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事》聖蹟亭 敬字惜紙

地方文化

台灣留存下來的「聖蹟亭」約120餘座,桃園有6座,亭身與格局饒富深意,親自走訪一趟,細細體會敬字惜紙的精神。

古代因讀書識字不易,對知識、教育相當敬重,凡有文字的紙張、書冊,都不能隨意丟棄,並特別建造「聖蹟亭」集中焚燒,體現對文字崇敬之心。聖蹟亭亦稱「惜字亭」、「敬字亭」或「惜字塔」,客庄更簡潔地稱之為「字紙亭」。作為重視文字的具體表徵,聖蹟亭經過時代更迭與光陰洗練,是充滿歲月痕跡的歷史建物,也是傳承文化的載體。

龍潭聖蹟亭有著三進型制的院落,以及對稱布局的庭園空間,極具特色。

敬字文化百年縮影

受到儒家文化尚文惜字的薰陶,傳統漢人社會透過聖蹟亭焚燒字紙的方式,表達對文字的尊重與聖賢之道的尊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羅烈師表示,清治時期,台灣的書院興起、社會文教發達,聖蹟亭由此興建。日治時期台灣推動新式教育,地方傳統知識分子產生文化危機,由此萌生整修聖蹟亭的動機,並付諸行動。

如今所見的聖蹟亭,大部分為日治時期新建及修建,建築中能窺見當時融合各式風格的流行元素,例如龍潭聖蹟亭,一進門的柱體頂端,呈現西式俐落的三角線條,同時又在祭祀空間中,建置石燈籠等日式元素;中壢新街聖蹟亭則採用橢圓孔形,整體原始石材的灰色調結合幾何元素,也是混搭西式風格的展現。

大溪蓮座山奎星樓的剪黏與雕塑,十分細緻精美。

隨著時代推移,這些具特色的聖蹟亭,多數因面臨都市更新或人們不再重視字紙,而走向破損毀壞的命運。「客家族群十分重視教育,他們耕讀傳家、愛惜字紙。」羅烈師指出,客家先民多居住在近山地區,靠著耕作維生,科舉制度是農家子弟向外發展光耀門楣的方式,因此客家人相當重視子女的教育,自然也養成愛惜字紙的習慣,這也是相較於其他族群,客庄地區擁有聖蹟亭數量較多的原因。

亭身建築刻下往昔故事

中壢新街聖蹟亭融合和、洋、中風格,四面以蝙蝠等吉祥圖案裝飾。

「龍潭聖蹟亭興建的年代並非最久遠的,卻是目前全球占地面積最廣的聖蹟亭。中軸對稱的三進院落格局,更展現獨一無二的建築特色。」龍潭在地文史工作者徐鳳園說,龍潭聖蹟亭建於1875年,到了1925年再次重修,加入許多日式與西式的建築元素,將聖蹟亭擴充為三進院落格局,更彰顯其規模與氣勢。

「第一道門入口的地面上,以紅磚砌出一條線,代表著俗世與神聖祭祀空間的界線。」徐鳳園進一步解說,整體建築以灰色洗石子與紅磚配置,讓神聖空間保有莊嚴肅穆的氛圍,又充滿熱情活力色彩,而隨著自三進門走向二進門、一進門,越接近祭壇、灰色比例也越漸加重。其中二進中門的造型更有著巧思,兩側矮牆向外延伸就像是張開雙臂,熱情迎接造訪的人們。

龜山聖蹟亭經過全新改建,側邊書寫著敬字惜字緣由。

桃園各個聖蹟亭以不同的呈現方式,訴說著在地故事。像是建於1866年的桃園大溪齋明寺敬字亭,造型古樸;南崁五福宮聖蹟亭歷史悠久,興建時還有平埔族人參與其中。大溪蓮座山觀音寺奎星樓,上層裝飾繁多,相當華麗;中壢新街聖蹟亭運用混凝土製造,並以洗石子裝修,在西式簡練線條中保有中式元素;龜山大湖聖蹟亭建於1935年,後因地區變化年久失修,2000年由當地福德宮重建,是桃園最年輕的聖蹟亭。

一本日治時期的老帳本,記載著過往龍潭送聖蹟祭典緣由、參與人員、規模、日期及費用等珍貴資料。

古禮新生送聖蹟

在惜字如神的過去,字紙送至聖蹟亭焚燒之後累積的字紙灰,會藉由「送聖蹟」儀式,將字紙灰由聖蹟亭挑至河邊,讓灰燼隨著河水流入大海,象徵漢字文化傳諸四方、淵遠流長。而將字紙灰交付河水的過程,因各地風俗不同有所差別,像是結合請神、安座、上香、祝禱、三獻禮等儀程,傳達對字紙灰的敬意。然而在資訊爆炸的現代社會,人們對於文字和紙張的尊敬與愛惜大不如前,「送聖蹟」這項儀式漸漸地被大眾遺忘。

桃園龍潭「送聖蹟」儀式持續培養新生代禮生,延續敬字惜紙的傳統。

為重現先人舉辦「送聖蹟」的儀制,徐鳳園尋來龍潭地方仕紳的帳本手抄版,「清光緒年間,由龍潭地方仕紳分別出錢,定期舉行『送聖蹟』。帳本載明『昭和拾年,農曆八月初三,倉頡生日慶典花費3圓、送聖蹟祭典花費186圓』。」以此為本,現今由桃園市龍潭導覽協會發起,在龍潭聖蹟亭舉行的送聖蹟儀式,訂於每年農曆八月初三後的第一個週日舉行。近年來送聖蹟也有著許多突破,像是2016年打破傳統男性獨攬祭典執事人員的慣例,以及培養新生代禮生、培訓小朋友擔任讀祝生等,透過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讓更多人瞭解傳統的惜字文化。

邀請小學童「取聖蹟」,將字紙灰裝入聖蹟袋中。

「聖蹟亭是有形的歷史古蹟,送聖蹟則是無形的文化資產。」羅烈師認為,聖蹟亭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善加保存珍貴建築物的同時,透過送聖蹟儀式或客家鄉土教育等活動,將傳統文化向下扎根,讓「敬字惜紙」的美德和精神,持續傳承給下一代。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