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翼棄兵》顧問、棋王卡斯帕羅夫孤棋致勝之路—前任世界棋王教我的事

書摘

「只有在情勢無可挽回時,對手才會理解卡爾波夫的意圖。」──「里加的魔術師」米哈伊爾.塔爾(Mikhail Tal)

1984年,我首次參加西洋棋世界冠軍賽時,我的角色是年輕挑戰者,對手是已經蟬聯了近十年的冠軍。當時我才21歲,能夠以這麼輕的年紀、這麼快的速度登上西洋棋世界的頂峰──我根本無法想像會被這最後一道障礙阻擋。因此,當我很快發現自己處於0勝4敗的絕對劣勢,只差兩場就會被羞辱性地擊潰時,我感到無比震驚。

就是現在,必須改變策略,那時的我已經察覺到這一點。我沒有屈服於絕望感,而是強迫自己為一場長期的消耗戰做準備。在接下來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中,我轉為遊擊戰,並藉此減少風險,等待機會。我的對手,同為蘇聯人的阿納托利.卡爾波夫(AnatolyKarpov),採用與我相同的策略。他想經由6比0的全勝來給我這個新秀一個教訓,所以他也下得很謹慎,而非推進自己的優勢大肆屠殺。

但即便如此,前任冠軍鮑比.費雪(Bobby Fischer)創下的紀錄仍對卡爾波夫造成影響。費雪在1972年奪得冠軍,這位美國人在面對世界級對手時取得了兩場6比0的完美勝利,兩場都沒有出現和局。卡爾波夫在改變他對我的策略時,某種程度上是想模仿這一傳奇的壯舉。他試圖以費雪的方式料理自己的對手,結果證明是個嚴重的錯誤。

隨後就是令人難以置信連續17局和局。這些和局並非毫無意義,但我的新策略似乎正在發揮作用。比賽拖了一個月又一個月,打破所有世界冠軍比賽時間的記錄。我和我的團隊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卡爾波夫如何下棋,他將採用哪些策略,以至於我不由自主地感覺到,我似乎正在成為卡爾波夫。

在數百小時的比賽和準備過程中,我也很好地審視了自己的比賽,以及自己的想法。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直到那一刻前,一切對我來說都是輕而易舉,在棋局中取勝如同順水推舟一般簡單。現在我必須關注自己如何做出決定,並解決任何問題。這些審視成果正在發揮作用,但當我輸掉第28局,以0比5落後時,我發現自己的學習速度還不夠快,至少沒有快到可以挽救比賽。再敗一局,我將在三年後才能再次挑戰冠軍。

當比賽進入第三個月時,我持續採取嚴密的防守策略。我的風格改變使卡爾波夫處境顯得更加艱難。我覺得自己就快要解決這個難題,而與此同時,我的對手卻變得更加沮喪和疲憊。

最後,大壩潰堤了。在熬過第31局後,卡爾波夫沒能給我致命的打擊,我贏得了第32局並開始進攻。接下來又是五個星期的和局,但不同的是,現在我比對手創造了更多的獲勝機會。此時,全世界都開始懷疑這場比賽是否會結束。從來沒有一場冠軍賽超過三個月,而現在我們已經進入第五個月了。

卡爾波夫看起來已經筋疲力盡,我則更加努力。在險勝第46局後,我以壓倒性的方式贏得了第47局。會有奇跡出現嗎?就在這時,國際棋聯(FIDE)決定棋手們需要休息一下,下一場比賽被推遲了幾天。儘管這個決定是史無前例的,但我還是贏了下一局。突然間,比分變成了3比5,所有風向都往我這邊倒。

最後,在1985年2月15日,莫斯科國際棋聯主席弗洛倫西奧.坎波馬內斯(Florencio Campomanes)在蘇聯體育當局的壓力下,召開記者會宣佈取消比賽。歷經五個月,48場比賽,以及數千小時的棋局和研究,比賽結束了,沒有贏家。我們將不得不在六個月後再次回來比賽,而下一次將有24局的限制。卡爾波夫已經擺脫了眼前的危險,他可以滿足於能夠再保有頭銜一段時間。官方新聞稿稱,卡爾波夫「接受」這項決定,卡斯帕羅夫則是「遵守」這一決定。奇怪但準確的語義區分(舉行這場惡名昭彰記者會的體育酒店後來拆除了。然而,它的極權主義精神卻活在我的記憶中,而且越發地體現在莫斯科本身)。

