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之美在此相逢 文化景觀──東海大學早期校園

地方人文

東海大學座落於大肚山坡上,傍著山勢興建,是臺灣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第二所大學,由著名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以及張肇康所規畫設計的校園及建築,於今年1月通過臺中市第2屆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列入臺中市文化景觀,成為全國首處登錄的校園地景。

充滿巧思的校園規劃

一般人提到東海大學,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外型特殊、突破當時建築工法的路思義教堂,或是畢律斯鐘樓、衛理會館及原藝術中心等充滿特色的校園建築,吸引國內外建築愛好者與遊客慕名而來,是臺中相當知名熱門的景點。然而綜觀整座校園規劃,運用現代主義建築的手法,大膽融合中式園林與合院的布局,可說是50年代臺灣建築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品。

以中式園林及合院布局的校舍,呈現出虛空間的留白美感。

東海大學總務處保管組張志遠組長表示,東海校園建設時,全程依照創校理念規劃設計,且動線、分區明確。有人會認為東海校地廣闊,還有許多林間小徑,加上沒有高聳的建築,特別容易迷路。不過張組長認為,只要了解到校區分為知識、宗教信仰、生活三個區域,便能發現當初動線設計的巧思,每個區域都有各自的機能,造就舒適優美的東海校園。

環境造就的人文風情

70年代從馬來西亞來臺攻讀東海大學建築系的彭康健教授,回憶起初入校園那天:「我以為走進公園!」彭教授認為東海校園有三大特點,一、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被譽為臺灣現代建築思想啟蒙者的漢寶德教授說過:「東海像是一座修道院」,師生遠離塵囂,在當時尚未大規模開發的大肚山坡上,追求知識與真理,猶如在修道院中生活。二、參與東海校園景觀設計的陳其寬建築師說:「東海的美是在虛空間」,留白而造就的美感,是中國園林可見的美學原則。三、民宅尺度的建築,讓人感到親切無壓力,消弭建築與人之間的距離感。

原本聳立在文理大道的頂端鐘樓,是校友及遊客拍照留念的熱門景點。
校長室下方的開放走廊,象徵校長應虛懷若谷傾聽師生的聲音,是具理想意涵的設計語彙。

帶領英國走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首相邱吉爾曾說:「人造環境,環境造人。」走入宛如綠色隧道的文理大道,這條路導入都市設計的概念,用道路帶起兩旁的教學區,使不同學院的學生們在大道上匯集交流。彭教授說明,東海屬於博雅教育系統的大學,因此採培養全才、全能的小型學校設計,創校初期,學生數僅800多人,因此同學間幾乎都互相認識。直到現在校內約有16,000位學生,這座充滿特色的校園與鼎盛的學風,依然造就了東海人強烈的認同感,培養出特有氣質。

充滿理想的文化景觀

東海校園特有的「理想性」也可以從種種設計中發現,如文理大道軸線上,刻意將路思義教堂避開,就是為了讓師生往東望去時,能看到旭日從中央山脈東昇;校長室一樓的中央樓梯,猶如中國屏風,若隱若現遮擋後方廣大的草坪,以及無限延伸的文理大道,合院一進一退、園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文化意境,是東海師生每天上下課行走的空間經驗。而現在的總務處原為圖書館,建物前兩塊凹陷的空地原是景觀水池,希望師生們踏進圖書館前能藉此沉澱心情、洗滌思緒,用最澄澈的心走入書中知識的國度。

張組長28年前鑒於東海校園之美及認同,創立東海大學校園解說員社,至今已導覽過14萬人次,同為東海校友的他,目前主要工作,除校園文化資產外,尚有管理校內財產。張組長說,以往校舍都以「修繕」為主,經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處列冊追蹤後,便提升高度,從「修復」思維進行建物的維護,保管組也仔細研究文化資產法,遵循法規管理建物,維護經費則由校內編列預算,文化部、文化局也都有補助,加上海內外熱心校友的捐款。「文化景觀」修復原則是保持外觀完整性,據實提報,建物的使用上較有彈性,也適度的保留了學校對建物功能的調整空間。 

建築系彭康健教授(右)與總務處張志遠組長(左)攤開陳其寬建築師所繪製的構想圖,與實際規劃相差無幾。

揉合東西的美感大成

規劃中的臺中捷運藍線建設,讓東海校園可能有3座捷運站行經,擁有這樣的地利之便,未來的東海大學計畫導入「環境博物館」的概念,並將資產活化,拓展學校資源的功能性,例如原藝術中心修復後,預計做為「願景館」,呈現東海的過去與展望。回顧東海早期校園的規劃,由三位旅美的頂尖建築師操刀,加上當時一群技術精良的營造工程團隊,將臺灣建築發展帶入一個新紀元。

來東海大學時,除了代表性的路思義教堂,更要欣賞校園景觀及建築工藝之美,在設計中發現理想,在留白間獲得喘息,感受東海的人文氣息,如同東海校歌中所詠:「東西此相逢」,東、西方文明在東海大學融合,迸出的特有美感,絕對是臺中珍貴的文化景觀。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