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必修課》土地價值、公司淨值、子公司市值等於價值投資嗎?

股市投資

所謂的風險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風險,一般人會將股票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混為一談,不確定性是指某種值得懷疑或未知的性質,而風險是指發生損失或傷害的可能性。

我們害怕的是風險,風險存在於實際投入資本的時候,結束於把股票賣出時,因此我們對於買入一檔股票時常斟酌再三,當然低風險不代表低報酬,時常在股票定價錯誤時,低風險會取得高額報酬,能不能及時發現定價錯誤的股票就是研究員的工作,感謝各位這一年的支持,預祝各位新年快樂,新的一年事事順心。

資產沒出售時不會產生價值

11月一檔持股被收購,因此獲得不錯的報酬,而剛好就有人問到如何評估這類的股票價值。資產價值在哥倫比亞商學院必修投資課這本書提到,資產價值可以分為營運所創造的價值、以及資產出售所創造的價值。因此淨值並不能直接等於內涵價值,而資產沒有出售時也不會產生價值。

出售資產所創造的價值又分為清算價值、以及私有市場價值:

清算價值—為了進行清算可能會付出成本,例如庫存清倉大拍賣、應收帳款收不回來、機器設備用破銅爛鐵價格被收購…等。當然也可能提高價值,例如土地評價利益、貴金屬評價利益…等。

以大同為例,土地要開發時,價值才會被彰顯

這些條件最重要前提是要被清算,若經營者沒有清算資產的打算,這些價值都不會發生,最實際例子是大同,當大同土地並沒有要被處份,價值永遠低於其土地開發的價值,而當經營者要將土地開發時,土地價值才會顯現。

也有人會問淨值為何不等於公司價值,因為清算必定會付出成本,且即使預計清算後的價值高於目前股價,也不代表公司經營者打算清算公司,因此就沒有清算價值這回事了。

淨值不等同於公司價值

私有市場價值—企業也可以賣出部分或全部資產,給予某希望繼續經營該企業的買家。而這種情況下評估的方式就不會是用清算價值來計算,而是買家願意付出多少來控制這間企業,這時價值往往高於淨值或股價,但也往往低於營運所創造的價值(買家當然會想買便宜),我們在11月持股被收購就是類似情況。

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有人問某公司持有子公司市值超過了母公司的市值,這樣母公司價格是不是被低估,或是子公司是不是被高估,這答案沒有一定,而是取決於母公司是否有打算清算(賣出)子公司持股,或是有把子公司私有化來思考。若母公司並沒有任何變動持股的打算,就不存在市值是被高估或低估的問題了。

根據上述,被收購持股價值的顯現似乎建立在私有市場價值上,那我們沒有內線消息怎麼在私有市場價值上獲利呢?不能否認,某方面是運氣好,但實際上我們認為營運所創造的價值遠遠高於市價,而買家也是這樣認為,因此在買家決定購入時才產生私有市場價值。

那如果沒有這麼好運時怎麼辦?事實上沒有買家收購也不影響我們決策,因為我們也會繼續等待營運所創造的價值,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而已,搞不好會有更好的報酬也說不定。

本文授權轉載自TIME 時間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