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樂藝 耕讀田間陳士侯

職人

做過出版社美術編輯、攝影工作,拿過金鼎獎,30歲立定志向當畫家,來自臺中海線的陳士侯,在畫布上,找到他認為一生中最好的工作。

清水子弟 畫出金鼎

出生在清水區高美,身為家中老大的陳士侯,自幼跟著祖父在天未亮時下田務農,天亮後再去上學,因此知識就從田間與日常生活中取得,造就了陳士侯對於自然的特殊感受。愛畫畫的他從清水高中畢業後就北上國立藝專(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求學,退伍後拿著退伍金隻身在臺北打拚,為了生計他選擇在出版社擔任美編、製作插畫,更在1983年的金鼎獎中脫穎而出,以《華一兒童通俗文學》取得最佳優良讀物。

陳士侯在出版社時剛好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於是在順利購屋成家後,選擇在而立之年成為專職畫家。起初他以廟會文化做為主題,他開著車到處參與宗教活動,甚至時常睡在車上,只為將信仰的感動入畫,把八家將、宋江陣與燒王船等主題如同報導一般,在宣紙上呈現。

陳士侯輕鬆在瓷杯上勾勒出人物神韻。

精進自我 衷情田園

40歲那年陳士侯挑戰畫大畫,特別向工地借空地畫圖,用高2.5米、長18尺的大宣紙畫下十八羅漢。今年為了5月在港區藝術中心的個展,陳士侯更挑戰「工筆無大畫」的傳統,花了一整年時間畫荷花大畫。44歲那年,已在多處授課、辦過多次展覽的陳士侯,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系主任邀請,回到母校兼課教導工筆畫,但謙虛的陳士侯認為,即使他資歷豐富,但僅專科學歷畢業的他教導大學生,總覺得不夠「資格」,因此進入造形藝術研究所深造,更在第一年就完成碩士論文,還在當時的臺北縣文化局(今新北市文化局)演講廳發表畢業論文,兩年的研究所學業,也讓陳士侯更加確立作畫的方向。

50歲時,陳士侯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在大溪買下一塊農地,一切都是農村記憶的感召。童年與祖父務農的日子,每天接觸的鄉下生活、天然蔬果,成為作畫的養分。古代工筆畫為皇室貴族服務,故少畫蔬果,陳士侯的工筆畫就以此為題,原先他會特地開2小時的車回清水作畫,之後他想:乾脆買下一塊地,種什麼就畫什麼!朋友曾邀他畫南瓜,他便種了一整年的南瓜,又畫了一年才交出滿意的作品,「還有很多蔬果還沒畫過呀!」將臺灣能見到的蔬果畫盡已成為他今生的志向。

《絲瓜百吉圖》就是陳士侯鄉居隱逸生活的最佳寫照。

「有比畫畫更好的工作嗎?」陳士侯笑著說,時間走了,作品會留下來,作畫是能把時間凝結的夢幻工作,所以參與者也多,此時更要努力、堅持、耐得住寂寞,面對低潮時務必正面思考,抓住機會就往上跳,保持自己創作的熱情。題材選擇上他則認為應該要生活化:「千年儒釋道,萬古柴米茶。」人要生活才能講精神、才能做創作。今年65歲的陳士侯樂藝耕讀,透過畫作,留住時間、留住生活記憶、留住追求美學的純粹感動。

本文轉載自《文化臺中》,非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