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友化療、放療影響生殖細胞...造成不孕怎麼辦?凍卵是好選擇嗎?醫師這樣看

醫療保健

根據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所發表的臨床指引,臨床醫師與照護者應該要盡早與病患或是病患的照護者討論癌症生殖保存的議題。以兒童癌症為例,根據統計,台灣兒童癌症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15,每年有542位新診斷的兒癌患者,每天都會有一名兒童被新診斷出癌症。

根據衛服部網站公告,台灣對於兒癌的治療水準已經與美國相當,全部癌症患者平均的5年存活率可以達到8成以上,但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患者會發生長期的併發症,這其中也包括了生育能力的減弱或喪失。癌症治療,包括化學性治療以及放射線治療,都會傷害生殖細胞,造成未來不孕症的問題。

癌症的專科醫師應該隨時準備與病患討論他們有哪些生殖保存的選擇,並且協助他們轉診至適合的生殖專家。雖然在診斷出疾病的當下,病人注意力一開始都會放在癌症的診斷與治療上,但我們仍應該盡量與他們溝通這些治療對生殖能力的威脅,並且將這些討論的內容放入病歷記載中。

精子、卵子或是胚胎(受精卵)的冷凍保存目前已經被認為是常規的生殖保存手段,而且也被廣泛性的使用。長效型性腺釋放激素促效劑(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s, GnRHa)對於生育能力保存的幫忙目前研究還沒有共識,其對於卵巢雖然有抑制的功能,但在生育保存裡的角色可能不大。對於一些乳癌患者,若他們因為外在因素無法直接冷凍卵子時,可能可以提供GnRHa來降低後續化學治療所引起的卵巢功能不足(ovarian insufficiency),但不應該當作已經被科學證實的治療來應用。

在臨床指引當中提到,卵巢組織的冷凍技術目前快速的發展,而且可能會逐漸變成標準化治療中的一部分。2021年3月,台灣生殖醫學會也發表『對卵巢組織冷凍保存之立場聲明』,衡量目前世界上對於卵巢組織冷凍與移植用於生育保存之大趨勢,台灣已確實有必須即刻迎頭趕上的迫切性。學會強烈建議儘速動員國內各相關單位之資源及專業人員來推展此一醫療服務。並強力呼籲立法委員們關注此議題之立法,包括要求教育部門重視生育相關議題之公民教育、保險業者配合提供相關保險業務以及衛生褔利部挹注經費,照護患者冷凍卵巢組織所需醫療花費,並實質支持生殖中心發展此項醫療業務,造福病患。

對於青春期前的男性而言,因為沒有造精的能力,只能選擇不成熟的睪丸組織冷凍作為生殖保存的方式。2019年,美國的團隊在恆河猴的身上,發表國際上第一個移植不成熟睪丸組織成功活產的案例,並登上知名期刊Science。北醫附設醫院的陳啟煌主任在這一方面也研究甚多,並指導盧柏嘉醫師,於今年在台灣生殖醫學會以『透過生物冷光影像連續性追蹤經玻璃化冷凍後不成熟睪丸組織在體內之表現:基因轉殖老鼠轉譯模式』為主題,得到生殖醫學年會首獎的肯定。期許未來能看到更多相關研究的發表,為這些不幸於幼年得到癌症的病童留下一線生機。

2009年新英格蘭期刊(NEJM)描述癌症治療對於卵巢功能的影響,以及對於罹癌婦女有哪些生殖保存的選擇,包括冷凍卵子、胚胎或是卵巢組織。

原文作者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生殖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盧柏嘉,本文轉載自《北醫附醫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