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控制全球七成供應量 俄烏戰爭導致晶片關鍵氣體原料供貨不穩定 

台股

俄羅斯自2月24日軍事行動侵略烏克蘭以來,加劇全球晶片短缺的擔憂,因為烏克蘭是晶片製造所需的稀有氣體和貴金屬的重要產地,台灣和南韓大型晶片製造商正在密切審查內部關鍵工業氣體的庫存。

即使晶片可能再度短缺,但美系外資最新報告考慮地緣風險、宏觀經濟波動,以及發達經濟體將啟動升息循環,帶來負面影響恐達12%~15%,一口氣將台灣7家半導體廠平均獲利預估下修20%,並調降目標價,7家公司包括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聯發科、矽力-KY、日月光、京元電。

聯電和世界先進今年來下挫逾15%

外資雖重申台積電的評級為買進,但目標價則是由1,050元下修至855元,受此影響,台積電今年來累計跌幅為5.7%,上週五跌破600元,收在595元,創新年新低,市值跌至15.43兆元,比1月中旬高價688元的市值17.76兆蒸發2兆元台幣。

另外,聯電今年來累計下挫15.8%;因聯電遭美系外資從亞太強烈買進名單移除,目標價由114.5元大砍至71.2元,但重申買進評等。另外,世界先進今年來下挫16.2%,目標價遭外資由173元降至138元。

美系外資的報告警告,未來恐將升息,在高利率環境下,股市估值將被壓低,因而,重新評估台灣半導體股的評級,決定下修追蹤的相關個股獲利,平均下調20%。

台積電和聯電定期對所有關鍵材料進行風險評估

惰性氣體恐缺貨,也可能影響短期半導體股表現。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最大和第4大晶圓代工廠商台積電和聯電4月24日就緊急聯絡關鍵氣體供應商,以確保供應順暢。

俄羅斯2月24日入侵攻打鄰國烏克蘭之後沒多久,這家兩晶圓代工廠就聯繫供應商。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知情人士表示台積電和聯電會定期對所有關鍵材料進行風險評估,並審慎確保手上或通過合約確保氖氣和氬氣等最重要的氣體供應量長達一年。他們說,自大流行以來,這些公司也在尋找這些惰性氣體的替代來源,以確保生產不中斷。

另一家主要晶片製造商力積電告訴《日經亞洲評論》,該公司內部庫存連同與供應商的合約,保證至少有6個月的關鍵氣體供應量。

台積電供應晶片給所有全球頂尖的晶片設計公司,包括蘋果、谷歌、高通和繪圖晶片商輝達(nVidia),而聯電則是供應晶片給三星、高通和許多其他公司,力積電的客戶包括荷蘭恩智浦(NXP)、Omnivision和日本瑞薩電子。

烏克蘭主要供應氖、氬、氙和氪

烏克蘭和俄羅斯是用於晶片製造的稀有氣體和貴金屬的重要來源。包括烏克蘭主要供應氖、氬、氙和氪氣,以及俄羅斯生產的六氟丁二烯(C4F6)和鈀金。

根據研究公司 TrendForce數據,烏克蘭控制全球70%的氖氣供應量。

據半導體產業高管稱,氖氣體用於光刻,這是晶片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步驟,而氬氣用於蝕刻,這是製造各種類型晶片的另一個重要步驟。

全球第二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南韓海力士(SK Hynix)表示,該公司有足夠的氖氣貨源,執行長李錫熙(Lee Seok-hee)上周指出,沒有必要過分擔心這一點,因為我們已經提前為此做好準備。

儘管如此,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評論》,鑑於烏克蘭與俄羅斯衝突可能變為長期戰爭,該公司計劃讓採購來源多元化。

半導體大廠計劃讓採購來源多元化

聯電的財務長劉啟東對《日經亞洲評論》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聯電製造商增加關鍵晶片製造材料的庫存,長期以來也在尋找更多供應商。他補充說,聯電會密切關注烏克蘭局勢,並與供應商保持密切聯繫。台積電告訴《日經亞洲評論》,目前不予置評。

烏克蘭危機爆發之際,半導體產業經歷一年多零組件短缺的局面。新冠病毒大流行加劇組件緊縮、勞動力短缺和船舶物流運送擁堵港口,廠商還遭受材料成本升高、設備和材料交付時間延長的困擾。

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帕特爾(Dylan Patel)解釋說,由於2014年俄羅斯出兵佔領克里米亞半島,曾引發俄羅斯-烏克蘭緊張局勢,有了那次的經驗,這次大多數晶片商特別讓氖氣庫存保存在高水位,供應商還開發使用回收氖氣的方法。

「長期衝突的風險仍然存在,但假設烏俄的實體生產設備沒有損壞,或者如果它們被損壞,不是長期的損壞。就不會出現嚴重的氖氣短缺。」帕特爾說。

美國和法國氣體供應商產品也可替補

少數氣體供應商如美國的Air Products和Linde、法國的Air Liquide買進惰性氣體,對氣體進行純化和液化,然後將這些氣體供應給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等全球大小晶片商。

「影響的規模將取決於這場戰爭持續多長時間。」一家晶片設備商的高管表示,該製造商為眾多全球晶片製造商供應設備。

「像台積電這樣大的晶片商通常有較高的庫存,來支持生產不中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事如果拉長,資源較少的中小型晶片商會開始感到供應緊張。」高管說。

從長遠來看,軍事專家蘇紫雲表示,由於地緣政治風險,美國等國已經體認到需要尋找稀土和貴金屬的替代來源。他補充說,在北京2010年切斷供應後,日本也意識到有必要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現在越來越多國家明白,掌握更多供應鏈控制權的重要性,供應商也對疫情或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干擾供應鏈變得更加謹慎,與過去相比,各國思維方式有所轉變。」蘇紫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