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苗栗都漲公告地價 新竹縣市宣布2022「凍漲」卻急喊「大新竹」

財政

近日各縣市地方政府紛紛召開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將決議明年度的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攤開目前已宣布調整的縣市當中,以台北市、桃園市調幅較為明顯,但反觀房價漲勢凶猛的台中、新竹縣市公告地價調幅皆不大,甚至新竹縣市更維持「凍漲」,已引來不少罵聲。

所謂的公告地價、公告土地現值分別是地方政府課徵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的參考依據,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據市場買賣案例或收益實例價格查估,再經召開說明會及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後公告。公告地價是每兩年調整一次、公告土地現值則是每年一調。

(更多相關報導:盧秀燕的「輕稅簡政」 踩了財長蘇建榮紅線) 

桃園、苗栗都漲了公告地價,新竹縣市挨批沒有反映真正市況

截至12月20日為止,北台灣還有基隆市、新北市尚未公告,但從目前全台已公告的縣市當中可看出,公告土地現值調漲以台北市上漲3.41%最多,桃園市上漲2.83%位居第二,台中市則是上調1.89%;至於攸關土地價格的公告地價,目前則以桃園市上漲3.57%暫居第一,其次則是桃園市2.63%,但新竹縣市仍維持凍漲,讓許多人有些訝異。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新竹縣在2020年(109年度)的公告地價已經微幅下跌0.11%、新竹市也「持平」,這次新竹縣市同步維持「凍漲」,這也是新竹縣在2018年上漲25.63%、2020年下跌0.11%之後維持不變;新竹市則是在2016年上漲28.29%之後,等於宣告6年公告地價按兵不動,但以目前的調幅來說,不論是就目前該區的地價、產業投資來說,幾乎等於沒有反映出真正的市況。

更有不具名的房產業者指出,新竹縣市目前不斷拋出「大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似乎有想要分到更多的中央統籌分配款與補助款的意圖,但明明眼前的地價稅就可以直接挹注地方稅收,新竹縣市卻不「硬起來」課稅,看起來完全不合理,尤其新竹房價漲這麼多、又有台積電投資,但地方政府卻說身為原料的土地「凍漲」,這個說法難以讓人信服,最後得利者就是大地主。


新竹縣政府地政單位則指出,由於公告地價為每2年調整1次,調整得視經濟發展、財政需要,還有民眾負擔地價稅能力等,因此維持持平;竹市地政處則說,新竹市公告地價在2016年大漲28.29%,增加民眾不小負擔,因此2018、2020年並未調整,此次也考量疫情、房市交易先強後弱,決定保守不予調整。

(更多相關報導:大新竹合併還沒在討論房價先漲一波 6字頭開價讓竹科新貴也觀望

台中市公告地價也「趨近於0」,房產業者憂地價調幅小恐加劇囤房、囤地現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先前監察院曾在今年10月底要求台中市政府檢討為何在2020年將全市公告地價大幅下調20.06%,被質疑是圖利人數只有4%左右的大地主。針對2022年的公告土地現值和公告地價,台中市也宣布公告土地現值比2021年上漲1.89%;公告地價則僅有微調0.06%。

房產業者直言,一塊台中市土地標售的溢價率動輒5成起跳,一定高過0.06%了,顯然這也不符合常理。

屋比房屋總經理葉國華也指出,目前土地公告現值與公告地價的漲幅明顯與市場認知有很大差異。以這次公告地價調整幅度成長幅度趨近於0或等於0的台中與新竹縣市來說,根據實價登錄統計,2020年到2021年、近一年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的房價漲幅不僅都有1~2成左右,土地市場交易價格也是頻創新高。

葉國華認為,這次地價調幅這麼小,恐將使長期以來遠低於市價的公告地價與公告土地現值更加偏離市場行情,很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囤房、囤地的現象。

葉國華也說,公告地價與公告現值是地方政府課徵「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的標準,皆屬於地方稅,也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之一。這次調幅小,估計地方政府可能是為了即將到來的「2022年縣市長選舉」,以不得罪選民所做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