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小農》生物炭 古老又創新且富爭議的東西

努力小農

近百年來,考古學家巴西亞馬遜雨林盆地,南美等國家都發現了「黑土(Terra Preta,葡萄牙文)」。早期黑土被認為是因安第斯山火山,或是湖泊沼澤沈澱造成的,但近年發現因為土壤中的炭成分與陶器中的炭相同,所以判定是人為大量產生的。

黑土的前世今生

和一般熱帶經過耕作、動物擾動的Oxisol(氧化土)比較,黑土含有較高的碳的成分,而生成的年代可以推演到4,500年前,當時的人類的行為如何改變了氧化土,變成黑土,還是一個迷,或許就像很多原住民使用火耕的方式有關,但是迄今都沒有定論。

因為土壤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問,存有太多不確定變數,到底黑土是否就能夠幫助作物生長、健康,也有不同的論據,也沒有非常具體的結論。

不過生物炭可做為「減碳工具」,已被許多人接受,因為從簡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可以判斷,很有將碳封存起來的潛力。

植物光合作用是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加上根部吸收的水,在葉綠素經過光反應(需要光能作用)和暗反應(不需要光能作用)合成六碳糖(葡萄糖),再經過植物的生理作用,轉化成植物體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在缺氧環境下,經過超過350度高溫的熱裂解,部分會成為可燃的生物氣(Biogas),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小的碳分子,也被稱為「合成氣(Syngas)」釋出,而有一半左右的生物質會轉化成堅韌的生物碳。

生物碳的結構是多環芳香羥結構,由於連續的苯環結構,生物碳本身不容易產生化學變化,而以碳分子的形態長期存在。

生物炭只是統稱,生物碳強韌的結構,半衰期可達一、二千年,也就是今天做出1公斤的生物炭,要一、二千年,才會變成0.5公斤。

正因生物炭有如此「頑強」的特性,有些人把生物碳當成「塑膠」,生物碳會粉碎變成微粒,像奈米級的「碳黑」,就有人把這些炭微粒比作塑膠微粒,會造成環境污染。

相對的,一般有機分子,如果氧化就全部變成二氧化碳,例如急速的氧化 ---- 燃燒,或是慢速的氧化 ---- 腐爛,都會把碳釋放到空氣中。如果有機分子在無氧環境下,或是經過白蟻的消化,碳就變成甲烷釋放到空氣中,甲烷的溫室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8倍。

而生物碳能夠有一、二千年的半衰期,就很能達成「碳封存」的使命,大量將二氧化碳封存在土壤中。

左圖是植物的碳循環,幾乎100%的碳循環,從空氣進入植物生界,再進入空氣。右圖則是增加了無氧裂解,將植物體裂解成生物碳,大約有一半氧化產生能源,再成為二氧化碳,另外有一半則變成固碳作用的生物炭,可以長期封存在土壤中。(圖片來源/biochar.org)

生物碳成研究顯學

由於全球氣候變遷研究已是勢不可擋的熱潮,近年國際學術界研究生物炭也成為顯學,就連英國103歲的科學家James Lovelock都認為生物炭是減少溫室氣體的必須手段。James Lovelock發明電子補捉偵測器,可以偵測氟氯烷,才能發現臭氧層破洞;他以「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而聞名於世,除了是科學論述外,也是新世紀運動重要的經典,他認為地球是一個超級有機生命體,具有自然復育的能力。他也認為核能如果能夠安全使用的話,也是解決氣候變遷的好方法。

更有很多生產銷售生物炭的新創企業誕生,甚至把生物炭當成萬靈丹,有各種不同的宣傳辭藻,不少人深信不疑,但也有些人嗤之以鼻;正如前面所說的,土壤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我們不應該拿短期生物炭的一、兩件事就作為論據反對或擁護之。

雖然在國際上生物炭炒得火熱,台灣也有一些人在推動,但是目前生物炭還沒有成為國際減碳正式的方法學,因為生物炭的原料來源,製作方式、過程與環境,土壤特性,植物特質,使用方法、用量、混合成分,以及氣候因素,都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

但是有一些生物炭的好處是無法否定的,而台灣總體而言,是一個生物炭的處女地,如何適當引進,妥善運用,防弊興利,是未來台灣農業減碳的必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