2 位學甲人,其餘來自鹽水、善化等周邊鄉鎮,也有從臺南市區遠道而來。她們大都在婚後離開原本的職場,部分從事保險等工時彈性、能兼顧家庭的行業,更多成為全職主婦。

「先生會跟她們說,妳專心顧小孩就好。」陳怡君從媽媽們的閒聊中發現,全職主婦有其幸福,但向先生拿家用時面對的臉色,和同住公婆的摩擦,與社會脫節的隱憂都成為說不出口的苦悶。巧婦工作室無形中成為她們傾訴心事、理解彼此、給予建言的心靈相談所,也讓這一雙雙擅長裁縫、勾針等手工藝的巧手,有了被看見的平台。

向大地取材

選擇織布素材時,曾在雲林工作的陳怡君想起當地毛巾工廠製程中產出的大量廢棉絮。她與夥伴定期往返雲林,載回原本要被送進焚化爐的棉絮,在纖維藝術家指導下去除雜質,加入長、短纖維手工捻線、染色,再藉巧手編織重獲新生。

陳怡君與大灣社區希望記錄耆老的黃麻記憶。

去年,工作室將學甲經濟作物的下腳料納入創作素材,開發小麥梗吸管、絲瓜絡杯墊、玉米葉蒲團等產品。取自大地的材料,從整理、保存、取纖到編織都格外費工,光是一個鳳梨纖維零錢包就使用十片鳳梨葉,這也是再生素材產品價格較高昂的原因。

「巧婦」以接案概念論件計酬,成品定價由全員共同決定。陳怡君坦言,作品在學甲較難找到市場,得從都會區或網路平台開拓客源。收入還不穩定,但最珍貴的,是看見夥伴共同成長、為喜愛事物付出時的自信笑容。

黃麻汁液染出的莫蘭迪色調。

找回消失中的黃麻身影

眼見人與黃麻的故事隨耆老凋零而消散,目前身兼園藝治療師的陳怡君申請臺南市的社造計畫,與巧婦工作室、社區發展協會多方協力,在大灣里復育 1000 棵黃麻。社區負責培育和採收,由巧婦製作、開發兼具環保與實用性的黃麻產品,並邀請當地長輩傳承剝麻、編麻手藝。

今年 8 月,巧婦工作室與大灣社區舉辦黃麻採收體驗,大家在雨中抽麻、打麻繩,依稀再現往昔黃麻時節的互助共好。陳怡君與巧婦希望記錄長輩的黃麻故事,社區則找出串接遊程、食宿、師資的自主營運模式,讓黃麻在人們的生活與記憶中永續生存。

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

相關資訊請搜尋 「巧婦織布工藝工作室」

本文轉載自《美印臺南》。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美印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