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退出群創董事會 少了富爸爸加持 群創後市該怎麼看?

產業脈動

鴻海 (2317-TW) 持續進行投資架構調整,除了退出群創 (3481-TW) 董事會,也淡出 LED 市場布局,引起業界議論,根據 LED 封裝廠榮創 (3437-TW) 近期公告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中,赫然未見鴻海旗下投資公司寶鑫國際推派代表人,全數候選人皆是以自然人身份出任。

面板廠群創光電(3481)預計於6月24日舉行股東會並改選董監事,在群創提出的董事提名名單,未見身為最大股東的鴻海集團推派法人代表參選;此外,若以2019年持股資料相比,鴻海集團、鴻準、鴻揚創投對群創投資均有收斂。

如今參與創立群創的鴻揚創投未派法人參與董事會,意味著自群創2003年成立以來,鴻海首次撤出群創董事會,引起市場聯想。群創5月16日股價早盤一度跌0.7元,來到12.75元,跌幅5.2%;而後股價才回升,最後以13.35元作收,小跌0.1元,跌幅0.74%。鴻海此一動作已經引起市場高度揣測。

台灣科技業怪事多,經營團隊不出資卻領高配股/紅利,創業初期資金有不少是由納稅人埋單,欠缺關鍵技術之研發,競爭力多是降低成本之代工製造…等,這些怪事是果而非因,台灣資本市場短視近利,創業家膽小如鼠,只敢玩股東錢。

少了背後大股東的支持,生存恐怕會很艱困

以半導體而言,少了台塑這樣傾全集團資源,救活南亞科的大股東,重規模經濟之科技業者,生存很艱困。同樣例子也出現在面板:鴻海將在今年全面退出群創董事會,令人憂心其新董事會有何能力引領公司走向未來?

群創將在6月24日舉行股東常會並改選董事,公司公告的董事候選人名單中,四席董事全由自然人擔任,原「泛鴻海」法人代表兩席留任,但改以自然人身份出任董事,那麼,共持有6.8%的「泛鴻海」,是否將陸續賣股退出?

這是可能的,在鴻海併購夏普取得先進技術後,近年在廣州成立新世代面板合資,成為群創長約供應商,即可看出鴻海「去群創化」之策略意向。

創立2年就轉虧為盈的群創可以說全靠鴻海

群創成立於2003年1月份,初期只有五代線和六代線兩座面板廠,卻擁有鴻海廣大出海口,在鴻海的加持下,群創2005年繳出轉虧為盈的成績單,然而,當鴻海併購完夏普,群創又由財務背景的人士出任CEO後,其發展策略已出現重大轉折!

至於群創後市呢?淪為「價值型」科技零組件股,因規模經濟遠不如大陸京東方等業者,而失去訂價權,那麼,在2022 Touch Taiwan大秀的元宇宙「黑」科技呢? 那要小心侵權問題。

本文授權轉載自邱宏仁臉書。