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嘔吐、心灼熱感...「這8類族群」小心較容易有膽結石

醫療保健

膽囊是一個附屬於肝外膽管的膨出器官,正常狀態下可儲存肝臟所製造分泌的膽汁。隨著飲食的日漸西化,使得罹患膽結石的患者有日益增多的趨勢。臨床上有80%被意外發現有膽結石,一旦出現症狀時就必須提高警覺。根據統計,家族中有膽結石病史、膽固醇過高、肥胖、多次懷孕的婦女、中年婦女、嗜高膽固醇食物、嗜油膩食物、嗜甜食等較容易罹患膽結石。    

膽結石依構成成份可分為三種主要型態:膽固醇結石、色素結石及膽固醇與色素合成的混合結石。不同位置可分成3種,在膽囊內叫膽囊結石、在總膽管內叫總膽管結石、在肝內膽管叫肝內結石。引起發炎時的症狀如:進食油炸或脂肪性食物後上腹絞痛、右腹脹痛有時會反射至右肩膀或肩胛處、噁心、嘔吐、心灼熱感、黃疸、茶色尿、皮膚搔癢、腹部脹氣、灰色便、脂肪瀉等。可藉由藥物(膽汁鹽藥錠Ursodiol)溶解膽固醇結石、外科手術、內視鏡取石術及飲食療法等方式治療。

如何預防?    

1. 日常生活上應慎選飲食並減少富含脂肪或高膽固醇食物。

2. 有糖尿病之病人因較常併發膽囊結石,故應積極控制血糖。

3. 應避免長期空腹節食之減重方式,因會影響膽汁的化學平衡。

4. 也應避免濫用荷爾蒙避孕藥,會增加膽汁中之膽固醇濃度而造成膽結石症。

預防和治療膽結石的飲食原則為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飲食內容需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及高纖維。在限制脂肪攝取時應少吃油煎、油炸的食物,特別要控制飽和脂肪的量,因為飽和脂肪會促進體內膽固醇的合成,使膽結石更嚴重。

此外應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去皮、去油脂的瘦肉是較好的選擇,可選用低(脫)脂奶以避免脂肪過多。除減少油脂,也要控制直接自食物獲得的膽固醇,對於高膽固醇的食物要避免食用,如內臟類、魚卵、蛋黃、紅肉類等。另外維生素A和E對於預防和治療膽結石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因此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黃綠色蔬菜,並補充維生素E。   

無症狀膽結石病人可採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的飲食,並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追蹤,加上規律的運動,使你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原文作者為新光醫院胃腸肝膽內科病房護理師 劉明笉,本文轉載自第364期《新光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