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新北城市風采 二百年建築足跡

地方建築

書摘授權:木馬文化

文章.照片提供/新北市建築師公會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

2009 年成立,迄今已有上千位建築師會員,是新北市執業建築師的大家庭。積極配合新北市政府辦理各項建築相關業務,並提供各項專業訓練、法令傳播,更為社會大眾提供各項專業服務及公益活動,如社區建築師派往各地方駐點、舉辦新北建築師青少年營隊、新北市海岸淨灘活動等。公會人才濟濟,隨時可為各界服務,是一活潑進取,熱情正向的專門職業團體。

近年來,新北市多了許許多多特色建築,像是新板特區與新莊副都心的開發、整治五股垃圾山等,徹底翻轉了人們對新北市景的刻板印象。透過市容與建築的重建,結合現代設計與城市願景,造就更豐富美麗的新北市。

新北市的建築,以不同形式擁抱世界之美,在新北市府團隊提出的六大願景「新住民、新領導、新趨勢、新美學、新創生及新連結」下,幾乎都與城市發展連結在一起,並持續推動「簡政便民」,期盼改變公務體系的傳統思維,提升行政效率,給予本市建築更為活潑、更有創意,創造嶄新的新北風格。以下介紹三個新北特色建築,讓市民們看看本市亮眼的城市風采。

外柔內剛的古羅馬競技精神

輔仁大學中美堂

徐明松 文/圖

天主教輔仁大學是一所天主教大學,1925 年建校於北京,由本篤會、聖言會依次主辦,1952 年一度停辦後,1961 年於台北復校,改由聖言會、耶穌會與中國聖職單位合辦。林慎白(Friedrich Linzenbach)神父擔任校園規劃的總建築師,協助輔仁大學在台復校的興建事宜。該建築設計應由林慎白神父主導,陳濯、李實鐸、沈大魁、趙楓等四位台灣建築師提供專業諮詢與簽證,再由殷之浩的大陸工程施作而成。

「本校體育館,承襲古羅馬城形式之建築物。據說是依據一位義大利神父依羅馬城的軌跡設計出圓形的建築藍圖而建築,象徵著古羅馬競技精神。中美堂共有70 枝弧形樑柱支撐著,每枝樑柱重約4 噸,樑上再加瓦片,整個中美堂上覆蓋約400 噸重的重量,平均分散到圓形建築各處,為當時世界上僅有之第三、第四座無直樑支撐的建築物,造價極高,約需美金30 萬元。」

今天回頭看中美堂仍顯巍峨有力,自然是因為略帶象徵古羅馬競技場或戰士頭盔的骨架所形成的力學之美,但外牆覆以粗石砌貼片與八角形的水泥花隔磚,又有種天主教崇尚的素樸之美,形成一種張力——一種古羅馬的巨大驕奢與天主教「貧窮」之間的張力,達到內剛外柔的空間效果。

建築設計:利群建築師事務所

建 築 師:林慎白

座落地點: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 號

層樓高度:2 層

完工時間:1969 年

四季盎然的藍帶綠廊

中港大排

黃孟偉建築師事務所 文/圖

中港大排原是一條遇到大雨便極易氾濫的溝渠,且周遭的都市生活廢水也多直接排入溝中,使其成為新莊地區環境髒亂的主要來源。

願景館,中港大排廣場入口河廊景觀

本計畫的工程整治範圍由上游自立街起,至下游貴子坑溪匯流處止,主流長約2.3 公里;以河川整治為出發點,同時兼具環境美化的目標。

在設計時,於原渠道兩側設置排水箱涵,將生活廢水導入收集並引流到末端處理,再將部分的水抽回、重新放流。在洪水氾濫時,可作為排洪河道使用,平時則將剩餘的河道空間還給市民用於休閒。設置於河廊中的所有設施,都必須耐河水衝擊,並低於50 公分以下,避免影響河道的排洪功能。

昌中橋
自信橋河廊


中港大排還有許多設計巧思與理念:

一、本計畫以重現原中港大排河岸風貌為設計主軸,並依各廣場綠地的區位條件及角色定位,進行不同的設計與解說。

二、全區河岸空間的規劃設計,動線安排必須能串連各個廣場空間,並加以整合現有的基地條件。

河廊景觀

三、希望創造永續生態可居性、在地文化、與觀光招商三贏的動能平台,造就整體延伸(帶狀公園)休憩、(新綠帶)都市、(都會生態遊憩教育)景觀的整合性目的。

四、規劃主軸以河廊內外上下部串連為主,以輕盈、通透、明亮為調性呈現五座既有橋樑,並細設以新莊文化元素與植物仿生為裝飾(並可融入歷史文化主題),讓漫步本區的市民、遊客可以體會各區段與橋樑間的關聯與同質性,透過植栽景觀長廊觀察變化有序的四季盎然。

願景公園地標塔

五、於整治河廊中段擴大河道,形成凹灣碼頭,並結合公園用地設置願景館,於其底部留設半戶外休憩空間及廁所,使其成為這條藍帶綠廊的活動新節點。

建築設計:黃孟偉建築師事務所

建 築 師:黃孟偉

座落地點: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

層數高度:願景館地上2 層

完工時間:2012 年1 月

不只運動, 更是市民相聚的好所在

中和國民運動中心

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文/圖

每當面對全新的項目,我們總是企圖全面理解、分析、進而批判或檢視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建築類型,並透過對歷史、案例的研究,試著重新定義或挑戰其建築類型的構成及意涵。本案進行的過程中,我們大量分析閱讀了許多運動中心的案例,試圖打造富有公共性的「城市客廳」,進而縫合基地與社區的分裂(雙向80 公尺快速道路阻隔社區與基地),進而連結也拉近市民與運動中心的距離。

在空間創意上,我們在1 樓入口處打造了全台灣最大的「城市客廳」:長60 公尺、寬12 公尺、高8 公尺的開放空間。在此,運動中心除了承載自身的功能以外,同時還可以是社區中心、教育中心、演唱會場地及其它社會參與的公眾場域。居民可以輕鬆地閱讀報紙、下棋休憩,學生也可以溫習功課、討論學習,週末時更可以舉辦親子活動,促進社區情誼。

挑高寬敞的城市客廳
收納場景的帷幕立面

錦和運動公園雖然幅員廣大,但實際上賦予興建的可建範圍卻不甚寬裕。我們以定性定量的方式,將所有的空間模擬成數個實際大小的空間立方體,並進行拆解組合、模具分割及樓層分配,試圖降低龐大的量體,並減少建築對都市造成的影響。我們將性質較雷同的運動空間聚集在一個挑高2 層的「城市客廳」內,結合大跨距的鋼構系統,收納了兩座寬度不同的羽球場(3樓)及籃球場(4 樓)。

景觀廣場的入口動線

不僅如此,我們進一步結合永續節能的綠化屋頂,透過淺層植披阻擋太陽直射,降低室內空調的負荷。我們試圖找尋所有空間、結構、材料的的共同因子,從最宏觀的建築幾何到最細微的扶手欄杆,皆以「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原則進行全面性整合。我們執著於將結構、機電、空調、室內裝修等建築元素化於無形,藝術油然而生。

建築設計: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建 築 師:曾永信

座落地點:新北市中和區錦和路350 之1、2 號

層數高度:地下2 層、地上4 層

完工時間:2014 年12 月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