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風景的呢喃

地方人文

你有仔細聆聽過,我們每天生活周遭環境的聲音嗎?無論是都市的車水馬龍、山林裡的蟲鳴鳥叫或是氣候變化產生的環境音,環境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聲音,構築而成的聲音景觀,其實蘊含著許多關於環境的訊息。但你有想像過,如果聲音變成了風景,會產生什麼樣有趣的化學作用?

聆聽日常的風景  珍惜歷史與記憶

《2021彰化國際藝術節序曲-聆聽風景》以聲景與地景為主軸展開,由9位藝術家以不同手法呈現的作品,聆聽在地特有風景面貌與聲響,為觀眾感官與地方環境創建新連結,是對於在地人文「風景」的再發現。

〈延聲—以彰雅化〉藉由觸摸發出聲響的互動性作品,充分展現聆聽風景的意象/彰化縣政府提供。

每天我們走出家門、推開窗戶的日常所見皆是風景,而對藝術家來說,學習描繪視覺所見的風景畫,是最基本的藝術命題。「國際藝術節是在風景裡的創作,所以作為國際藝術節的前奏曲,我們希望將特展的關鍵字定為風景。」策展人陳一凡教授說,過去我們認知的風景都是用觀看的,但如果能夠透過聆聽方式,會讓觀眾產生了好奇感。

策展人陳一凡教授向王縣長進行導覽解說。
〈泥毯# 12〉於展期接近尾聲之際,邀請民眾進入泥毯踏走改變作品,讓觀眾有機會也成為創作者/彰化縣政府提供。

為了讓《聆聽風景》與《彰化國際藝術節》互為呼應,特別把主題定位在風景,這個民眾從小經常創作的題材,也是每人生活中必定存在的元素,從簡單的主題開始出發,邀請9位藝術家,用不同的觀點,來讓大家看到風景的背後思考。

9位來自全臺各地的藝術家來到彰化共襄盛舉,跨越縣市、年齡、性別、觀點,及創作手法等界線,各自以攝影、手繪、田調、採集等手法,希望用不同方法去對簡單生活題材做不同的詮釋,讓風景深度能出來,增加更多想像空間,讓大家觀賞風景時換個角度,更能引發觀眾對於國際藝術節有更多不同的想像空間。

〈侵聲蔓延〉使用塑膠管作為媒材,藉由塑膠管傳遞外來種鳥叫、蛙鳴,甚至工廠機器運轉聲音/彰化縣政府提供。

透過藝術創作,主動聆聽在地獨特風景形貌與聲響的嘗試,試圖帶給觀眾屬於在地的風景與多種感官的豐富饗宴,讓人們對於熟悉的街道、體現在地歷史的建築、路邊的樹木、溪水、田野、隱藏於街市中的工廠,重新發現在於日常的美好風景,並打開對於現實的另類想像,為我們喚起鮮活的地方意識,進一步珍惜歷史與記憶。

跨媒材創作  共譜風景交響曲

〈城市的影像多寶閣-身體測量行動計畫〉 邀請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以身體作為測量環境的工具,再拍攝紀錄。

在規劃之初,策展人希望透過彰化縣立美術館這座優質場館,展出與國際藝術節接軌的藝術型態及創作主題。所以,《聆聽風景》特別以媒材多元性與活潑創作形式做為策展重點。另外,圍繞「彰化風景」主題,從外部觀看視角,9位藝術家作為觀察彰化的切片,再由多元切片組成彰化樣態。

在《聆聽風景》中,可看見藝術家們多元創作手法,包括:攝影、手繪、田調、採集、膠彩、聲音互動裝置等,藉由不同媒材表現各異其趣的作品。曾偉豪及蔡坤霖兩位藝術家,就大膽挑戰使用聲音進行創作,讓聆聽的概念成為展覽最吸睛的亮點。

曾偉豪作品特色是與觀眾的互動性,作品〈觀音 Watching the Sounds〉的圖像來自使用固定頻率25赫茲,將水面泛起漣漪的瞬間拍照記錄,並以導電油墨印製在木條。觀眾透過觸摸感受聲音的存在,而富有遊戲性的作品讓參訪者進入展場時,便打開各種感知與作品產生更深刻的互動性。

〈微風景1-9〉透過攝影記錄台灣特有的地景文化/彰化縣政府提供。

蔡坤霖是一位具有社會意識的藝術家。他觀察彰化這座城市在進步過程中,流失與增加了一些東西,如:外來種入侵。藝術家使用塑膠管作為媒材,以彰化三大外來種植物-「小花蔓澤蘭、互花米草和銀膠菊」的外觀融入設計,藉由塑膠管傳遞外來種鳥叫、蛙鳴,甚至工廠機器運轉聲音。這件作品被安排在動線最後,觀眾在最後以另一種視角切入自身熟悉的環境。希望帶給觀眾察覺土地處於被侵蝕的困境,然後能帶著反思餘韻回家。

