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案子也不見得是好事…」原物料大漲吃掉利潤 營造廠最怕這個「變數」

房地產

2021年原物料遇到數十年一遇的大行情,產業出現兩樣情,像是營造廠基於原物料大漲下,利潤全被成本吃掉,原本與業主(建商)簽訂的合約根本賺不到錢,甚至虧錢。揮別不好過的一年,營建業者普遍認為,目前新接案量都已反映成本上漲的風險,預期今年利潤會比去年來得更好。

原物料價格大漲吃掉營造廠利潤,拉建商「共體時艱」

何謂營造廠?一般常聽到的建設公司算是主導整個建案的統籌者,也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公司;而營造廠則是真正蓋房子的執行者,由建商發包給營造廠,包括鋼構、擋土支撐及土方、預拌混凝土、地下管線等大小工程都由營造廠負責,目前不少建設公司旗下都自有營造廠運營,但是仍有不少小型建商並沒有自己的營造廠。

換句話說,營造廠猶如建商的「下游」,在建商(業主)發包給營造廠時,營造廠再按照合約施工,因此業主都很習慣白紙黑字簽訂「一口價」,也就是雙方契約寫多就是多少,但價格往往會受到原物料下跌或上漲,牽動營造廠的利潤空間;尤其去年原物料遇到數十年一遇的大行情,導致營造廠原本簽的合約,不但賺不到錢,同時還必須自行吸引物料上漲的額外成本。

(更多新聞:「房價真的跌不下去...」營建成本上漲2成、土地也漲1成 建商悄悄調漲成交價

一名營造業者透露:「去年營造廠能夠打平就很不錯了!」

根據主計總處國情統計通報,2021年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大漲10.94%,不只遠高於2020年的1.42%,更創下13年來最大漲幅,其中,金屬製品類的鋼筋、鋼板及型鋼各別上漲38.69%、38.61%以及25.11%,造成材料類指數年漲13.73%。

推案在雙北市的品嘉建設、尚禹營造董事長胡偉良指出,正常的情況下,民間營造廠普遍大約會抓10%的利潤空間,但是去年這一波營造原物料價格大漲,只要營建成本上漲10%就幾乎吃掉利潤。

因此目前營造廠有幾個作法,包括由營造廠與建商協調各自吸收一半,共體時艱;但若建商不願意吸收成本,很可能造成營造廠在新案還沒開始之前就先退場,甚至也有工程做到一半,建商又不願共同承擔,營造廠直接倒閉。

(更多新聞:零元炒房術曝光》不實買賣契約變免費廣告 「假合約超貸」銀行淪炒房團幫兇

供需市場大亂工人待價而沽,小型營造廠避免虧錢只能謹慎接案

台北市都市更新學會理事長、連雲建設總經理蔡漢霖也指出,以大台北地區來講,在普遍缺工、缺料的情況下,中小型建案所發包的工班普遍功率不高,他解釋,若是大基地的建案,不論是鋼筋工班還是模板工可以一路做,但小基地建案工班常常因施工效率不高而墊高成本,即便是「重賞之下都未必有勇夫」,讓工班的供需市場更加雪上加霜。

蔡漢霖舉例,假設現在有10個營造廠釋出工作、但是只有8個工人能上班,這會變成有2個公司搶不到工人,很自然的情況是,哪邊出高價、工人就往哪邊跑,無形之中不但工人的價格會被墊高,其餘無力追價的兩個營造廠,因為沒有工人上班發包發不出去,面臨違約;甚至建商也找不到營造廠承接。

換句話說,小型營造廠也會面臨因工資太高而「找不到工人」的情況。蔡漢霖也認為,現在營造廠都非常謹慎接案,「因為接到案子不見得是好事,搞不好還會虧錢。」

因此,蔡漢霖談起營造廠現況,「理論上市場這麼好,照道理建商應該是搶著營造廠來做才是,但問題是營造廠接到案子以後,他們去找工頭、找工班,現在工班幾乎都是『待價而沽』的心態,不光是價錢要好,還要能一路做很久,不願『做一休一』、跑兩三個工地,因此工班都會優先選擇大基地、能穩定出工的案子。」

蔡漢霖也有感地說,工班的供應鏈也上演著大混亂,以建築結構體工程來說,鋼筋綁紮、模版、機電工班之間之間有緊密的工程順序關係。但在嚴重缺工的情況下,很多工地出工數不足導致工期延誤,也造成後面的工班進場安排整個「大打結」,「大家幾乎亂成一團!」

虎年應比去年好,新接案提前反映成本上漲風險

揮別了2021年營造廠利潤空間被成本上漲壓縮的一年,迎接金虎年的展望又是怎麼看?

胡偉良指出,營造廠原本大約會抓10%的利潤空間,現在可能會抓到20%以上,其中10%是固定的利潤,另外10%就是「風險係數」,用來抵擋成本上漲的風險,在成本風險拉高的情況下,建商未必找得到營造廠,因為營造廠趨於謹慎保守,甚至乾脆不接案,「不做不會虧,做了就可能會虧錢。」

蔡漢霖也指出,雖然還是有部分的衛浴建材短期內可能還是會蠢蠢欲動,但以目前的營建成本確實已有些微緩和,像是工資、鋼筋鋼構都有和緩,不像之前暴漲得這麼兇猛,「但畢竟成本問題也跟國際關聯性很大,說實話我們也不是非常有把握;只是目前成本已經高到一個程度,建商普遍都不會再盲目推案了。」

若單純看營造廠未來一年的景氣,蔡漢霖指出,由於市況仍好,因此預期案量還是不錯,但畢竟案量歸案量、利潤歸利潤,預期今年利潤應該會稍微比去年來得好,主要原因是,去年有些營造廠是用較低的價格報價,利潤幾乎躺平甚至虧錢;但今年,營造廠對於新接的案子,成本風險問題都已在報價時反映給業者,預計新案子就會有較為合理的利潤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