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最大輸家》德國新總理上任100天 未來命運已掌握在「北溪2號」及普丁手裡

國際政治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22日表示,鑑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德國決定中止俄國直通德國的爭議天然氣管線「北溪2號」(Nord Stream 2)認證審議程序,言畢不到24小時,普丁正式下達軍令開戰,尷尬的是,蕭茲曾在去年12月表示,「北溪2號」是一個「私營部門項目」,審批過程「無關政治」,局勢的演變如今讓「北溪2號」難以置身事外了。

2021年12月8日,社會民主黨(SPD)領袖蕭茲(Olaf Scholz)當選新總理,為梅克爾領導下16年來的保守政黨主政畫下句點,但他卻馬上面對了「北溪2號」的問題。

即便還沒開通,但目前德國對外天然氣的依賴分別是俄羅斯的55%,其次是挪威的30%和荷蘭的13%,俄國迄今為止是德國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這凸顯了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德國五成以上天然氣來自俄國,「北溪2號」將加劇依賴

俄國入侵烏克蘭,恰好擊中了德國的軟肋,德國對所有牽涉其中的國家都尷尬,近年來,德國為穩定經濟提供給烏克蘭約20億歐元援助,是該國最大的外援,烏克蘭不論是其貨幣、還是政經情勢承受巨大壓力,但德國也需要俄國的「北溪2號」,這可能會使情況進一步複雜化。

再者,德國也沒有向烏克蘭提供大量軍事設備援助,即便愛沙尼亞想借境德國運輸武器到烏克蘭,也沒有被通過。但背後還暴露了一點,德國自己的軍事能力能否支援烏克蘭的問題,德國媒體報導嘲諷說,「那1千具的軍用夜視鏡在哪?」意思是,德國聯邦軍隊的裝備也不見得能支應。

德國夾在烏克蘭、俄羅斯、北約、美國之間,在對歐洲關係部分,開戰之前,德國總理蕭茲接待了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以及丹麥和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的政府首長。

(更多信傳媒新聞:光洋科經營權之爭提前落幕》台鋼出清4萬張持股 森鉅成最大法人股東

俄國入侵烏克蘭,左右德國在歐洲棋盤上的任何一步

歐盟理事會主席在柏林,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以所謂的諾曼底形式在德國和法國人的主持下進行了長達10小時的諮詢級對話,期待和平解決烏克蘭東部問題。

德國媒體報導,德國總理蕭茲盡可能避免德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成為基輔和莫斯科政治博弈的籌碼,報導指出, 歐洲盟國和美國驚訝地發現,德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試圖將尚未投入運營的「北溪2號」排除在對俄羅斯制裁名單之外。 

俄國正式入侵烏克蘭之後,有網友諷刺當時簽約北溪天然氣管的前德國總理梅克爾手上沾滿烏克蘭人的血,實際上,德國援助烏克蘭超過50億美元,正處於尷尬的狀態。(圖片來源/翻攝自推特)

蕭茲曾在去年12月表示,從俄羅斯到德國穿過波羅的海的管道是一個「私營部門項目」,審批過程「完全不涉及政治」。甚至在和美國總統拜登的聯合記者會上,蕭茲盡可能的不說出「北溪2號」這個詞,被媒體諷刺為如同小說哈利波特中的「佛地魔」,這個字眼。

俄烏衝突顯示德國兩大弱點,能源和軍事能力

但蕭茲還有政治盤算,如果德國應該為了普丁必須終止「北溪2號」,那麼美國政府是否也該叫停在俄國合資的石油公司?

「北溪2號」和俄國入侵烏克蘭,幾乎同時暴露了德國兩大缺點,能源和軍事能力,在這個事件當中,政治觀察家密切關注,德國在傳統歐洲英國、法國三駕馬車之中,是否開始落後了?這個問題,也幾乎等同德國在北約中的地位。

還有,過去梅克爾非常的親中,但這次中國已表明支持俄羅斯,那麼德國在中國的汽車、機械、工具機巨大市場,是否也會變成另一條中國版的「北溪2號」?

德國內部也有親俄派,總理面對內外夾擊

德國媒體分析指出,面對德國內部,蕭茲還得跟德國前總理施若德(Gerhard Schroeder)保持「適當」的距離,因為施若德從2005年起擔任「北溪2號」股東委員會的主席,他和俄國總統普丁有非常好的私交,蕭茲不能和他過近,也不能太遠。

此外,德國工業界也非常關心確保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不會負擔過重。 儘管烏克蘭危機惡化,東歐經濟關係委員會仍堅持蕭茲應與俄羅斯進行經濟談判,傳統上每年舉行一次。

俄國入侵烏克蘭暴露了德國的弱點,一個在能源依賴、一個是軍事能力無法趕上俄國。(圖片來源/翻攝自UNN)

礙於武漢肺炎疫情,20位德國公司總經理、CEO不想像往常一樣在莫斯科或索契與俄國總統會面,而只想在視頻會議上進行虛擬會議,而且今年的日期已敲定在3月的某一天。

蕭茲才上任100天,未來命運似乎已經決定了

難道才上任不到100天的蕭茲命運,早就被「北溪2號」決定了嗎,也許還有點轉機,德國媒體《tagesschau》指出,自去年 12 月以來,美國已超過卡達,成為全球最大的 LNG(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據《彭博社》報導,去年有超過一千艘載有液態天然氣的貨船離開美國,其中一半流向亞洲,3分之1流向歐洲。

俄國入侵烏克蘭之後,可能引發歐洲一連串的軍備競賽,能源、地緣政治、政治經濟角力多重議題的交錯,德國現在可能開始後悔在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的時候沒有做出正確的回應,「北溪2號」已經不是單純的能源議題、德國追求「零炭」問題,而可能將觸發德國全面檢視整體國家政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