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65385》增17例死亡 3人在家病逝 2人死後才確診 開放確診者親友代看門診

疫情前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公布國內新增65,44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5,385例本土個案及61例境外移入(40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7例死亡。

新增65385例本土病例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之65,385例本土病例,為31,102例男性、34,146例女性、137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3,788例)、臺北市(10,751例)、桃園市(10,039例)、臺中市(3,830例)、高雄市(3,261例)、臺南市(2,332例)、基隆市(1,876例)、新竹縣(1,348例)、花蓮縣(1,259例)、宜蘭縣(1,186例)、屏東縣(1,061例)、彰化縣(1,000例)、新竹市(851例)、苗栗縣(760例)、雲林縣(613例)、臺東縣(392例)、嘉義縣(362例)、南投縣(354例)、嘉義市(172例)、金門縣(78例)、澎湖縣(67例)、連江縣(5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新增17例本土死亡個案

陳時中指出,今日新增17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9例男性、8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15例具慢性病史、6例無疫苗接種。確診日介於今(2022)年4月29日至5月9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5日至5月10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當中2位70多歲女性皆為在家中昏迷送醫急救無效死亡才確診,另有1位60多歲男性是先前因跌倒外傷到醫院急診室治療,當時進行採檢結果是陽性,回家隔離4天後,病勢加重,經行政相驗,看起來沒有除了新冠肺炎以外的病徵,所以診斷死因為新冠肺炎,無慢性病史。

在重症部分,1位為學齡前兒童,沒有慢性病史,因為臉部神經肌肉系統的病徵進行腦部檢查,為了要住院檢查採檢確診,後續出現呼吸窘迫的情形,目前仍住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不過氧氣的需求還不算很高,目前病況穩定,在接受類固醇跟瑞德西韋等藥物治療。

新增61例境外移入

陳時中說明,今日新增61例境外移入個案中,25例男性、36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感染國家為美國6例、調查中55例,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6日至5月11日。

開放確診者由親友代為看診評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今日表示,為使具重症風險因子且有使用Paxlovid口服抗病毒藥物需求之輕中症COVID-19確診病人及時獲得治療,指揮中心宣布,自今(2022)年5月13日起,開放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條件之COVID-19確診者,可由親友代為看診,以評估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指揮中心指出,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條件之COVID-19確診者,可由非居家隔離中的親友持確診者之健保卡及出示確診證明(包含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或同時顯示身分證字號的健保快易通檢驗結果頁面截圖等),前往設有防疫門診且配賦有Paxlovid抗病毒藥物的124家醫院(醫院名單如附件)代為看診,經醫師評估符合用藥條件並且適宜服藥,由代理看診者簽署治療同意書後,由醫師開立處方箋,於醫院藥局領藥。

不過,羅一鈞也提醒,藥物開立有許多條件需要查詢交互作用,有可能代看診者到醫院門診後,醫生評估認為確診者不能用藥,因此,不是是看診就一定會開藥。提醒民眾,前往醫院前,請事先查詢醫院防疫門診掛號及看診方式,依照醫院流程進行掛號看診。

 

指揮中心說明,已於今年5月10日修訂「公費 COVID-19 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物領用方案」內容,開放醫師針對居家照護確診者執行口服抗病毒藥物之評估及開立必要時,得以「電話問診」代替或輔助視訊評估及問診,以便利醫療團隊實際遭遇各種情境時能及時彈性處理。

指揮中心提醒,請確診者應依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完成完整療程,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藥物治療效果,並為確保醫療資源有效運用,如果服藥後產生嚴重不適情況,請立即聯絡居家照護團隊或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