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莫妮卡下鄉 保存民間歷史記憶

地方人文

一座城市的歷史,是由生活其間的每個人共同構築;臺南市文化局和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延續2020 年合作「轉動的聲音」計劃,啟動「紅莫妮卡」胖卡下鄉巡迴各區舉辦影像修復工作坊,2021 年再推「轉動的聲音2.0」,紅莫妮卡下鄉趴趴走,尋找被遺忘的8 毫米電影、VHS、BETA、V8 或錄音卡帶等,蒐集、搶救與修復保存,今年觸角延伸到溪北地區,也首度推出Podcast,以「聲音」、「影像」為主題,凸顯在地歷史記憶。

「紅莫妮卡」下鄉巡迴 搶救修復錄影帶

臺南市政府是臺灣第一個有計畫搶救民間影像的地方政府,有感於家庭影像也是臺灣電影史一部分,更記錄了常民生活軌跡與樣態,於2020年6 月初,全臺第一輛「搶救家庭記憶下鄉巡迴胖卡車」的紅莫妮卡首度亮相,為搶救臺南民間影像及家庭記憶上路,同時透過車體大聲公繞鄉,呼籲民眾不要輕易丟棄珍貴回憶,至今共辦理9場影像修復工作坊,獲得市民熱烈迴響。

南藝大音像藝術媒體中心主任曾吉賢指出,搶救修復影像目標鎖定民眾自己拍攝的生活、結婚、旅遊等常民生活記憶,從中得以窺見一個時代的軌跡。

紅莫妮卡具備移動式影像保存功能,廣受民眾歡迎,今年計畫帶著「影像」加上新元素「聲音」,藉由紅莫妮卡放送設備與民眾互動。同時與地方社團合作,尋找遺落在居家角落、書櫃抽屜、閣樓或地下室存放的8 毫米電影、VHS、BETA、V8 或卡帶等,重新挖掘爬梳這些承載珍貴在地的、民間與家庭的記憶。

今年,鎖定去年沒到訪的鄉鎮為主,「紅莫妮卡」開拔到東山、白河、玉井等溪北地區,各辦理1場工作坊,工作坊分成兩階段,上午由南藝大的老師講授影像保存概念,呼籲民眾不要丟棄錄影帶、保留珍貴記憶,下午讓學員實際動手修復自家的錄影帶。白天辦理影像修復工作坊、晚上接續播放經典國片,回味露天觀賞老電影的滋味。

來去南門露天大戲院看老電影

還記得觀賞露天電影的滋味嗎?為強化市民影視音體驗,也補足南門電影書院展演空間窄小的

空間限制,今年該計畫以「大南門城」作為電影放映場所,精選與臺灣本地傳統劇曲音樂「歌仔戲」有關的電影,共計放映《張帝找阿珠》、《流浪三兄妹》、《羅通掃北》3 場經典國片。

電影放映前,紅莫妮卡也會沿街「放送」預先暖身,電影放映活動的最後一場會有專業藝人在南門城外的南門公園進行歌唱演出,演出歌曲均與放映電影相關,把觀影的體驗延伸到歌曲,喚起民間對早期電影的記憶,傳遞電影維護與保存的重要觀念,提供市民一個透過電影學習與成長的觀影空間,同時也餵養臺南觀影人口。

Podcast 用聽的城市故事

臺南市南門電影書院前身是成立於1932 年的「臺南放送局」,國民政府來臺後,由中國廣播公司接管,改為「中廣臺南台」;後由臺南市文化基金會進駐至2005 年。2001 年,臺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展開修復,2011 年成立「南門電影書院」,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共同辦理影視推廣教育、電影協拍、資訊查詢及電影放映等業務。

循此歷史脈絡,今年計畫也以「南門電影書院」為核心,回復電台錄音功能,以現代科技復原錄音室的錄音基本功能。配合「轉動的聲音2.0」修復錄影帶、卡帶等保存承載影像與聲音的集體記憶,同時,也首度邀請曾獲得金鐘獎生活風格主持獎的作家王浩一錄製Podcast,以聲音帶領民眾深度認識臺南人事物,為「轉動的聲音2.0」開啟新章節。

本文轉載自《美印臺南》。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美印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