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筆記》人命何辜 誰有義務為防疫政策被活活犧牲生命?

新冠疫情

(讀者投書-作者為林白水。本文不代表《信媒體》立場)

蒼蒼蒸民 誰無父母

布奠傾殤 哭望天涯 ……唐李華

2022年4月19日,中和兩歲童重症死亡,多位家長至疾管署抗議政策慢半拍。而這位讓人鼻酸遺憾的憾事之所以發生,原因就是確診Omicorn。Omicorn是不是病毒量低,看來並不如此。雖然台灣重症比例仍低,但中、重症仍會產生,值得所有人重視。

每個生命都應該受到尊重

台灣防疫,在一句與世界同軌,一句新台灣防疫模式下,江河日下。台灣確診列車,日日攀高高,重症不斷增加,醫護也漸次受到感染,然後所有防疫,就是做而不宣的與病毒共存。事實上這種與病毒豪賭的防疫方式,雖有國外當借鏡,但當中要犧牲多少無辜人命?這些人命都該活活被犧牲?!只為了執政者口中的理想?或政策目標?!

雖然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國家執政者,會草菅人命,但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畢竟人類對Covid-19 所知道的不多。根據國外報導,Omicron 新冠病毒追求有可能的生存出路,是不斷重復感染宿主。南非預印本的數據,每波變異(Beta、Delta)都會有再感染的浪潮。於此同時,印度疫情悄悄升溫,一個全體大多有抗體的區域居然會升溫,有沒有變異株進入再感染,目前並不知道。就南非2021年11月1日至2021年11月27日所統計的「第4波」對第1波期間的再感染與原發感染的風險比為2.39(CI95:1.88-3.11)。人群證據表明,Omicron 變體與逃避先前感染免疫的能力有關。……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醫院主治醫師姜冠宇

事實上,Omicron死亡人數打敗其他變異株,台灣本土疫情升溫,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分享,統計最近2個月,香港、南韓、澳洲、新加坡、紐西蘭和日本爆發 Omicron/BA.2後的死亡人數,換算成台灣人口後會出現的死亡人數,台灣如果 Omicron 大爆發,2個月死亡2,000人算保守估計。

(更多新聞: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今上路》民眾該怎麼買、去哪裡買?3管道一次搞懂

為多數人權益,能否犧牲少數人合法利益?

當死亡人數成為數字,死亡本身就不再具有意義,只成為統計學中一個數字。因此高明政治家都會利用數字,衝刷人們對生命的尊重和感覺,使之淡漠化。以這次疫情而言,政府不斷強調的也是數字,如輕症比率和重症清零。完全不告訴台灣人可能面對的死亡和家庭殘破。而這些人,不管是將面對死亡和重症者,原先都是不需要面對這些疾病侵襲的。現在因為政府防疫政策,遭到人生重大變故,這是一個有責任政府該做的事?試問,這合乎社會正義,或政治倫理嗎?

美國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曾在他的巨作《正義是一條漫長的思考之路》提出如下問題。一輛載有五個人將墬崖,能否把一個胖子推到車輪下,犧牲一人,然後救車上的五個人?!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為多數人利益,少數人合法利益就可以被合法犧牲,那麼這種社會就會成為多數人暴力社會,一個群體隨時都可以將某些人利益以多數人利益理由強取豪奪,這種社會就是另一種叢林社會,無法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秩序,對社會發展產生結構上的崩潰。

因此,防疫能否以多數人利益理由,去隨機剝奪某些人生命和健康的合法利益?相信只要是稍有理智的人,都可以非常清楚。所就病毒仍有相當程度違害人類生命與健康時,與病毒進行賭博,是非常不智行為。更何況,人命不應拿來當工具,每條生命都應該受到應當的尊重和珍惜。為了所謂集體防疫,或疫情流感化,致無辜人命犧牲或遭致長期後遺症,都是不符合正義原則的。

能封得住而不封,是拿人命當疫情祭旗

在4月24日陳時中表示,台灣死亡率希望向紐西蘭看齊,但紐事實上紐西蘭是屢經封城都封不住,才無奈選擇開放的,有可以選擇,紐西蘭絕不會放任疫情發展。台灣則是相反,能封得住卻不願意封,有意讓疫情逐步擴大發展,怎好意思說要向紐西蘭看齊?

基本上,台灣防疫已經從不使國民遇到病毒風險,轉而追求高數量的確診,冀圖透過集體防護網來降低病毒感染途徑,將病毒流感化。但根據衛福部自己資料,台灣每年被流感奪走生命,仍高達四千多件,這些都只放在版面,試問除非研究者,幾人會去蒐尋,去恐懼戒慎?!對流感都如此官僚態度,面對21世紀前所未見疫情,政府用流感化做為政策方針,台灣人健康和生命安全,能不令人擔憂?!

就2022年4月24日陳時中表示,紐西蘭的萬分之五死亡是追求目標,那原先的重症清零呢?看來是虛話一場,如同蔡英文表示不與病毒共存,是一則公然假話。政客無恥到這種階段,說實話也是醉了。再說,就算萬分之五,那些人就活該死嗎?人命是數字嗎?況且,在如此高確診狀況下,醫護會有多少確診及未知數,台灣又真能保證多少醫療能量?

台灣本是個海島國家,完全可以杜絕病毒於邊防,這些醫療浪費,人命損失,完全可以不用。將人命當籌碼,拿來與病毒賭博,真不知道政府是在保衛人民,還是用生民來當政策實驗工具,說實話,還真讓人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