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台中》樂在服務 給台中志工按個讚

人物

在台中市各個新冠肺炎疫苗快打站及各區衛生所,其完美動線設計與快速、安全、公平的服務,端賴志工前置作業與現場機警反應;想在文化場館了解台中城的發展軌跡、想在社福局處找到救難幫助,有了志工的協助,市民就能熟門熟路,領會豐富的人文知識,找到需要的紓困解方;做公益,年輕學子也不落人後,透過學校師長的引導,成立志工服務隊,或是運用自身才藝推廣公益,為弱勢朋友帶來歡欣與溫暖,更讓自己懂得珍惜所有,心靈成長。

這些不分世代的熱血志工,他們樂在付出、不畏繁瑣、正向自發的故事,我們將看見台中進步的軌跡,感受城市最美的風景。

付出就是收穫

樂此不疲的十年志工旅程

土牛客家文化館志工 曾金連

「加入志工工作,是想要更加了解自己根源的客家文化,沒想到卻成為我的最佳紓壓方式,更豐富了我的人生。」在石岡土牛客家文化館已經擔任志工10年的曾金連回憶,當時孩子上了高中,她在工作之餘投入志工工作,更體會不同的人生學問。

為了提供遊客最好的導覽體驗,曾金連除了用心吸收相關知識,也會事先瞭解遊客背景、對導覽長度和內容專業度的需求,花心思準備題材、設計互動橋段,讓原本只是跟著遊覽車而來、對館舍內容不是特別有興趣的遊客,能領會滿滿知識與愉快體驗,連小小朋友都能充滿興味地專心聆聽。「建築不在大小,也不在豪華或精美,而在於它的內涵。一個館社如果沒有真正通曉其內涵的專業導覽,其實就是走馬看花。」她說。

志工曾金連參與各項研習不斷精進自己,期許給民眾豐富親切的客 家文化導覽服務。

而在沒有遊客的時候,曾金連就會開始巡視館內不同角落,主動打掃清潔、維護環境,尤其注重保持洗手間的乾淨舒適。有時同僚們都驚訝,這位在政府機關擔任主管職位的志工,竟然放下身段掃廁所,曾金連笑笑地說:「我覺得在一個有文化氣息的地方,洗手間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她認為正因為這是一份和原本工作截然不同的領域,更讓她能釋放壓力,也必須一切重新學習,做好本分。

忙完館內事務,曾金連會去找文化館附近的耆老聊天,從他們身上吸收不同的知識和故事,無形中也豐富了自己的導覽內容。偶然從遊客聽聞不同地方的客家建築和文化,曾金連也會自己驅車前往參觀了解,拓展了自己的生活和知識。

10年風雨 志工服務熱情不斷電

土牛客家文化館的志工排班時段分早上和下午,一次就是4小時,因為本身還有正職工作,曾金連只能利用假日時間投入志工工作。早期志工人數較少的時候,曾金連一個月會排4個時段。走過10年,曾金連在稅務機關的工作隨著升遷而更加忙碌,生活上也遇到過各種起起伏伏,卻從未因此而中斷志工工作,現在她仍要求自己一個月要安排至少2次的志工服務。

「到客家文化館是轉換心情、釋放壓力,可以和遊客互動交流,分享文化知識,是一個讓我覺得快樂的地方。」曾金連最高曾在4小時內服務高達6組導覽,旅客接續不斷地湧入,讓她忙個不停,「但是不會覺得辛苦,只覺得很開心。」10年下來,曾金連已經付出了近1000小時在志工工作,有時雖然沒有排班,但只要有遊客預約導覽,曾金連總是樂意撥空前往。

多元生活 在台中放大幸福感

長年在台中市政府機關工作,加上擔任客家文化館志工10年來,曾金連觀察台中市,不僅城市建設方面大幅進步,在文化方面也更加多元有活力。例如客家文化的推廣,除了政府單位主辦的各種活動,也吸納了更多民間團體的力量,迸發出新一代的客家文化,在現代主流多元的文化中展露頭角,而自己也在客家文化的推廣中獲得不同的生命能量。「擔任志工是一種付出,也是獲得,當旅客心情開朗地回家,當他們對我一笑,我就覺得今天這4個小時的服務是有價值的。」曾金連感性地說,10年來在不同領域的學習、得到的回饋,都提升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滿足多元生活的幸福,她會一直再做下去,以從事志工服務為榮。

