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可列入綠色能源嗎?以德法兩國為首 歐洲爆發反核、擁核大戰

能源議題

芬蘭的全新核反應爐Olkiluoto 3將在明年正式運轉,也是該國40年來首次啟用新的反應爐。營運商TVO表示,該反應爐將於 2022年正式併入國家電網,並將滿足芬蘭14%的電力需求。

在國際能源價格飆升及減少碳排放迫切的情況下,近年關於發展核能的討論在歐洲重新得到重視,日本福島及俄羅斯車諾比所帶來的核災陰影,似乎並沒有影響如法國、芬蘭、捷克、波蘭等國家發展核能的決心,且他們迫切地希望將核能「漂綠」,藉此來爭取歐盟的綠能補助。

碳中和目標嚴苛,核能成為歐洲的減排救星

「重啟核四」與否,在台灣2021年12月辦理的全國性公投案中,雙方人馬對此產生激烈的論述交鋒。該案最後的結果為不同意53%,多於同意47%,是四案中雙方差距最大的一案,也讓提案團體的擁核希望破滅。

無獨有偶,在地球另一側,被認為整體高度發展的歐洲地區,一場關於是否發展核能的類似討論其實也正在發酵。

在歐洲國家中,支持發展核電方的領頭羊,無疑是對核能依賴度世界第一的法國。該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日前在全國電視發表會中表示,法國政府睽違數十年,將重啟核反應爐的規劃與建設,希望以此來達成能源獨立及2050碳中和目標。

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在11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中表示,因為擔心溫室氣體減排的速度太慢,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重新開始對核能發展產生興趣。

他也注意到這種現象特別集中在年輕族群,因爲他們沒有年長環保主義者對於核能的「文化負擔(cultural burden)」。雖然核能有造成公共安全的風險,但它確實不會排放溫室氣體,這也讓擔心減排速度太慢的人們看到一絲希望。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氣候峰會COP26將登場 《巴黎協議》6年後全球碳排不降反升

英國國務大臣格雷格·韓斯(Gregory Hands)在12月的一次談話中表示,英國未來將繼續支持核能建設,並投入超過 17 億英鎊的資金。他稱新的核電站建成後,將可以滿足全國7%的用電需求,且每年減少 900 萬噸排碳,並創造數萬個就業機會。

多國朝無核狀態邁進,反對昂貴核能瓜分綠能資金

另一方面,以德國為首的奧地利、丹麥、盧森堡和西班牙等國,則是反對將核能劃入歐盟定義的綠色能源,他們擔心若核電站若發生事故,將放射性物質將對整個歐洲造成難以修復的污染,歐盟對於核能不應該採取鼓勵的態度。

其中德國的反核態度最為堅決,在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德國便擬定了2022年全面淘汰核能的政策,這項法案當時取得超過八成議員的支持,而反對該法案的左翼政黨則是認為應該加快淘汰核能的速度,並將主張將反核理念納入憲法。

雖然德國的核能淘汰政策受到矚目,但它並非歐洲唯一一個逐步淘汰核能的國家,包括義大利、比利時和瑞士等國,也都決定朝逐步淘汰核能邁進。而丹麥、愛爾蘭、葡萄牙和奧地利等國則表示未來將保持無核狀態。

與法國比鄰而居的比利時,即便核能佔該國近一半的發電比例,該國政府仍在12月23日,宣佈將在 2025 年前關閉境內所有核電站。比利時目前有兩座核電站,且是都由法國國營能源公司Engie負責營運,這讓馬克宏的擁核政策再次受到阻礙。

(更多相關新聞:世界in台灣》氣候峰會聚焦國家承諾 但難減碳產業更是關鍵

核能「漂綠」成功與否,攸關歐盟資金補助分配

身為歐洲的兩大重要國家,德國及法國在近期12月的歐盟峰會中達成多項共識,包括烏克蘭與俄羅斯邊境的緊張局勢、白俄羅斯的移民爭議等。但唯獨在核能發展方面,兩國面臨嚴重分歧。

由於今年能源價格的大幅上漲,讓歐洲國家開始討論是否應該推廣核能發展,以解決氣候變遷及能源獨立的問題。以法國為首的10 個歐盟國家在報紙發表一封公開信,要求歐盟委員會承認核電是一種「低碳能源」。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應該尊重各國不同的能源模式,並且在劃分法上保持團結一致,讓法國能維持自身的產業政策,並與其他歐盟國家一起達成脫碳目標。而以德國為首的反核國家,則根據歐盟的投資指導方針,認為所有投資都應該以不損害歐盟環境為前提,並要求核能不應被劃分為「綠能」。

其實除了氣後變遷問題以外,「核能漂綠」的另一大爭議點在於資金補助的分配。依據歐盟今年六月公佈歐洲綠色政綱,歐盟未來將準備1,000億歐元資金,以幫助那些重度倚賴化石燃料的地區進行能源轉型,確保歐盟各國對於綠色能源的支持。若核能被劃分為「綠能產業」,價格昂貴的核電站,在未來將有資格爭取來自歐盟建設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