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到了》山海之間 思慕的月臺

地方交通

搭乘火車到臺中,擁有山線與海線兩種選擇,這對臺中人來說可能已習以為常,但卻是臺灣鐵道中相當特殊的規劃,更蘊藏著許多珍貴的文化資源,絕對是臺中獨一無二的鐵道風景。

山海線之間的抉擇

日本政府籌備縱貫線鐵路時,就曾為中部地區的路線苦惱,因為山線地勢高低落差大,坡度陡且路線彎曲,而海線雖然地勢平緩,但因經過溪流多為出海口,架橋成本增高,當時的工程技術有限,橋梁很容易遭沖毀。日本政府技師長長谷川謹介主張以「速成延長主義」鋪設縱貫鐵路,加上中部仕紳的積極爭取下,最終選擇了山線路線建造。

主張速成延長主義的技師長長谷川謹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建檔。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舊山線起自苗栗三叉河(今苗栗縣三義鄉)至葫蘆墩(今豐原區),是縱貫線鐵路工程難度最高的路段,自1903年動工,分別從南北端各自施工,耗時5年在1908年,接通了這段23.6公里的鐵道,讓縱貫線鐵路全線通車,成為臺灣鐵道史的里程碑。

山線滯貨急闢海線

縱貫線通車初期運輸還算順暢,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戰亂使臺灣與日本的市場地位提升,運輸需求大增,期間海運費用上漲,許多貨物改以鐵路運送。此時縱貫線鐵路運輸量能不足的現實問題浮上檯面,尤其是舊山線路段坡度是縱貫線最陡的一段,彎道又多,火車行經此處極易發生動力不足的狀況,時常需要加掛「補助機車」提供額外動力,才有辦法慢慢將列車推上最高點的勝興車站。

滯貨事件登上臺灣日日新報大篇幅報導(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建檔。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

這造成了1917年前所未見的「滯貨事件」,貨物在車站與倉庫堆積,店家虧損怨聲載道,當時日本國內生產的蒸汽火車也供不應求,遂緊急向美國訂購新機車,並決定興建海線鐵路。但此決定也引來臺中市民的反對,認為海線將使臺中邊緣化,組成了「海線變更期成同盟會」,揚言發動全市罷工抗議,甚至在1918年12月21日召開市民大會,聚集超過2,500人參與討論,但此舉仍無法阻止總督府的決定,從1919年耗時4年,於1922年10月30日完成總長91.7公里的海線。

山線客運海線貨運

一時間大部分列車改走海線,山線更一度改為「臺中線」,僅行駛區間車,此舉再次引發臺中民眾反彈,組成「縱貫線變更期成同盟會」向政府請願,雖抗議未果,但也使政府正視到山線人口較多的客運需求,形成往後客運走山線、貨運走海線的型態。

兩線雖看似壁壘分明,但也有互相支援的時候,1935年4月21日發生新竹臺中大地震,中部鐵路一度中斷,海線受損狀況較輕,很快就恢復營運,但山線就沒那麼幸運了,因接近震央,橋梁與隧道損傷嚴重,政府花了3年時間才恢復山線營運,並在泰安舊站立下「臺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而施工這3年間,鐵路運輸就全靠海線撐腰。

新竹臺中大地震使臺中線鐵道柔腸寸斷(臺灣總督府 - 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

戰後柴油機車逐漸取代蒸氣機車,經濟起飛後更是往電氣化及雙軌化邁進,雖然火車的爬坡力大幅提升,但舊山線路線隧道過多且預留空間不足,加上設備老舊,臺鐵決定直接改線截彎取直,捨棄勝興車站,泰安站也另建高架化新站(亦為臺鐵第一座全高架車站,高約5層樓),於1998年9月23日完工通車,命運多舛的舊山線從此功臣身退。

深具世界遺產潛力

舊山線雖然遭廢止,但其歷史意義深遠,《台灣鐵道經典之旅‧ 地方鐵路篇:珍藏如今消逝的鐵道風景 蘇昭旭 著》中提到舊山線沿途穿山越嶺、生態豐富,地處春秋寒暖氣流交會處,所以列車行經此處常見北濃霧南晴天的特殊景象,加上沿線的隧道、鐵橋與車站,都深具歷史性,擁是世界遺產之潛力。

蘇昭旭表示舊山線的範圍裡可看見漳州人、泉州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之間權力的消長與族群遷徙拓墾的痕跡:數百年前平埔巴宰族人活躍於現在大甲溪及大安溪流域間,泰雅族則生活在三義北部山麓地帶,直至漢人來臺開墾、粵籍客家人進入山區採樟製腦,鐵道建立後,載運著大安溪的砂石、山區的薪炭、木材、水果,南來北往,流通島內貨物,上述豐富的人文層面,也是舊山線為世界遺產潛力點的原因之一。