流暢安心的疫苗接種 志工守護市民健康

衛生所志工 陳淑甘

衛生所志工 高嘉駿

在疫情期間施打疫苗,民眾多半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一方面慶幸能盡快接種、獲得保護;另一方面,擔心打完疫苗的身體反應。衛生所志工的悉心引導、貼心關懷則像一顆定心丸,為每一顆忐忑的心注入安心的暖流。

衛生所和快打站每天的疫苗施打作業,不論從多早開始,都能見到已經有不少志工提早到場準備,依照事先規劃好的動線擺放座椅、安排器具。一天的施打作業開始後,只見熱心志工在大門口引導民眾、協助掃碼實聯登記、抽號碼牌、健保卡過卡、詢問旅遊史、量體溫到安排就座,就連小黃卡資料的填寫,也是由志工將單據送到座位上,協助民眾正確填寫之後再送回櫃台。在民眾打完疫苗後的15分鐘的觀察期間內,也不時見有志工在旁關心,希望讓不安的民眾全程都有「被照顧」的感受。縝密流暢的動線引導,展現防疫作戰的嚴謹,而面對民眾則是百分百的細心與貼心。

助攻疫苗施打 歡喜付出不畏疫情

在全民「宅家防疫」的三級警戒時期,一群默默付出的志工不畏疫情走出家門,懷抱著一顆歡喜心服務人群,不因病毒而退卻。「能夠做真的很感恩。」志工陳淑甘說,剛開始進行新冠疫苗施打時,考量志工本身也還沒施打疫苗,因此志工人數安排較少,然而前來接種民眾多,作業也比流感疫苗繁複,單一個衛生所僅6位志工,最高紀錄曾有一個上午就服務超過200位民眾接受施打,雖然人力吃緊,但是能夠貢獻一己之力,仍讓陳淑甘感到高興。「有人來幫忙這些事情,可以讓大家更快、更好的獲得健康與保障,只要能夠做的,我就會去做。」陳淑甘分享衛生所的主任和護理長很貼心,口罩、面罩、手套等保護措施做得很好,讓志工服務起來很安心。

貼心關懷 守護市民不分老幼

第一波施打對象以長輩居多,在現場也必須特別留意是否有長輩身體不適,或是遇到有特別高齡或行動不便的長輩時,直接請醫護人員到長輩座位上施打。「大部分民眾比較擔心的都是打完疫苗之後會不會不舒服,我們會盡量安慰、安撫他們,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另一位志工高嘉駿說,不只長輩需要特別關懷,所有前來接種的民眾,其實內心都可能藏著不安。陳淑甘分享,一名30多歲的男性在填寫資料的時候手在發抖,情緒相當緊張,她除了一邊安撫民眾、陪著他打針,也在打完後特別留意觀察,是否有出現暈針等不適狀況,所幸這位民眾接種後一切正常,15分鐘觀察期後就順利返家。

(上)衛生所志工從接種疫苗諮詢服務,(下)到平日協助民眾量血壓,展現耐心與細膩。

公私協力 市民幸福加倍

新冠疫苗因為短期施打人數多,加上嚴格防疫的需求,在分批分流、清潔消毒上都更為注重,這些經驗也應用到其他疫苗施打作業,例如今年的流感疫苗就是比照新冠疫苗的SOP執行。「台中的服務越來越好。」高嘉駿開心地分享:在新冠疫情中,充分感受公私部門協力合作,齊心抗疫也為台中打下更好的口碑,陳淑甘也觀察,台中的民眾越來越有健康預防的觀念,今年打流感疫苗的人數也很多,一切朝健康、幸福的方向邁進,「真的很棒!」