〈種聲〉希望透過觀眾的互動創造樹林的意象,同時也藉由自然的景象創造數位的想像。

強化在地連結  創作反璞歸真

康雅筑的作品〈泥毯#12〉離開了人們慣性的視角,在地面上呈現,讓觀看變成有趣的動線。康雅筑使用八卦山紅土,讓創作結合在地自然環境,並經過訪談與田調,汲取了包括:扇形車庫、西螺大橋、鹿港織繡等經典彰化圖騰意象,作為設計毯子圖案元素。〈泥毯#12〉於展期接近尾聲之際,康雅筑邀請民眾進入泥毯區域,因踏走行為的介入進而變動泥毯具有規則的紋樣,此過程回應關於宇宙物質的週期與生命的循環概念。〈泥毯〉系列作品透過文化調查與概念,而轉換使用的紋樣與粉狀材料,作品不僅只在創造意涵與視覺呈現,更在於帶給觀眾一個新的身體經驗。

〈摩摩喳喳〉使用彰化紅土泥漿與穀糠作為材料,並和彰化養鴨產業連結,以當代抽象畫結構創作/彰化縣政府提供。
王惠美縣長與策展人陳一凡、王品驊教授與作品〈侵聲蔓延〉互動。

涂維政的〈城市的影像多寶閣-身體測量行動計畫〉,則是顛覆度量衡的標準。藝術家發起義工招募邀請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以身體作為測量環境的工具,再拍攝紀錄。「參與居民在過程產生許多互動,像是重新檢視空間存在狀態與身體可能性。」這項連結遊戲、身體與環境的〈身體測量行動計畫〉,亦是對文化特色思考,以及和其他城市比較獨特人文面貌的「城市雕塑」。

沈昭良以電動舞台車為主題的〈STAGE〉系列。「攝影本身是很現場感的,跟拍舞台車則帶有田野紀錄的性格。舞台車是台灣特有美學,也是台灣鄉村常見的草根景觀。特別的是,畫面中本該熱鬧的廟會卻空無一人,攝影師在現實狀態拍出了超現實效果。」觀眾透過攝影師鏡頭,能在不同距離感下,重新認識熟悉的文化表現。

同為攝影作品,還有曾文鵬〈養雞場〉。不同於電動舞台車演繹彰化入夜後的精彩,〈養雞場〉則記錄農業大縣的白日風光。陳一凡教授指出,在曾文鵬鏡頭下觀眾看見不同於過往,具有工業化特質、高產量的現代農業景觀。同時,藉田調方式在不同場景拍到的相同畫面,都是另一視角下的彰化風貌。

取材自當地  呈現在地力量

膠彩原理是將礦物或泥巴等自然材質磨成粉,加入膠後成為材料。有兩位年輕藝術家使用膠彩創作,許瑜庭〈摩摩喳喳、紅色的土〉是藝術家長期踏查的累積,使用彰化紅土泥漿與穀糠作為材料,並和彰化聞名全國的養鴨產業連結,以當代抽象畫結構創作出日常感十足的「紅土鹹鴨蛋」。作品遠看是幾何形抽象畫,近觀則可發現在地特色的肌理材料,使膠彩創作反璞歸真。

葉玉珠〈家屋重建計劃〉則詮釋了藝術家對「家」的想像和組建,透過她的視角重新建構心目中的生活場景。在疊合真實與虛幻、結合自身經驗與生活空間的作品,喚起觀眾心中最美好的那一塊記憶。

葉佩如在南郭郡守宿舍群的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垢圖計畫〉,這件作品被賦予承先啟後的角色,不只串聯先前執行案例的脈絡,並開啟後續的國際藝術節。本次展出作品,是原計畫6件公共空間環保塗鴉創作其中1件。除了一比一複製牆外,也把當時過程紀錄剪成影片,呈現在地力量是如何保存與活化地方。

承先啟後  串聯藝術能量

過去國外曾經有項研究顯示,民眾參觀美術館與哪一項生活經驗最接近,最多數人的答案是「上教堂」,這也代表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如同上教堂一樣非常嚴肅且神聖的,過去的藝術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存在。如今當代藝術是非常多元有趣的,希望與觀眾拉近了距離,甚至歡迎你伸手去觸摸,靠近去聆聽互動,透過遊戲去共同參與創作,讓我們都有機會成為藝術家。

《聆聽風景》透過一場感官和藝術創作互動的當代藝術饗宴,藉由藝術家的觀察視角與精心設計,並且在觸覺、聽覺、視覺等感官體驗引領下,提醒我們去心去聆聽日常,珍惜每個當下。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