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期貨》期貨保證金控管有紀律 期貨交易才能長久

期貨

許多交易人常「不肯面對現實」,遇到虧損不甘願認賠,從歷史事件來看,非常危險。

期貨交易透過保證金制度來達到槓桿效果,當然也是風險所在,因此資金的控管、風險的控管兩大作為,可以決定一個交易人的成敗。

交易人進場交易,應該依照理性判斷,但許多人往往憑藉著一時衝動、一時看好而進場,與其進場的時候興奮的想「我要賺多少錢」、「這個行情要看到哪邊」,專家建議,不如先問自己「我能承受多少損失?」、「萬一看錯了,該怎麼反應?」、「該平倉出場嗎?」

許多人進場後方向順行,和自己預期的一樣,開始獲利,大部分人性卻是開始害怕,害怕眼前的獲利會突然消失,早早平倉,不論對錯,但其實交易人更該害怕的是,當看錯方向時,或者建立部位後市場的方向和自己預期完全相反的時候,該怎麼應對。

買對了趕快入袋,虧損了往往死不認錯

當行情下跌的時候,交易人容易陷入恐慌,擴大恐懼,例如在《焦慮的投資者》(The Anxious Investor)書中生動的描述了當交易人遇到市場反轉時,一見到綠色的數字(原文是紅色,美股下跌是紅色)心裡面就湧出千萬個問號,「我會賠光退休金嗎」、「會反彈吧」,大部分的交易人,不甘願面對真相而停損出場。

在行為財務學中,稱為處置效應(Disposition Effect),指投資人在處置股票時,傾向賣出賺錢的股票、繼續持有賠錢的股票,也就是所謂的「出贏保虧」效應,這種人性表現,在期貨市場、衍生性交易市場也一樣,這種要命的人性,在遇到大波動的市場行情,往往損失慘重。

2004年我國總統大選,選前,大部分民意看好國民黨、親民黨候選人連戰和宋楚瑜,認定選後股市將會大漲,因此在期貨市場,投票前許多交易人留倉多頭部位。

不願認賠心態,遇到大波動行情結果賠慘了

沒想到3月19日,竟發生尋求連任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總統在民進黨大票倉臺南市金華路掃街拜票時遭到槍擊事件,隔天投票,陳水扁和呂秀蓮票數以0.228%的領先當選,引發市場重跌。

那年總統大選之後第一個交易日在3月22日,臺指期貨一開盤就重挫478點,從總統大選前收盤6,830點殺到跌停的6,359點,到收盤都沒有漲回,高達14,462口委賣,遠大於委買量,僅成交4,775口,幾乎是跌停鎖死,引發市場產生流動性風險。

股市內許多投資人融資被「斷頭」,期貨市場中則許多交易人慘遭「強制平倉」,但還沒有被強制平倉的交易人,在3月23日面臨抉擇,該「認賠」、「平倉」了嗎?許多專業交易人的回顧,在當天能出場,都認賠出場,即便後來政府護盤,但在那一霎那,「根本不知道會跌到哪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期貨交易最根本避險,忌諱一口氣就「All in」

此外,其實一個大波動的事件,不但考驗交易人保證金控管的紀律,決定了「存活率」,許多投資人、股民、交易人開玩笑地說「All in」、全押,在319事件那年選前這樣做的人,都面臨嚴重的虧損,如果股市裡面有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期貨市場裡面也切忌「all in」。

因此,期貨交易有三大原則,第一,隨時有停損的概念。第二,永遠順勢而為。第三,適時的搭配策略。

所謂的「停損」,自己認賠出場,是為了能夠「存活」,如果一次的大震盪因為保證金控管沒做好而全部賠光,就算往後有看對行情的時候,已經沒有機會了,因此確保「存活率」相當的關鍵。

期貨交易先求存活,可採策略交易提高勝率

在市場上,不論法人、大戶、外資、一般交易人,沒有人知道行情會走到哪裡去,但為什麼法人的勝率會比散戶、一般交易人來得高?除了法人有公司訂下的風險控管規則以外,法人還會使用交易策略。

一般常見的交易策略如做多單的臺指期貨,去買臺指的賣權,或者做多臺指期貨,搭配做空金融或者電子期貨。許多專業交易人採用價差交易、組合部位,或者多商品、不同方向的避險,長期而言,能有效控管風險,又做好保證金管理的交易人,才是勝率高的交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