推廣公益疊杯 比榮獲銀牌更快樂

疊杯運動推廣志工 吳毓烜

就讀后綜高中的競技疊杯國手吳毓烜,擁有超快速的疊杯技巧,在世界賽為台灣爭光,熱心公益的他在訓練之餘,到兒童之家與長照機構進行公益教學。看見學員因疊杯遊戲露出開心的笑容,就是對吳毓烜最大的回饋,更堅定他公益服務的心志。

看過塑膠杯子疊高再套來套去的遊戲嗎?這項被稱為「競技疊杯」的運動項目前席捲全世界,吸引許多台灣人參與比賽。台灣國手后綜高中吳毓烜同學是競技疊杯好手,不但在2021年拿下「世界競技疊杯錦標賽18U雙人決賽」銀牌,還把疊杯運動推廣到弱勢機構,利用假日進行公益疊杯推廣教學,協助小朋友及長輩訓練手眼協調與反應力,讓他們身心更健康。

國際賽事砥礪磨練心力

吳毓烜在國小安親班首次接觸到疊杯遊戲,「當時先看同學玩,後來忍不住自己也去玩,就漸漸玩出興趣。」因表現優異,吳毓烜被教練選入選手團,一個星期到中部的教室練習一次,一個多月後就去參加全國賽。

2014年亞洲賽在台灣舉辦,吳毓烜被教練選為國家培訓隊選手,開始接受每日的密集訓練。「當時每天訓練6到8小時,教練以鍛鍊國手的高

規格訓練我們,非常嚴格。」這也培養出吳毓烜的抗壓性,勇於面對各項挫折與挑戰。從全國賽進階到亞洲賽,吳毓烜累積更為成熟的技術與經驗,熱愛疊杯的他頻頻參加比賽,卻讓家裡阿嬤相當擔憂,認為「練習疊杯子」沒有什麼出路。直到吳毓烜參加國際賽,捷報頻頻,家裡獎盃也越堆越多,阿嬤的態度才轉為支持。

吳毓烜參與北台中家扶中心寒冬送暖公益教學活動,有趣的疊杯吸引親子目光。

在世界賽中,吳毓烜與來自世界各國的選手比賽,建立國際人脈與情誼,視野也變得更加開闊。早熟的他對自我有期許,直到面對世界賽的強強對決,產生更深的體悟。「我那時候的強項是個人項目333,當韓國、馬來西亞選手上場,我心裡很明白自己的實力,可能不會在世界賽得名,因此我決定放手,這才真正開始懂得去享受比賽。」

高中時期,吳毓烜除了積極準備世界賽,也熱心投入公益。在校長的推薦下,他利用假日前往仁愛之家進行志工服務,教導長輩玩疊杯的簡單趣味活動。「我對教學還蠻有興趣的,在仁愛之家與老人互動後,累積出許多心得,後續又到更多公益機構服務。」為了推廣公益疊杯,吳毓烜的足跡遍布台中,像是北台中家扶中心、台中鎮瀾宮兒童家園,葫蘆墩健走活動等,與許多族群開心互動,也讓更多人認識疊杯。

公益疊杯推廣老人小孩都愛

疊杯運動老少閒宜,不管是大人小孩老人都可以玩,還可以練習手眼協調與反應時間,提升專注力與抗壓性,吳毓烜在推廣期間總能收到正向的回饋,讓他更加樂在公益。「公益服務不但能累積我的教學經驗,也能幫助到其他人,透過這些教學歷練來充實自己。」

接觸到弱勢公益團體後,吳毓烜對疊杯公益推廣的想法更堅定,「弱勢族群需要外界的支持,這項運動或許可以給他們一點生活上的樂趣,讓他們得到心理上的幫助。」他笑說,自己當初也是因為接觸疊杯而立定教學的志向,「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這項運動,我可能會淪為只是個愛打電動的青少年。」

疊杯運動不只是關乎比賽的分數,它能帶來生活中的小趣味,給予人們身心統合上的訓練,更能幫助弱勢族群培養健康的身心。未來吳毓烜仍將繼續投入公益,貢獻己力回饋社會,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專業,讓公益疊杯推廣到更多的角落。

本文轉載自《漾台中》。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