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觀光業快滅頂 業者吐苦水:旅遊業慘遭放生形同「被拔管」

民生消費

疫情延燒超過兩年,對國內旅遊業造成重大影響,在今日國民黨智庫舉行的座談會中,觀光旅遊業者大吐苦水,其中台灣國際觀光救援服務協會理事長許高慶表示,台灣應該向國際接軌,解封國境。他指出,海內外的旅遊相關配套措施旅遊業者已經陸續完成規劃,只等政府開放。

他認為,政府不應該在疫情好的時候就問業者「準備好了沒有」,但是在疫情有變化的時候,又對業者沉默,旅遊業都等不到一個明確的時間點,不然就會向帛琉旅遊泡泡的案例,政府變卦讓旅遊業行程大亂,變成一個失敗的案例。

許高慶指出,旅遊業苦得要命,還不了錢的一大堆,他希望政府要因應國外疫情變化及國內滾動式開放,可以先採取旅遊泡泡模式,如先啓動台日雙向旅遊,可以逐步考慮開放國門,讓國人走入世界,也讓各國來台,雙向互動,穩定台灣全民經濟發展。

許高慶呼籲執政者,要為國家及國人取得最佳的政策,相信政府的防疫醫療條件,些微的不便,取得全民經濟生存的價值,就是好的政策。

旅遊業大幅衰退呈「休眠」,甚至推出畸形產品

旅行業國民旅遊發展協會前理事長賴俊傑表示,全台灣的旅行社包含總分公司在內3823家、將近四千家,但是很多業者都已經是「休眠狀態」。依經營業務型態分類有出境旅遊(outbound)、入境旅遊(inbound)、國民旅遊(Domestic),目前只剩下國旅的業務是呈現相反的曲線,但是這僅限於跟inbound、outbound的比較級。

賴俊傑表示,若是跟在疫情前的國旅比較,仍然是呈現衰退的。他指出,目前在只有國旅能做的狀況下,所有的旅遊業者全部都投入在國旅,僧多粥少,也產生了一些變形的的產品,甚至是畸形,例如,在各地方縣市政府的推動國旅人次績效之際,有許多的獎勵補助及行銷方案,而在衝量不升質的狀態下,也出現了很多低於行情甚至賠錢出團的旅遊產品,再變形由獎勵補助及行銷支出來填補。如此顯而易見地造成雙輸的局面,旅客玩不出滿意度,旅遊業者賺不到營業利益。

賴俊傑認為,目前國旅業者業面臨到很多新的挑戰,像是成本增加,墊高了旅遊的價格,再加上旅遊人才的流失,若是時間斷層過大,勢必要用更大的資源去補足原本的能量空缺,更遑論進步為未來以觀光立國的挑戰,如今已達到營運甚至是生存的臨界點了。

賴俊傑表示,期待各界能再給觀光業一個喘息的空間,也期望能夠天降及時甘霖,啟動補助6.0的實施辦法。他指出,之前的五倍券及旅遊券對於旅遊業者實質上的進帳不動如山,觀光業期望能夠提供40團的旅遊補助,平假日適用,預算來源建議可撥用特別預算,先讓旅遊業動起來,觀光人潮帶起來。

質疑政府怠惰,旅遊業遭放生形同「被拔管」

凌越生醫公司董事長陳作範表示,所有防疫措施都應建立在風險管理上,依據科學與數據來做事;針對Omicron,隔離是最保守的作法,台灣應有足夠的手段來防範與因應。Omicron的潛伏期短,加強檢測綜合抗體次數,就能將病毒先阻隔於國門,也就能如國外先進國家縮短隔離時間。

台灣觀光發展協會副理事長柯牧洲指出,這兩年,旅遊業的人才已經損失了將近七成。可是,行政院發言人曾經說:「開放不是時間問題,而是要看客觀的條件。」指揮官陳時中在本月22日也提出「台灣開放看3指標」,即期待未來有更好的藥物、國際疫情下降、病毒變異更加輕症化。但是這些說法,完全是把觀光旅遊的未來交付給上天。

柯牧洲認為,政府應該要增加醫療能量,但是因為政府怠惰,缺乏科學性討論,造成政策反覆不定,始終給不出邊境解封的時間表。他表示,旅行公會之前提出「357」邊境解封建議、「入境團體指引」及「出境團體指引」,但是指揮官卻提「753」,至今不理會公會,難道是要旅行產業跟著陪葬嗎?旅行產業去年9月之後如同被放生,眼見紓困5.0當中沒有旅行業,整個產業好像「被拔管」。

柯牧洲表示,交通部給觀光業的補助累計463億,占總預算8400億的5.5%,但邊境不解封的話,每年帶來7100億的觀光損失,政府應以海嘯第一排受創最深,回復最慢的旅行業為優先對象,給予營運資金及4成薪資補貼至開放入出境旅遊為止。

呼籲政府洽詢業者意見,避免春節朝令夕改窘境

中華民國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卓倩慧認為,主管部會應該建立常態性溝通管道,在訂定與實施相關政策前,能先洽詢業者的意見,使政策能更貼近民意,避免產生如同今年春節簡易專案朝令夕改,使得業者無所適從。

卓倩慧表示,春節突然從14天變成「7+7」的時候,讓旅遊業的安排大亂,因為防疫旅館需要清消、空置,才能重新安排入住,從業人員的人力配置也要重新安排,這些突如其來的改變都讓業者兵荒馬亂。

卓倩慧指出,邊際開放是兩刃性的問題,她認為政府不敢開放的真正原因,是由於台灣目前12歲以下的孩童仍未施打疫苗。她表示,開放國境攸關國家的 經濟、人民的生存,是勢在必行的,她認為目前要以「幼童疫苗」為優先討論議題,國外也陸續開打中,建議政府應該趁早布局,唯有把各年齡層的疫苗涵蓋率全面拉高,才能儘早恢復正常生活,也才能放心開放邊境。

UN估疫情2024緩和,憂未來兩年觀光業「蹲馬步」

卓倩慧也同樣表示出旅遊界的憂心,希望政府在各項防疫配套措施完備前提下,可參考國際趨勢,以定點試辦方式,適度開放國際旅遊,在保障社區防疫安全下,扶植國內觀光相關產業。她憂心地說,依照聯合國預估,疫情要到2024年才會逐漸緩和,如果要想回到2019年的水準,未來2到3年都要有「蹲馬步」的準備,希望政府要為人民調整體質、超前佈署。

遊覽車品質保障協會秘書長馬建華認為,遊覽車在疫情之下的損失非常慘重,如果把車輛報停駛,但是很多費用都還是要支出,最需要的還是客源。她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要提升疫苗施打率,建立限制及嚴控危險因子。同時,政府要明訂「旅遊專用」消費券或是補助措施,帶動觀光,旅遊相關產業才能活下去。對於旅遊業的損失,馬建華希望政府能減免遊覽車業全年汽車燃料費及牌照稅,讓業者降低損失,紓解業者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