除了對蘇聯和西洋棋政治的苦澀見解,我在比賽中也學到大量知識。卡爾波夫這位世界冠軍曾是我五個月的私人教練。我不僅學會他的下棋方式,現在我也深入接觸自己的思維過程。我越來越能識別自己的錯誤和犯錯的原因,並學會如何盡可能避免這些錯誤,以及如何改進決策過程本身。這是我第一次真正體驗到質疑自己而非依賴自己的直覺。

當第二輪比賽在莫斯科開始時,我不必再花上數月才得以奪下首勝;我在第一局比賽中就贏了。這場比賽仍是一場非常艱難的戰鬥,我在開局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落後狀態,但這次我不再是那個天真的21歲少年了。我已經修補好卡爾波夫在第一輪比賽開始時有效利用的漏洞。現在,22歲的我已經成長為精明的老將,成為世界冠軍,並持續15年保有世界冠軍頭銜。當我在2005年退役時,我仍然是世界上最高水準的棋手,但對於棋手而言,大多數的人都很難在41歲維持巔峰狀態,而我的許多對手都只有十幾歲。

瞭解整個過程

如果沒有卡爾波夫為我對自己的比賽和弱點上了重要的一課,我就不可能長時間處於巔峰狀態。這一課不僅僅是向我揭示了我的弱點,還告訴我尋找自己弱點的重要性。當時我並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但臭名昭著的「馬拉松比賽」讓我掌握到成功的關鍵。光有天賦不夠,努力工作和學習到深夜不夠,你還必須密切注意用來達成決策的方法。

自我意識對於能夠結合你的知識、經驗和才能以達到巔峰表現至關重要。很少有人會利用機會進行這類分析。每一個決定都源於一個內部過程,無論是在棋盤上,在白宮或會議室,還是在廚房的餐桌上。這些決定的主題會有所不同,但其過程可能非常相似。

由於西洋棋從小就是我生活的重點,因此我傾向於從西洋棋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的其他地方。我發現,那些從外面看它的人,通常對西洋棋給予了太多或太少的尊重。西洋棋既不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追求,也不是只留給天才和超級電腦的練習。為了讓我們更好地把握主要主題,下一章將首先快速瀏覽「皇家遊戲」(Royal Game)的一些概念和誤解。

塑造我生命的對手

阿納托利.葉夫根耶維奇.卡爾波夫

(Anatoly Yevgenyevich Karpov,1951年至今),蘇聯/俄羅斯卡爾波夫是第12位世界西洋棋冠軍,並在1975年至1985年期間持續蟬聯冠軍。他出生於蘇聯的茲拉托烏斯特(Zlatoust)。卡爾波夫迅速崛起、並在1975年獲得世界冠軍頭銜。但在當時,他並未真正打敗當時的世界冠軍||美國籍的鮑比.費雪;而是費雪在與國際棋聯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談判後放棄了自己的頭銜。也因為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取得冠軍,卡爾波夫覺得有必要證明自己的實力。因此他不但參加一場又一場的比賽,也贏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至今仍然保持著所有棋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記錄。

他在1978年和1981年成功衛冕, 兩次的對手都是維克多. 科爾奇諾伊(Viktor Korchnoi)。此外,卡爾波夫和我連續進行了五場世界冠軍賽,分別在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90年,共144盤棋。在這樣的馬拉松比賽之後,我們的成績不分軒輊:我贏了21場,卡爾波夫贏了19場,還有104場和局!這系列比賽普遍被認為是體育史上最激烈的對抗之一。

他總是謹慎地操作棋局,使西洋棋詞彙中引入了「卡爾波夫」這個形容詞。意指以有條不紊的、安靜的蟒蛇式風格下法來扼殺對手。

卡爾波夫自述:

「我這麼說吧,一盤棋可能以兩種方式繼續下去:其中一種是漂亮的戰術打擊,產生不遜於精確計算的變化;另一種是明確的局勢恐慌(positional pressure),打造具有微觀勝利機會的終局。而我會不假思索地採用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