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研發鼻噴疫苗動物實驗效果佳!「這點」強過肌肉注射疫苗有望減少突破性感染

新冠疫苗

台灣疫苗研發有新進展!台大醫院23日公布這個好消息,台大醫院研究團隊研發專利疫苗佐劑,並製作出Delte病毒株RBD三聚體做為抗原,投入鼻噴疫苗研發,經過動物試驗有初步成果,鼻噴疫苗可於上呼吸道產生肌肉注射所沒有的IgA抗體,有望減少突破性感染。

鼻噴式疫苗能在上呼吸道產生抗體,有望減少突破性感染

台大醫院23日舉辦第2代COVID-19疫苗開發新佐劑、新抗原、新投予途徑、中和抗體快速檢測記者會,說明最新研發成果。

研究計畫主持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自2019年底至今已感染超過2億5千萬人,已經有超過500萬人死亡,全世界其實已經打了70億劑的疫苗,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感覺不到疫苗要結束的樣子。

黃立民指出,目前傳統肌肉注射疫苗所遇到的一些瓶頸,包括RNA疫苗會產生過敏與心肌炎問題;腺病毒載體疫苗則面臨保護力不如RNA疫苗與血栓兩大考驗;蛋白疫苗雖然比較安全,但是否能達到好的保護力及產能是否足夠則是很大挑戰。

目前全球正在積極研發第二代疫苗,除了追求效果更好、能針對新變種病毒,鼻噴疫苗與皮內注射疫苗也積極在投入。

黃立民解釋,鼻噴式與傳統肌肉注射疫苗最大的不同在於,肌肉注射疫苗僅能在下呼吸道產生IgG抗體,但病毒在上呼吸道仍會繁殖與傳染給別人,這是傳統疫苗的侷限性,而鼻噴式疫苗則想模仿自然感染,在上呼吸道產生IgA抗體,下呼吸道產生IgG抗體,理論上也能減少突破性感染的發生。

黃立民說,因為至少你的上呼吸道病毒量會下降,他指出,COVID-19這隻病毒最特別的就是,不論感染之後有症狀還是無症狀,嚴重或不嚴重,上呼吸到病毒量都一樣高,病毒學的規律是,你感染比較嚴重、病毒量就比較多,感染比較輕、病毒量就比較少,但這基本規律被COVID-19打破了,即便你很輕微,但你的病毒量可能不輸給嚴重的人,導致它很難防止,若能在上呼吸道就產生大量的IgA,就有望可以減少突破性感染。

全球積極研發鼻噴疫苗,台大運用專利佐劑實驗效果良好

台大團隊研發的鼻噴疫苗,運用專利的黏膜佐劑技術,實驗顯示,可有效提升小鼠血清中棘蛋白特異性抗體及中和抗體,優於目前的肌肉注射疫苗。

黃立民也指出,鼻噴疫苗不用打針也有望提高疫苗施打意願,目前全球共有7家組團隊正在積極研發COVID-19鼻噴疫苗,而美國有鼻噴的流感疫苗,適用年齡從孩童到49歲,所以鼻噴疫苗在國外並非沒有先例,不過,缺點就是比較貴。

他強調,鼻噴疫苗的關鍵在佐劑,因此台大有申請專利,且在老鼠實驗看起來效果還不錯,但是否比別人好?黃立民說,「不敢講,因為我們沒有跟他們一起來做比較,只能說從老鼠實驗看起來是有潛力的」。

至於鼻噴疫苗的副作用?黃立民指出,鼻噴疫苗通常全身性的免疫反應沒那麼強,它的副作用會可能會比較少一點點,最怕局部的腫脹,可能造成顏面神經失調,通常為暫時性,但也只是理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