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歲月 風華再現 小西巷弄美學

地方人文

距離彰化車站不遠的小西巷,因地利之便,早在日治時期即形成棉布業批發聚集地。爾後,更帶動了針車行、針線行、成衣加工,乃至相關批發百貨產業的發展,成為與「台北迪化街」、「台南大菜市」齊名的「三大布市」。

為了重現當年一時無兩的繁華榮景,彰化縣文化局特別邀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合作,一同推動《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小西巷弄美學》,期望透過藝術創作喚醒在地記憶並重現歷史璀璨風華。

〈石破天驚、勇往直『錢』〉結合散布巷內的「雨滴錢鼠」 與展示古城門與古道的「古城壁畫」帶給小西巷新的氣象/彰化縣政府提供。

老巷弄裡的新藝思

當在歷史長河中檢索彰化市的演進脈絡時,小西巷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字,也代表彰化人的共同記憶。經歷大起大落的小西巷,有著深刻的歷史紋理與人文厚度,布店街、旅社巷、醫生巷、吳氏家祠、高賓閣、八卦園大旅社、彰音精工廠…等關鍵詞,以及吳弼、謝雪紅、楊克煌、杜錫圭等歷史名人,都是彰化人共有的記憶與榮耀,也賦予了小西巷可取代的獨特魅力。

現今的小西巷雖已不復當年繁華,環境地景亦漸顯老態,然藝術作為柔軟的介質,正能喚起、縫合、創造空間的想像力與可能性,彰化縣政府推動「小西巷藝術介入計畫」,試圖在美化空間的基礎上,透過藝術創作延續地方的故事,連結、喚起「地方」的記憶、情感,在頹傾的空間(space) 中錨定地方(place) 的深度,進而誘發認同與想像,探索以美學與創意重塑小西巷面貌的可能性。

〈相釦〉以布疋、拉鍊、鈕釦創作,從現代的縫隙看見過去歷史的足跡/彰化縣政府提供。

《小西巷弄美學》讓歷史與藝術激盪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街景,彰師大美術系師生發揮藝術才華,與在地居民、藝術家協力施作,以藝術創作妝點這條充滿歷史光輝的巷弄。不僅如此,地方故事亦藉由藝術得到延續,同時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美感。而美化後的空間,也再次連結起小西巷與彰化人的情感與記憶。經由藝術創作妝點的小西巷,將成為彰化市一日遊的另一個旅遊勝地。

當藝術融入歷史 走入生活

「小西巷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但因時空背景變遷而顯得老舊。歷經半年多的策畫與創作,透過裝置藝術手法使景觀得到更新。」談及《小西巷弄美學》推動契機,策展人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陳一凡教授指出,本次策展受到彰化縣文化局邀請,同時結合彰師大《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進行大學社會責任的參與,結合課程實施,達到學用合一的目的,並結合公部門、學界、民間的力量共同完成,為大學社會責任之實踐及影響力之擴散的極佳範例。

〈虹揚慶豐〉以彩虹意象創作,提供殘破空間詩意的想像/彰化縣政府提供。

《小西巷弄美學》創作者包含林芯如、許淳珺、徐麗雅、李翊如、張伊廷、葉玉珠、許嫚真、柯頌葳、陳信正、游楚軒等十位碩士班同學,並邀小西文化協會、彰安國中、彰化藝術高中、奇卜藝術工作室共創,共完成〈相釦〉、〈綿延〉、〈虹揚慶豐〉、〈石破天驚、勇往直『錢』〉、〈霓虹時光機〉等5 件公共空間創作。

小西巷過去是販售布料、拉鍊、鈕扣等商品的重要市集,因此〈相釦〉以布疋、拉鍊、鈕釦為創作媒材,邀請參觀者從現代的縫隙看見過去歷史的足跡。布料的風格紋理象徵不同使用族群與年代,以拉鍊將之結合,象徵小西巷的文化融合。

〈綿延〉是指讓文化的延續及傳承,彰化位於鐵路山海線的交會處,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因此作品以台鐵列車為發想,透過車廂營造一種時空旅行趣味感。車廂窗戶分別由彰安國中美術班、彰化藝術高中美術班,以及小西在地的奇卜藝術工作室的師生共創,以在地孩子的眼光去描述彰化的歷史、文化。

過去小西街上也有許多旅店與批發商號,為眾多商者小販至中部地區批貨所駐停的重要據點,因此旅店商號林立,熱鬧滾滾。為了重現當時繁華的景象,〈霓虹時光機〉透過當時林立的商號招牌與新舊地景的結合,呈現過往年代的繁榮,帶領觀眾進入往日小西巷繁華的時代風光中。

〈綿延〉以列車為發想,透過車廂營造一種時空旅行趣味感。

慶豐門是舊彰化城的西城門,西門自古以來即是商業繁昌之地區,〈虹揚慶豐〉以彩虹為意象創作,利用彩色魚線與五金配件,搭起彩虹網,呈現早期小西文化中「布市不見天」的特殊意象,在殘破空間中創造詩意的想像,藉由彩虹往上祈求平安,共譜〈虹揚慶豐〉之繁盛貌。

日據時代形如卵石的城門與城牆因改正被拆除,但彰化車站緊鄰小西街旁,更讓小西街人聲鼎沸,旅店、酒家、餐廳林立,後來更成為中部最大的布業批貨市場,直至80 年代才逐漸沒落。〈石破天驚、勇往直『錢』〉,結合散布巷內的「雨滴錢鼠」與展示古城門與古道的「古城壁畫」,賦予新人耳目的街區面貌,希望漫遊的錢鼠與旅客帶給小西街新的氣象。

巷弄美學 延綿不絕

策展過程中,策展單位在作品擺放位置及風格選擇花了相當多心力,因為創作者必須換位思考,真正地關切在地居民生活,才有能力創作出值得存在於小西巷弄三至五年的作品。所以,在計畫開始前會進行充分地田調場勘,一方面透過居民介紹加深創作者對在地的了解;另一方面,則是藉由大量資料的蒐集以及向文史工作者請教,將爬梳整理出的歷史脈絡以「說書」方式呈現。

邀請彰安國中美術班、彰化藝術高中美術班,以及小西在地的奇卜藝術工作室的師生們一起共創《小西巷弄美學》/彰化縣政府提供。

「越是深入了解彰化這座城市,會對城市美學產生不同想像。它不見得是大刀闊斧的改變,而是需要一種溫柔的介入或陳述。可能是在老巷弄中添加了一些創意,或者在某個轉角多了點驚喜,把這座城市的精采告訴更多人。」陳一凡教授如是說。

從南郭宿舍群活化到小西巷藝術妝點,彰化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以彩繪、裝置藝術等手法對社區環境進行改造,進而帶動公民美學提升,並引領民眾關切住家周遭環境,凝聚共識。在藝術作品引路下,再次看見被歲月淡忘的美好時光。

本文轉載自《彰化味》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