車站巡禮泰安站

泰安站在地震後由木造改為RC混泥土結構。

目前舊山線臺中端的舊泰安車站依然保留,並列為市定古蹟。通車之初未有此站,1910年設「大安溪信號場」為號誌站,提供列車避讓及交會,兩年後升級為「大安溪停車場」,1920年改稱「大安站」。大安站原為木造建築,遭遇1935年的新竹臺中大地震後,才改建為現在的RC洋式混泥土結構。1955年隨著大安鄉更名為泰安鄉(因與當時沿海的大安鄉重名),車站名也改為泰安站。

泰安站特殊之處,在於站址位在谷地中,為了配合路線高度,將站房設置的比月臺還低,因此購票入站後,需要先走入迴廊,再拾階而上到月臺搭車,是臺灣火車站中獨一無二的設計。另外仔細觀察月臺上的雨棚鐵柱,會發現竟皆由鐵軌製成,上頭還標有總督府鐵道部標誌和1905年出廠的記號,由廢棄鐵軌構成的設計,反映出戰爭後期的物資短缺,政府物盡其用的做法。

今日站內軌道與轉轍器仍維持廢站前的配置,不過電車線與車站以南的軌道已拆除,成為泰安鐵道文化園區,因未有大規模的觀光開發,車站與站前老街都保有早期的純樸樣貌,加上社區規劃的登山步道與櫻花林,以及車站北端列為市定古蹟的大安溪鐵橋,是懷念舊山線風光的好去處。

蘇昭旭說明,大安溪鐵橋是舊山線最長的一條橋,總長637.39公尺,日治時期此類鋼桁架組合的花樑橋不少,花樑橋靠著上方曲弦桁架結構支撐重量,因此不必在軌道下方設鋼鈑樑,有加大跨距的作用。火車經過時轟隆的共鳴,以及鋼樑交織的窗景,令人目眩神馳。現存的花樑橋僅剩大安溪橋、大甲溪橋與高屏溪橋,其中兩座都在臺中市境內,是臺中的文化資產瑰寶。

車站巡禮日南站

日南暫不對襯的屋頂及入口雙柱設計是海線木造車站的一大特色。

遠看如同模型般可愛小巧的日南站,設於1922年,是海線5座木造車站之一(包含日南、談文、大山、新埔、追分),其中除了追分站外,另4站都採用同一樣式建造,外型上十分相似。歐風Y字型廊柱搭配上不對襯的日式站體是一大特色。鋪設日本黑瓦的屋頂一側為斜面,另一側垂直下切,並開有具裝飾與通風功能的牛眼窗,牆壁則以泥土混合米糠及石灰砌成。

日南站的牛眼窗與木造窗框保存狀態良好。

日南兩字源於平埔族道卡斯族之社名,是甚早就存在的聚落。日南站位在大甲區北端、大安溪北岸,是海線進入臺中市所遇到的第一個車站,雖然每日進出車站的乘客不多,也只有區間車會停靠,但因車站保存完整,仍吸引不少遊客前來一睹風采。鄰近車站的「舊大安溪橋」是全臺唯一保存的鐵、公路共構橋梁,被列為歷史建築,文化局已投入1億1,500萬元展開修復,施工完成後將可串聯日南站同遊。

車站巡禮追分站

追分站的造型與另四座海線木造車站有所不同。

追分站是海線南端最終站,以販售「追分成功」紀念車票聞名,興建於1922年,主結構由檜木建造,也和日南站一樣屋頂擁有牛眼窗的設計,但站體與另外四座海線木造車站有所不同。追分站因為沒有天橋,所以仍保有旅客直接步行穿越軌道跨上月臺搭車的方式,在目前的車站裡已非常少見,但這個畫面也將成為歷史,因為臺鐵已在施工興建地下道。

追分的站名也是臺灣少數非以地名命名,而是因為海線的闢建,山、海線在此切換路線,成為日文中的追分(OIWAKE),也就是路的分歧處之意。加上為方便山、海線旅客往返於兩線路,特闢連接山線成功站與海線追分站的成追線,形成目前臺鐵唯一仍在運作的三角線,讓追分站的存在更顯意義。

追分站挑高屋頂並開窗增加站內亮度與通風。

這些看似平凡的車站,背後卻擁有如此多豐富的故事與細節,每座車站都有它在鐵道文化中不可抹滅的地位,但因為它太過「日常」,而不容易看到蘊含的文化厚度。臺中因鐵路而崛起,想要認識這座城市,鐵道文化絕對是重要的根源之一,不妨安排一趟車站巡禮,從軌道鑑往知來,您將窺見臺中耀眼的城市藍圖。

參考書目:

《台灣鐵路車站大觀:典藏你我共有的鄉愁記憶》蘇昭旭

《台灣鐵道經典之旅‧地方鐵路篇:珍藏如今消逝的鐵道風景》蘇昭旭

《台灣鐵道經典之旅‧環島鐵路篇:珍惜你我共有的鐵道記憶》蘇昭旭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